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莖、枝有棱,有黃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狀突起。卷鬚纖細,單一,被微柔毛。葉柄長8-12厘米,具槽溝及短剛毛;葉片厚紙質,近圓形或腎形,長、寬均8-15厘米,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脈密被糙硬毛,邊緣不分裂或3-7淺裂,裂片先端圓鈍,有鋸齒,基部截形或具半圓形的彎缺,具掌狀脈。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數朵簇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0.5-2厘米,被柔毛;花萼筒狹鐘形,密被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裂片近鑽形,直立或開展,比筒部短;花冠黃色,長2厘米,裂片卵狀長圓形,急尖;雄蕊3,花絲極短,藥室折曲,藥隔頂端引長;退化雌蕊長約1毫米。雌花:單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長橢圓形,密被長柔毛和長糙硬毛,花柱長1-2毫米,柱頭靠合,長約2毫米。果實黃色,有香甜味;種子污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鈍,表面光滑,無邊緣。花果期夏季。
分布範圍
全國各地廣泛栽培。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也廣泛栽培。
主要價值
甜瓜為我國最早利用為果品的瓜類,《詩經》等古籍多有之,發掘材料如馬王堆女屍胃中已常見,賈思勰《齊民要術》稱為小瓜,以別於古已有之的冬瓜(大瓜)。因本種栽培悠久,品種繁多,果實形狀、色澤、大小和味道也因品種而異,園藝上分為數十個品系,例如普通香瓜、哈密瓜、白蘭瓜等均屬不同的品系。
栽培技術
播種育苗
該品種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長江流域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每畝大田需苗床面積10平方米,用種量30-50克,最好採用9×9的營養缽育苗。一般苗齡為30-35天,葉齡為3-4片真葉。
合理密植
八方瓜大田最好實行輪作,以利提高產量。宜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三元複合肥25公斤,在翻耕整地時與土壤拌勻。南方多實行高畦栽培,按照包溝1.7米劃壟,每壟一行,穴距30-40厘米,每穴一株,畝栽1000-1300株。
田間管理
抽蔓前澆施糞水或稀薄尿素水,每畝需尿素5公斤,促發壯苗。當瓜蔓長到5-6片真葉時留4葉摘心,促進子蔓和孫蔓同時發生。每株留2條強壯的子蔓,每條子蔓留3條孫蔓。整蔓時將各條側蔓朝一定方向牽引,壓蔓,使瓜蔓均勻分布。當大部分側蔓座瓜後,追施一次,在膨大期再追一次肥,每次用人肥糞尿2000公斤加硫酸鉀10公斤,在壟面澆施。注意不可用氯素化肥追施,以免降低品質。一般在雌花開放後25天左右,瓜皮開始轉黃時即可採收上市。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蟲害主要有蚜蟲和黃守瓜。
霜霉病。葉上病斑初為淡黃色小斑點,後呈淡褐色、多角形斑塊,葉背生霉,葉片早枯。防治的常用藥劑有:80%代森鋅600-800倍液,50%多菌靈800-1000倍液,25%甲霜靈700-800倍液。
枯萎病。症狀是葉片下垂,整株枯死,根莖部縊縮呈褐色,水漬狀腐爛,乾燥時外皮縱裂,常有橙紅色膠狀物溢出。常用的防治藥劑有:50%多菌靈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澆灌苗床或定植穴,每穴灌藥0.25公斤。
白粉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白色小霉點,如草木灰,後漸擴展,整葉布滿白色粉狀物,後期白色霉斑變灰色,其上出現許多小黑點。常用的防治藥劑有:50%多菌靈600-800倍液,15%粉銹寧1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蚜蟲。主要密集於葉上,在嫩葉背面及嫩莖上吸取汁液,造成嫩葉髮捲,提早枯黃,脫落死亡。常用的防治藥劑有:40%樂果乳劑1000倍液,80%敵敵威乳劑1000-1500倍液,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次。
黃守瓜。成蟲咬斷瓜苗,嚴重時葉片僅留葉脈。防治藥劑主要有:用50%辛硫磷2000倍液澆根,或噴施80%敵敵畏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