洧川鎮
區域概況
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洧川鎮位於尉氏縣的西南邊陲,東連朱曲,西接崗李,北鄰大馬,南與長葛市隔雙洎河相望,鎮政府駐地洧川距縣城25公里。鎮境南北長6.7公里,東西寬12公里,總面積55.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39人,耕地面積62948畝,人均耕地1.36畝。
洧川鎮是千年歷史文化名鎮、省級城鎮建設重點鎮、河南中州名鎮,河南省小城鎮建設先進集體,河南省鄉鎮發展百強鎮,開封市十八強鄉鎮(排名第三),河南省科技示範鄉鎮,河南十一五建設成就十佳名鎮等榮譽。
歷史沿革
洧川,因處於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帶而得名。
戰國時分屬鄭、韓、魏三國。
隋唐置洧州,唐貞觀元年州廢,宋因唐舊制。
金置宋樓鎮,設惠民倉於此。興定二年(公元1218年)以宋樓鎮置洧川縣。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河患北遷十里於今址。景太二年(公元1451年)修土城,周長九里四十步。
清沿明制。康熙十年洧川轄區由原來的四坊二十四保均並為八保,以後額定為編沿襲之,故過去洧川有八保小洧川之稱。
民國時期洧川縣轄六區,洧川稱城廂鎮。建國初期洧川仍設縣。1954年6月21日政務院批准,撤銷洧川縣,併入長葛縣,洧川稱區屬長葛縣。1965年原洧川縣部分地區又劃歸尉氏縣,洧川公社劃歸尉氏,1983年改人民公社稱鄉,1988年改鄉稱洧川鎮。
行政區劃
洧川鎮現轄南街、東街、北街、西街、北關、棗陳、丁莊、紙坊、灣里河、王莊、翟胡同、陳莊、宋莊、桑樹廟、劉春桃、養馬寨、過莊、沙沃、仝莊、英內、英外、張莊、花橋劉、四合、倉劉、倉李、董莊、許寨、東三趙、大三趙、西三趙、老莊王、劉合集、魯灣、灣李、關莊、裴寨、興龍崗37個行政村,55個自然村,226個村民小組,10217戶,46406人。除回族406人外其餘均系漢族,共有52個姓氏。
地理特徵
洧川屬尉氏西南部的高平地地帶,大部為平原,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為北部崗陵區到東南部大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形及土壤結構較為複雜,北部為沙崗屬風沙土類,西部為低洼平川多為粘土,東、南部平原多為兩合土。境內最高點在卜莊北崗海拔高度為90米,最低點在劉春桃村北海拔高度為70.3米。這裡屬大陸暖溫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4.3℃,年平均降水量672.11毫米,無霜期218天,水質良好,土壤肥沃,是農業穩產高產區。
雙洎河為境內最大河流,又是洧川與長葛縣的分界河,流經鎮境長度17公里,但在境內流域面積不大。杜公河橫穿鎮境北部,過境長15公里,其流域面積約占洧川總面積的80%。
地方特產
洧川鎮歷史悠久,地方特產數年采享譽省內外,風味小吃堪稱一絕。洧川鍋盔上下十八層,正面鬆軟可口,背面黃焦酥脆,放置長年不壞;常灣村的豆腐能用麻繩串起來,可用秤鉤掛著稱,烹炸煎炒風味各異;攏單熱豆腐細白、嫩軟,為營養之佳品,老少皆宜。洧川羊肉燴豆腐亦是開封名吃之一,其味感濃香,鮮嫩羊肉配以正宗的洧川豆腐,以醇香順口而文明方圓數百里。
經濟發展
工業強鎮
首先是按照“龍頭帶動、集團推進、股份突破、規模發展”的指導思想,重點抓骨幹,立好台柱子,培育好“龍頭”。圍繞五大區域八大行業,相繼建成了“四開兩個集團”,組建了以開封拖拉機製造廠、開封宇通機械公司為軸心的龍頭企業。
初步形成了以“四開兩個集團”為紐帶,以骨幹企業為龍頭,集團帶企業、企業帶農戶、公司加農戶的新格局,推進了鄉鎮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今年1—7月,全鎮鄉鎮企業完成產值3.97億元,利稅達3332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6%、22%。
其次是加強對個體私營經濟的領導。鎮裡成立了私營經濟工作領導組,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經濟工作的副職具體抓,10多名幹部專門負責解決個體私營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
