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崑崙
(1911年——1989年)
因為師傅是下鄉班的老館,所以開始的時候學習南派基本功。除了刻苦學習基本功外,還抓緊一切機會,專心致志的看別人演戲。這樣做,舊時叫做“偷師”。
投班之後三個月,就正式上台演戲。第三年躍升為第四、第三小武,以後便是第二武生、正印武生、正印小武。之後就在本省的下鄉班裡擔綱演出。
1932年間,他在省內的下鄉班已有了一點小名氣,抱著試試看能否在外洋打開局面的心情,就貿貿然去了新加坡。演出的結果,效果頗佳。班主見此,打出廣告,吹捧為“大猛特猛真軍小武少崑崙”。由於他能不斷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技藝,因此在南洋一帶漸漸也站得住腳了,真箇是屢演不衰,轉眼就是十一載光陰。
1943年,他從新加坡回到廣州,參加省港大班演出,以演武生戲為主。
下鄉班受到外來藝術的影響少一些,因此他所學的武打和表演,基本是粵劇固有的南派技法。雖然後來曾在南洋學過北派的東西,但也只是作為參考,他的表演基調始終是以南派為宗。
經典劇目
從藝50多年,以行當計,他基本是演武生,開面為主,參演的古裝劇目有:《山東響馬》、《五郎救弟》、《關漢卿》、《李香君》、《紅梅記》、《林沖》、《棠棣之花》、《借靴》、《道學先生》、《荊軻》、《搜書院》、《柳毅傳書》、《葛麻》、《蘆花盪》;現代劇目有:《山鄉風雲》、《紅花崗》、《劉胡蘭》、《南海長城》、《雷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