水庫建成於1976年,集水面積48平方千米,總庫容1034萬立方米,正常庫容800.6萬立方米,死庫容6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05萬畝,灌區覆蓋2鄉2鎮,是集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型水利工程。
大壩為漿砌石單曲拱壩,高50.95米;左右岸分設東、西乾渠Ф800毫米鋼筋混凝土放水管,雙向轉動閘門,卷揚機啟閉;建成壩後電站兩座,總裝機容量215千瓦;西乾渠8.2公里處,配套建成沙底溝水電站1座,總裝機容量1260千瓦。
峽門口水庫是沿河縣第二大中型水庫。
峽門口水庫樞紐基本情況
一、工程基本情況峽門口水庫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界鄉境內的烏江二級支流沙子河中上游(屬長江流域),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庫。壩址位於大龍坡和雞冠嶺兩座大山對峙的峽谷出口處,地理位置東經108o35'、北緯28o,距縣城25km,距中界鄉政府5km。水庫控制流域面積48km2,原設計總庫容1034萬m3,其中正常庫容800.6m3,有效庫容740.6萬m3,設計灌溉面積1.05萬畝,現有效灌溉面積0.886萬畝。工程有效解決了中界、沙子、和平3鄉鎮的農業生產用水,為沿河縣的骨幹供水工程,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峽門口水庫樞紐工程於1973年1月開工建設,1976年4月主體工程完工;1983年工程續建,1984年底完工形成現狀規模。樞紐工程屬Ⅲ等工程,永久性建築物為3級。水庫正常蓄水位578.90m,死水位557.62m。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設計洪水位581.35m、設計洪峰流量374.9m3/s,校核洪水位582.05m、校核洪峰流量548.4m3/s。樞紐主要建築物由大壩、放水管、沖沙底孔、壩後式電站等組成。
大壩為漿砌石單曲拱壩,壩頂高程582.35m,最大壩高50.95m,壩頂弧長78.5m,壩頂厚度3.0m,壩底厚度12.0m,最大中心角114.5°。溢流段位於壩頂中部,溢流面頂高程578.90m,堰頂淨寬27.0m(不含礅厚),分5孔,單寬5.4m,採用鼻坎挑流,挑射角20°。
大壩兩岸設有放水管,放水管均為管徑φ800mm的鋼筋混凝土管。左岸放水管(西)進口中心高程557.62m,管長約38.7m(壩後管長32.5m),管前設圓盤事故閘門、卷揚式啟閉機啟閉,壩後設Φ200mm放水工作閘閥。右岸放水管(東)進口中心高程542.85 m,管長約45.1m(壩後管長36.0m);管前設雙向轉動斜拉事故閘門、卷揚式起閉機啟閉,末端設Φ200mm放水工作閘閥。
沖沙底孔為鋼筋混凝土管,進口中心高程536.75m,管徑為φ500mm,管長約10.0m;壩後設Φ500mm工作閘閥。
壩後式電站位於放水工作閘閥之後,左、右岸裝機分別為50、160kW。西乾渠8.2km處配套建成沙底溝水電站一座,裝機2×630kW,於1986年3月順利投產。
峽門口水庫下游防洪保護人口約5.2萬、耕地1.05萬畝及326國道等基礎設施。
1972年12月28日,成立沿河縣峽門口水庫工程指揮部。1973年1月8日開工。
1974年1月15日,貴州省革命委員會水利電力局“關於沿河縣峽門口水庫工程現場審查紀要的批覆”的檔案中明確,峽門口水庫樞紐工程建成後由沙子區組織管理。工程至1976年4月基本完成,在建、管過渡期由峽門口水庫工程指揮部代行管理職能。1976年8月,峽門口水庫工程指揮部撤出,由縣水電局組建成立了“峽門口水庫管理所”對工程實施歸口管理。
峽門口水管所代表縣水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峽門口水庫水利樞紐運行管理職能,負責農灌、防洪和電力生產的組織管理。固定資產總額716.71萬元,下設辦公室、財務室、調通室、農灌供水站、水政監察中隊和電站。峽門口水管所現有職工41人(納入預算31人,自收自支10人),具有大中專學歷人員9名,其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31名。
峽門口水庫水利樞紐工程轉為生產運行管理後,為適應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了電力生產管理制度、農灌工作考核標準、行政後勤管理制度(三套共25項)等管理制度。峽門口水管所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完整體系,涵蓋生產管理、人事管理、學習培訓、崗位責任、檢查報告、事故處理報告、工作總結、安全保衛、行政管理等方面。
峽門口水庫管理機構基本健全,規章制度較為完善,防汛調度許可權與職責分明,水庫能按按審定的調度計畫調度運用,水情測報及通信設施完備,基本符合水庫管理要求,但工程管理條件差,大壩未得到完好的維修,處於非完整的可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