鎮黨委、政府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聽取個體私營企業主的匯報,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他們還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簡化手續,提高全方位服務能力。南街村村民何建民從鎮黨委、政府提供的信息中,選辦了開封市中天預應力設備廠,鎮黨政主要領導同他一起多次前往立項,辦理生產許可證,使該廠順利投入了批量生產。
其三是按照中央對國有企業改革的指示精神,以“三個有利於”為準繩,強化明星企業,帶動八大行業快速發展。通過一抓幹部民眾思想解放;二抓發展鄉鎮企業環境最佳化;三抓龍頭企業的整體提高;四抓招商引資為企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從而使鄉鎮企業發展位居開封市之榜首。被列為“全國鄉鎮企業200強”、“全國鄉鎮企業100強”的開封拖拉機製造廠,去年產值達3.5億元,創利稅2500萬元, 上交稅金超200萬元。
今年上半年,該廠生產四輪拖拉機4.1萬台,實現產值2.9億元,利稅超600萬元,在全國84家中小型拖拉機廠排序中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南街翻砂鑄造、丁莊、紙坊有色冶煉、灣李工業區的金屬加工等都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開封宇通機械公司自投產以來所生產的三輪、兩輪機車很快占領國內市場,產品銷售情況良好,為該鎮鄉鎮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去年以來,全鎮共引進東西合作項目3個,新上項目12個,其中新上投資在1000萬元的企業4個,新上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企業8個,引進縣外資金2200多萬元。
工業強鎮戰略成效顯著 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上級支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積極引導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和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全鎮形成了以有色金屬加工冶煉、農機配件加工生產、翻砂鑄造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依託非公有制經濟強鎮富民的路子。
全鎮民營企業數量發展到1654家,從業人員9480多人,16家企業成為全縣規模以上企業,上繳稅金超100萬元以上的企業8家,金屬冶煉加工行業成為中原地區有名的加工銷售集散地,主要產品有粗銅、銅帶、銅錠、鋁板、鋁箔、氧化鋅、鉬酸氨、鎳、鹼式碳酸鋅、鉬鐵合金、矽鐵合金等,產品廣泛用於化工生產、金屬材料、鋼鐵冶煉、電氣設備、食品醫藥等行業。
機械配件產品有電氣開關、提升器、變速箱、剎車轂、預應力錨具、機殼等,其中提升器獲國家專利,預應力錨具獲ISO9000質量認證,產品暢銷全國機械製造廠家。
農業發展
強化特色高效,著力最佳化農業結構。洧川鎮轄37個行政村,5.4萬人,6.5萬畝耕地。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全鎮糧食初步跨入了高產階段,但是一些主要農產品卻出現了結構性、暫時性過剩。
為此,他們確立了“發展區域優勢,面向市場,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的思路,採取“大戶帶動、典型引路、區域發展、政策激勵、資金扶持、強化科技”等措施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拓寬創收渠道,學會發“先手財”。
去年,該鎮先後發展了在當地有示範性的種養項目,進一步提高了全鎮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的積極性。目前,全鎮已初步搭起以灣里河、紙坊、翟胡同、老莊王等村為主的特色高效農業生產基地框架,為我鎮特色高效農業的發展樹立了樣板。 強化骨幹龍頭地位,著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鎮黨委、政府在實踐中認識到,要加快鎮域經濟的發展步伐,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是必由之路。
洧川鎮經濟
