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詞目:山中相
拼音:shān zhōng xiàng
注音:ㄕㄢ ㄓㄨㄙ ㄒㄧㄤˋ
解釋:同“ 山中宰相 ”。 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典源
《南史》卷七十六〈隱逸列傳下·陶弘景〉~899~
弘景既得神符秘訣,以為神丹可成,而苦無藥物。帝給黃金、硃砂、曾青、雄黃等。後合飛丹,色如霜雪,服之體輕。及帝服飛丹有驗,益敬重之。每得其書,燒香虔受。帝使造年曆,至己巳歲而加朱點,實太清三年也。帝手敕招之,錫以鹿皮巾。後屢加禮聘,並不出,唯畫作兩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間,一牛著金籠頭,有人執繩,以杖驅之。武帝笑曰:「此人無所不作,欲曳尾之龜,豈有可致之理。」國家每有吉凶徵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釋義
同“ 山中宰相 ”。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示例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之六:“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擁圖書看白雲。”
元 馬致遠 《清江引·野興》曲:“會作山中相,不管人間事,爭甚么半張名利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