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舞銀蛇

山舞銀蛇

山舞銀蛇,這個詞是用來形容雪的,白茫茫的一地雪,感覺看著很舒服,樹枝上的雪,象一條條白蛇!山舞銀蛇,原馳臘象,巧用比喻。“舞”,“馳”兩個動詞,“舞”,起舞,飛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銀蛇”逶迤曲折;“馳”,賓士,奔跑,形容白雪覆蓋的丘陵如巨象奔跑。這兩個動詞用得極為傳神,把冰雪覆蓋的群山高原寫活了,賦靜態移動態,使之生機勃勃。“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其手法以景抒情,大象比喻中國,,與上一句“山舞銀蛇”為互文遠處的群山被大雪覆蓋著,形容銀裝素裹的荒原雪景。。整句意思:被白雪覆蓋凸凹起伏的山巒像銀蛇一樣不斷飛舞盤旋馳騁在中原大地上而感到興奮無比。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基本信息

解釋

這個詞是用來形容雪的,白茫茫的一地雪,感覺看著很舒服,樹枝上的雪,象一條條白蛇!山舞銀蛇,原馳臘象,巧用比喻。“舞”,“馳”兩個動詞,“舞”,起舞,飛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銀蛇”逶迤曲折;“馳”,賓士,奔跑,形容白雪覆蓋的丘陵如巨象奔跑。這兩個動詞用得極為傳神,把冰雪覆蓋的群山高原寫活了,賦靜態移動態,使之生機勃勃

出處

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山舞銀蛇 山舞銀蛇
1936年2月,毛澤東同志和彭德懷同志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這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命筆,寫下了《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釋義

高原高低起伏,積雪的高原蠟白色,所以又像蠟奔跑了。下遠眺,則“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好象正“舞”向雲宵,“馳”向天際,要跟雪雲高壓的天公一比高下!這七句大筆如椽,寫盡了東西、南北、上下、內外,筆力千鈞。這七句,大處落墨,專寫大河、長城,點染了中華民族千古文明的歷史縱深感。“欲與天公試比高”,更給本無生氣的景物,賦予頑強的生命力和競爭意識。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個性化的詩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統一,客體風景與主體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澤東才有此高招!詩人將眼前景象和聯翩浮想交織起來,選取象徵中華民族的長城黃河縱橫入畫,從色彩(銀、蠟)、形貌(蛇、象)、動作(舞、馳、比)等各個側面描寫山原,突出地刻畫了祖國山河的偉大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北國風光”的壯麗奇觀。同時,通過這種傳神的藝術描寫,也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激情,喚起了讀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銀蛇飛舞狀連綿之群山,以蠟象賓士擬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躍然紙上,而且賦予群山高原以昂揚奮進的鬥爭精神,使人聯想到自古以來生息、勞動在這塊土地上的富於革命傳統的中華民族。這種移情入景、力誘紙背的描寫,也只有毛澤東才有此妙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