地處平原地帶,土地肥沃,是全縣糧食主產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鎮黨委、政府按照“發揮區域優勢,面向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效農業”的思路,採取政策激勵、資金扶持、典型引路、科技指導等措施,積極推廣適宜農村發展模式的種、養、加項目。
全鎮形成了灣里河、灣李兩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種子基地1.3萬畝,訂單農業面積1.7萬畝,糧經比例達51:49。各種養殖專業村10個,英內養殖小區通過省“綠色無公害基地”認證,牛、羊肉類屠宰加工發展迅速, 農業結構穩步調整速,真空包裝五香牛肉市場供不應求。
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民眾,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發展勞務經濟,開展全民創業活動,以非農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麵粉加工、豆製品加工成為農村民眾的致富產業,老漿豆腐、鍋盔饃已打出洧川運往大都市,走進小超市。全鎮每年都有計畫地輸出近萬人外出務工,農村富餘勞動力得到合理轉移,農民民眾基本上達到了有活乾、有錢掙的標準。
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得以完善。經過努力,目前這個鎮的城鎮建設框架已經形成,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同步進行,市場商品交易額明顯增加。城區內有90%以上的單位、住戶用上了自來水;拓寬新建公路3公里;程控電話發展到3000門;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以上;城區綠化、路燈架設正在實施;使城區面貌大為改觀,為洧川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鎮黨委、政府嚴格執行城鎮發展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完善城鎮服務功能,加大城鎮管理力度,城區整體呈現出“整、潔、亮、綠、美、暢”的特色,城區建設“三縱三橫”格局基本形成,行政區、生活區、商貿區、服務區、工業區建設已成規模,城區人口膨脹到2.3萬人,城區供電、供水、排水、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城鎮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不斷加強,實現了城鎮建設與招商引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正在逐步成為輻射周邊縣市最具發展實力的中心城鎮。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工程,村級公路通車裡程達48.6公里。全鎮三分之二的村莊通上自來水,基本實現了“六通一氣”,人民民眾正在共享新農村建設成果。
招商政策
洧川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素以中原重鎮遠近馳名,自古有“水旱碼頭”之著稱,歷代商賈雲集,百業俱興,古往今來,引無數客商雲集洧川經商開店,譽為物華天寶的一方聖地。全鎮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發展經濟環境寬鬆,民眾發展經濟意識強烈。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三大支柱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金屬冶煉加工行業,吸引了上海、浙江、、山西、山東、欒川、洛陽銅加工廠等一大批客戶合資辦廠,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了互惠互利的發展目的。
為了促進洧川經濟快速發展,鎮黨委、政府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資使用土地、上繳稅收、辦證服務、獎勵納稅企業大戶等一系列政策,保證為前來投資辦廠的單位和個人提供一切優質服務,職能部門全力保駕護航,為企業發展創造優良環境。 歷史文化名鎮熱忱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及各界朋友前來觀光考察,投資合作,共謀發展大計。交通運輸
