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軍

岳敏軍

岳敏軍,1962生於黑龍江大慶, 1985 就讀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60年代初生於黑龍江大慶的岳敏君,從小跟著在石油系統工作的父母轉換了很多的城市。

基本信息

簡介

岳敏軍,1962生於黑龍江大慶, 1985 就讀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 60年代初生於黑龍江大慶的岳敏君,從小跟著在石油系統工作的父母轉換了很多的城市。高中畢業後,在天津海洋石油總公司做過兩年的石油工人。由於從小對繪畫有興趣,再加上周圍有幾個同學和朋友也一直在畫畫,就這么著彼此影響,到1985年考到了河北師範大學藝術系。1989年畢業以後,他被分配到了一所石油學校做教師。

成就

對“自我”的定義是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的主題,對於中國藝術家個人來說,這種“自我形象”的崇拜性認定已經成為某種國際和國內認同的商標。岳敏君的形象(新偶像)廣泛的被媒體和公眾所接受,同時以其當代特有的自我認識滿足了雜誌對當代個人新英雄塑造的需要。

2000年開始的“現代兵馬俑”試圖把某種歷史的能量吸納進對“自我形象”的製造上,而 “兵馬俑”這一對當代來說所具有的文化旅遊性質的意向則會普遍的引導出外界對“現代兵馬俑”製造者個人文化英雄主義者的期望。這不同於象Damian Hirst, Marc Quinn那樣的藝術家,他們通過個人的、具體的對當今物質世界瘋狂認識,形成了特有的處理這種感覺的方法。外界把這種洞察力和感覺力作為他們個人文化英雄主義者的標誌。在岳敏君這樣的藝術家這兒,“傳統”卻成為理解當代中國藝術家的個人文化英雄主義的一個重要方法。

創作

1994年他搬到了宋莊,之後不久圓明園中的藝術家也全部離開了。如今他在宋莊有很好的工作室,與在圓明園時租住的村民平房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他的創作和他說話的態度一樣,不徐不疾,一個系列接一個系列地畫下來,有了“場景”、“處理”、“迷宮”等多個系列。他最新的系列是“迷宮”,已經畫了有十多幅。採用系列的形式,他別有用意,“因為我把每一個想法都變成一個觀念,所以就需要一個系列、一個系列地來畫,這樣觀眾也能看得清楚一點,明白我要表達的是個什麼樣的觀念,比較好訴說一些。其他的模式需要更好的創作節奏,得慢慢再說,每一個想法都用一個很長的時間,來表現得充分一點。”在今日美術館展覽現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迷宮”系列的最新作品《毛杏蘭》,畫面上諸多元素在迷宮中並置,卻沒有那個標誌小島笑臉。“毛杏蘭是我母親的名字,我覺得她的一生,就像一個迷宮,她一生的迷宮和我們現在的狀態差不多,我想表達的是一個中國人的探索的過程。”岳敏君如此解釋自己的初衷。

以岳敏君自己的臉為原型,緊閉雙眼,張嘴大笑,甚至有些痙攣的笑臉,現在已經是他的招牌主題了。每每有記者採訪的時候,要求他面帶畫中的笑容和作品合影,但要作出那樣的表情其實也並非易事,岳敏君認為這副笑臉和人生一樣,“都是痛苦和喜悅交織。”“每一天都是痛苦的,每一天也都是開心的,人生可能不是能夠完全忘記自我的快樂,笑臉也是這樣,又快樂又很緊張,而且他很恐懼,他閉著眼睛是不願看這個世界。”而他選擇自己的臉作為原型,則是因為覺得自嘲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影響

他的“笑臉”形象,已經成為國際上知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形象。他的作品也在拍賣市場上屢創價格新高。他的作品被法國弗朗索瓦·密特朗文化中心、法國國家當代美術館、舊金山當代藝術博物館等藝術館收藏。

作品評論

岳敏君認為他關注的是繪畫的形式,繪畫怎樣從添加轉變減少,從而挑戰繪畫的規則。其實,繪畫的添加並非物的添加,而是技術的添加,通過一定的技術實現再現的真實性,導致對真實的認可。《漁港新醫》這樣的作品正是由於其技術性而在當時引起廣泛的注意。形象、外光、筆觸與結構等不僅構成一個和諧燦爛的畫面,也是中國油畫技法的一個歷史性突破。這種突破意味著前在技法的匱乏和文化專制所帶來的普遍的壓抑。然而,也正是技法掩蓋了事實的真相,在那個年代,誰也不會去追問再現的真實性,這是政治宣傳還是真實寫照。在一個表象背後隱藏著多少嚴酷,普遍的貧困、缺醫少藥、知識分子迫害、現實的偽造,等等。文革以後,當真實反思現實的《父親》這樣的作品出來之後,文革的繪畫仍被歸結為一個形式的概念“紅光亮”,而歷史從未被清算,可能是因為政治宣傳的體制本身沒有被清算。人不能兩次趟過同一條河流,當歷史再度重現的時候,如在現代藝術史的寫作中,在藝術市場的瘋狂價位中,歷史被美化了,“一切過去了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岳敏君的作品就是讓歷史以特殊的方式重現出來,他複製的只是歷史的局部,去掉了中心人物,如同歷史在記憶中的變形。人物是政治的載體,被遺忘的正是表象後面隱藏的政治的嚴酷,留下的場景似乎失去了意義,就像一幅普通的風景畫,即使這種風景是為主題特定的。

確實,看岳敏君的作品,需要的是記憶與思考,我們如何識別與追問歷史,他把殘缺的歷史呈現給我們,是因為歷史被遺忘得太多。他的呈現在實質上也不是一種樣式的追隨,而也是一種複製,是對復活歷史的複製。歷史的正劇在喜劇中復活,不是歷史的責任,而是今天的需要,有些是自願的,有些則是無奈。

代表作品

《漁港新醫》 2006年 布面油彩 400×281cm
《毛主席去安源―2》 2005年 布面油彩 320×250cm
《我為祖國放駿馬》 2006年 布面油彩 345×182cm
《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 2006年 布面油彩 365×300cm
《光榮的崗位》 2006年 布面油彩 321×265cm

中國小堡村當代藝術家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