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分析

尿分析(urinalysis),通過對尿液性狀和成分的分析可提供有關疾病、代謝失調及腎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尿分析

內容

尿分析
urinalysis

通過對尿液性狀和成分的分析可提供有關疾病、代謝失調及腎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尿是經腎臟排泄的液體,由機體不斷產生的廢物和多餘的水分所構成。尿易收集,即使是昏迷病人也可用導尿管或膀胱穿刺取尿。為了獲得準確結果,尿液容器要清潔,留尿後要儘快送檢。24小時尿常用甲醛防腐(內分泌標本禁用甲醛防腐)。正常尿中含有的成分大多來自血液,其中92~99%為水,含微量固體(鹽類、蛋白等)。具有特殊的嗅味。
 尿量 正常人24小時尿量約1200±600ml,夜尿量約占 1/3。24小時尿量的多少受飲水、出汗、呼吸、糞便中水分丟失等因素的影響。維持正常人體代謝,每日至少要排出500ml尿,否則體內廢物蓄積,引起氮質血症或尿毒症。飲茶後尿量增多。每日尿量超過2500ml為多尿,低於500ml為少尿,少於50ml為無尿。
 少尿或無尿的原因:①由於腎單位的阻塞、壞死或纖維化使其總數減少,導致腎小球血漿濾過總量的減少,見於急性腎炎、急或慢性腎功能衰竭時。②腎前性:由於有效循環血量的降低導致腎灌注量的減少所致,見於嚴重脫水、急性失血或休克早期。③腎後性:由於下尿路梗阻所致,見於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或膀胱功能障礙所致。
 多尿見於情緒興奮或緊張(交感神經興奮)、垂體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減少時(尿崩症),慢性腎功能衰竭時腎小管回吸收功能低下,此時尿滲透壓及比重均低。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時為高比重及高滲透壓尿。夜尿多,見於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患者。
 尿比重 測尿比重以了解尿內溶質濃度及腎小管的功能。正常人24小時尿比重約在1.003~1.035。大量飲水後尿比重可降至1.003以下,禁水12小時後尿比重可上升至1.020,否則說明腎小管功能不全。尿內溶質如蛋白或糖含量增加可致尿比重升高。高比重尿見於脫水、糖尿病、急性腎炎等患者。低比重尿見於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多尿期、慢性腎功能不全、腎小管病或套用利尿劑及尿崩症時,比重多固定在1.010。
 尿的酸鹼度(pH) 正常人尿呈微酸性,pH值為4.6~8.0(平均為6.0)。受飲食影響,多吃青菜、水果(含K、Mg多)使尿呈鹼性食肉和蛋白質(含硫、磷多)使尿呈弱酸性。酸性尿見於泌尿繫結核、代謝性酸中毒、痛風(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白血病及服氯化銨等酸性藥物後。鹼性尿見於尿液放置過久,尿素分解放出氨,尿路鹼性變形桿菌感染,嚴重嘔吐,輸血後、服碳酸氫鈉及腎小管酸中毒時不能酸化尿液等情況。

配圖

所屬分類

泌尿系統
現代醫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