很早以前洧川交通就比較便利,這裡曾為水旱碼頭,建國後政府又大抓了公路交通建設,開封至許昌公路貫穿洧川境內6公里,洧川——新鄭,洧川——古橋,洧川——朱曲,洧川——大馬4條柏油路貫穿東西南北,加之鄉間土公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 分別距(北)京—珠(海)、日(照)—南(陽)高速公路和新鄭國際機場20公里,開(封)—許(昌)、永(興)—劉(合集)公路交叉穿鎮而過,為這裡的經濟騰飛提供了優越條件。
文化
文化生活
1978年政府投資28萬元建成能容納1700人的影劇院一座,購置了兩台大型放映機和大型投影設備。原鄉電影隊已改為電影管理站,下屬16個放映隊,年放映電影2500場次。縣文化局在洧川設定文化分館一個,設有圖書室、閱覽室、滑冰場等文體活動場所,藏書3000多冊。嗩吶、龍燈、高蹺、獅子等民間傳統節目在洧川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節日匯集演出,文化生活非常活躍。
現今一年一度的南城門煙花會,加上了東街的盤鼓隊,西街的龍燈會,以及南街的舞獅會,吸引不少人前來觀看,城內城外人山人海,異常熱鬧。
書畫院
3月18日,洧川書畫院掛牌儀式暨書畫展在河南博物院舉行。
洧川書畫院經省文化廳、民政廳正式批准成立,旨在挖掘、保護、研究、宣傳中原文化,弘揚民族書畫藝術。該書畫院以中州古文化名鎮尉氏縣洧川鎮而冠名,該鎮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曾經有一大批藝術家誕生於此。洧川書畫院以董豪為院長,特聘請王成喜、張海、陳天然、方照華、馬國強、宋華平、唐玉潤等書畫名家為本院的名譽院長、藝術顧問。
洧川鎮位於開封尉氏縣,歷史悠久,文化古蹟眾多。為挖掘、保護、研究中原文化,弘揚民族書畫藝術,在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洧川書畫院正式成立。我國著名書畫家王成喜、張海、陳天然、龔柯等為書畫院名譽院長。在當天的展覽上,260餘幅書畫作品不但展示了書畫院書畫家們的精心之作,而且也展出了王成喜、張海、陳天然、方照華、宋華平等一批名家大作。現在洧川書畫院有60多位書畫家。劉煥章任院長兼秘書長。
教育
歷史
清朝末年,洧川只有國小十餘處,1927年始設高等國小堂,後又增設女子學校,1935年開設洧川中學,建國後隨著黨和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各級學校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尉氏縣第三中學(原洧川中學)1978年二被教育部定為全國重點中學。1984年被河南省定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
尉氏三中
尉氏縣第三高級中學創建於1903年秋。歷史沿革為:1903年為洧川縣高等學堂,1916年為洧川縣高等國小堂,1919年為洧川縣高等國小,1923年為洧川縣立第一完全國小,1932年為洧川縣立初級中學,1951年為河南省洧川第一初級中學(校址在洧川東街路南),1953年遷入新校址(即今校址洧川東關路北)。1954年長葛、洧川兩縣合併,改名為河南省長葛第三初級中學。1965年洧川歸屬尉氏縣,更名為尉氏縣第三中學。1996年更名為尉氏縣第三高級中學。2005年11月10日,尉氏縣第三高級中學與尉氏縣第一高級中學合併,合併後稱尉氏縣第三高級中學。
尉氏三中創建於1903年。早在1958年就以辦學有特色、學生升學成績好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表揚,《人民日報》為之發表了題為《兩個好榜樣》的社論而聞名全國。1978年被教育部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學,1981年被河南省確定為首批辦好的省級重點中學。尉氏三中洧川校區師生員工在各級各界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發揚學校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在探索中發展,在開拓中前進,取得了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自恢復聯考制度以來,已為國家各類高等院校輸送合格學生6000餘名,其中考入清華、北大、人大、復旦、南開、武大、西安交大、華中科大等重點大學800餘名,尉氏三中洧川校區的畢業生遍及全國。學校曾獲得全國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國家級綠色學校、省級文明學校、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為人師表,育人楷模”先進單位、省體育衛生雙優單位等榮譽稱號。
2003年10月成功舉辦了百年校慶活動,大大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2005年11月在市縣領導的指導下,尉氏三中和原尉氏一中,一中分校合併,組建成新的尉氏三中,原尉氏一中為尉氏三中南校區,原一中分校為尉氏三中北校區,原尉氏三中稱尉氏三中洧川校區.2005年12月,尉氏三中被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級示範性高中”。從此尉氏三中洧川校區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特別是現任三中洧川校區領導班子正率領全體教職工勵精圖治,上下同心,依靠雄厚的師資隊伍、先進的教學設施、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準備努力鑄造尉氏三中新的百年輝煌,為新時期中原教育史書寫更為燦爛的新的篇章!
衛生
洧川醫院創建於1950年為洧川縣醫院,1954年長洧合併後為長葛縣第二人民醫院,1965年劃歸尉氏縣後為洧川公社衛生院,1988年經省衛生廳批准改為尉氏縣第二人民醫院。現全院有醫務人員130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6人,醫師35人,醫士35人,內設24個科室,111張病床,並配有300毫安X興機,A、B超音波診斷儀、腦血流圖機、電光比色計、萬能手術床等設備,能作較大的外科手術及治療較難病症。另外全鎮有鄉村醫生114人,基本達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的良好衛生醫療條件。1988年底,縣組織衛生部門在洧川進行了防氟改水試點工作,改良了當地民眾的生活用水。
文化古蹟
基本介紹
洧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雙洎河、杜工河、黎明河三河圍城而過。城北有周靈王故陵、柏崗寨、韓國鴻台宮故址,城南有著名的牛脾山 、司馬墓、陳里故里,城西有隱山崗,魏徵廟裡,城東有桐子產故居、竹林七賢之一阮籍故里,城內有宏偉的明代建築城隍廟、洧陽書院、培風書院、奎文書院,並曾存有漢代著名碑刻“尹宙碑”等。
名人雅士輩出。如名臣司馬懿、魏徵、呂蒙正,名氏阮籍、阮鹹,名書法家鍾繇,狀元劉理順,當代著名畫家石泊夫、王成喜,著名豫劇藝術家唐喜成、牛得草等
文化遺址和名勝古蹟有興龍崗村裴李崗文化遺址,城皇廟古建築群,占地六畝,房屋50餘間,為明代建築;洧川城大南門,明代建築,更為奇特的是,在北蔭城門洞上方磚縫斜刺生長一株500壽齡的古柏,枝繁葉茂,枝形奇異,堪稱中華一奇,凡到洧川之人無不嘆為觀止;另有唐魏徵廟;宋張載墓及大批碑刻。
洧川南門
洧川縣城垛為柿花形狀,傳說只有出過狀元的縣才允許建柿花形的城垛,這是呂蒙正、劉理順兩個不同朝代的狀元留給家鄉人的特殊榮譽。南城門建後在城門通道頂端的正中央,從牆縫裡頑強地長妯一棵柏樹,至今已是五百餘歲的高齡,枝繁葉茂,像一隻金鳳凰亭立城樓,俯睱全城,堪稱奇景,她與北門(已毀)城樓頂的榆樹遙相呼應,故有洧川南門到北門,百(柏)里有餘(榆)的典故。
洧川城牆為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所築,牆高二丈六尺,周長九里四十步,開五門。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知縣張恭復修,在五門各建門樓。明、清之際曾十二次復修擴建,女牆,樓垛、駛道全以磚砌,整齊堅固,高大宏偉,曾有“八保洧川,固若金湯”之稱。
建國前洧川城屢遭兵火,城毀門傾,僅有大南門倖存,該門東西寬7米,進深13.5米,高10米,內外壁均系大磚砌成,底部青石鋪基,頂部為半圓形拱券門,建築古樸,雄渾壯觀,這座城門之所以得以保留,很可能托福於頂端的一顆奇特的古柏。
護城河
500多年前,雄偉的洧川城池竣工了,一隻小鳥嘴裡銜著一枚熟透的柏樹籽要去餵它的孩子,當它從洧川南城門上空飛過時也許是驚嘆於城池的雄偉壯觀,一不小心柏籽從嘴裡滑落下來,不偏不斜正巧落在南城門洞正上方的一個磚縫裡。小鳥失望地飛走了,柏樹籽快樂的在溫暖的磚縫裡生長起來,它的根牢牢的抓著磚縫深深的往裡鑽,斜探著身子頑強的生長。小柏樹500年的時間變成了大柏樹,胸圍有三尺多,像一隻展開翅膀的鳳凰站立在城頭,俯視著洧川城,目視著洧川城的歷史變遷,見證著洧川城的水患戰火與榮辱興廢。500年的歲月只是歷史的一瞬間,柏樹500年的造化修煉成仙,早已具有了靈性,人們在城門上柏樹前為神靈建起了簡易的祭台,燃起了香燭,畫上了字元來祈求平安,祈求五穀豐登,祈求健康長壽。
有意思的是洧川護城河,許多城池護城河都在城外,可從沒見過像洧川這樣的護城河。洧川的護城河不在城外,而在城內,敵人即使攻破了城牆也難於逾越寬100多米的護城河。還真說不清是河護城還是城護河。而如今的護城河在南城門附近只殘留了一部分,這寬闊的水面已成為洧川一道美麗的風景。
城隍廟
洧川的城隍廟規格很高,是正五品,話說朱元彰在這裡打仗轉敗為勝了,登基後親自御封正五品。
城隍為城市保護之神,城隍廟即城隍辦公並接受香火之地也,洧川城隍廟位於洧川鎮城中心路北據《洧川縣誌》載:該廟建於明初,正統五年重修,在明嘉清和清順治年間又曾多次重修。廟內原有大殿五間,拜殿五間,東西廊房各二十五間,戲樓一座,寢殿六間,大門三間,大門外有明弘治年間石獅一對,整個城隍廟占地約15畝,解放前為洧川縣舊政府所在地,已將原東西廊房改建為東西排房。解放後洧川縣人民政府設在這裡。尉、洧合縣後,洧川縣撤消,現在城隍廟為尉氏縣人民文化館洧川分館所使用。
洧川城隍廟廟內現存大門三間,拜殿五間,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三丈,硬山頂花疊脊(原為琉璃脊剪邊)拜殿梁架結構獨特,殿中橫排四根內柱直達屋脊,由柱身平伸出四架橫樑,樑上立柱,架梁托檁,檐下出飛椽,有沿檁,大小額枋和平板枋,枋上施以彩繪,檐下有方形明石柱,每面四根,共八根,柱上刻有楷書對聯,中聯為:“澤沛人寰御災捍患神功大靈著陰府彰善懲凶聖鑒真”邊聯為:“赫赫明明賞罰世間善惡,昭昭耿耿扶持宇內人民。”在拜殿內自第一架橫樑之上置,透雕木格棱,正中三間分別置隸書扁額,中為“公正堂”右為“負責任”左為“守紀律”九個大字,拜殿兩旁有東西廊房各六間,雖已改造過,但其木架結構未變,拆除磚牆即可恢復原來本色。
洧川隍廟原有三門高大雄偉,為樓閣式,不幸於大躍進年代被毀,現在的大門雖經改造,但仍是原三門木架結構,有明柱,大小額枋,平板枋,拆除磚牆即可顯現出原中門及左右偏門,仍不失雄偉之氣。特別是大門兩側的一對石獅,通高247厘米,東西長77厘米,南北寬58厘米,其中座高107厘米,獅高140厘米,石獅雕刻圓渾古樸。東邊石獅獅座前額刻有銘文共62字,大都橫糊不清。銘文豎排十行,可認出“口口治十七年口在甲子孟春口口洧川寅口口口口募財男口口公海等協口口口口鎮威口口 口口恭者 興定府石匠梁文口梁文口鄢陵縣張口口”。經考證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所刻,故此對石獅已近五百歲了,實是一對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石雕藝術品。
如今洧川城隍廟是洧川鎮民眾文化活動的中心,一九八五年被尉氏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零年劃定了保護範圍。
鴻台寺
鴻台寺在洧川西北,與花橋劉村毗鄰,距洧川城約略三華里的路程,建在高高的鴻台崗上。小青河從寺腳下迤邐東去,繞過褲腿坡,南注杜公河,至南曹西黃莊,併入由大橋鎮過來的康溝河,是淮河的一個小支流。關於寺廟的歷史沿革,《洧川縣誌》記載簡略,僅說寺院占地十三畝零一分,余者不詳。《洧川滄桑》里有附帶提及。
“鴻台聽月”指的就是鴻台寺 它與“大沼捧蓮”、“陳里清夜”、“呂祠爽秋”、“阮林竹嘯”、“鄭隧柏蔭”、“雙洎流霞”、“靈冢夜雨”合稱洧州八景。
洧川豆腐
尉氏縣洧川人製作豆腐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人民安居樂業,其孫劉安落戶古鎮洧川,他聰明伶利,深得劉邦喜愛。一次劉安為劉邦辦了一件大事,被高祖封為淮南王。他為了感謝封賞,招攬天下方士,聚於本地牛皮山煉丹,尋求長生不老藥,以獻給高祖。一次,一方士用黃豆腐後加入滷水,煉起丹來。誰知靈丹妙藥沒煉出來,卻奇蹟般地將白嫩細膩的豆腐給“煉”了出來。
洧川豆腐與眾不同,其表面呈琥珀色,刀口純白,質地堅硬,手拿斤把塊往地上甩,不出水、不毛邊、不變形,該豆腐可用秤鉤掛,也可用麻繩穿提,放到鍋里燉不變形,煮不化,並且越燉越筋。
洧川豆腐的吃法可謂多種多樣,由香油、花椒、辣椒作佐料製作的麻辣豆腐,含在嘴裡麻麻的、辣辣的,並有極重的香味,還不等你細嚼便已浸透心扉。而把一小塊一小塊(約2公分見方)的豆腐放在沸水裡煮透,而後蘸著辣椒油吃的豆腐又別有一番風味。它給你的感覺是極其綿軟和鮮嫩的,你會想到柔柔的細紗、綿綿的花絮。當然,這裡的豆腐好,只有你處在異地他鄉,托起外地那水漬漬、鬆散散的豆腐,食之淡然無味時,才體會更深。
美麗的典故和傳說
雙洎流霞
明朝萬曆年間,開封府洧川縣西北有個高家莊,莊裡有個父母雙亡的窮孩子叫高拱,靠吃百家飯長大,因無人管教,雖聰慧異常,卻生性愚頑,遊手好閒,十七八歲了,還整日與一班頑皮少年東遊西逛,不務正業。
這天他們來到洧川西南的雙洎河畔,又熱又渴,望見北海灘上種著一片翠綠的西瓜,並不見有人看管。高拱伸手一指說:“弟兄們,走,到我老岳父家的瓜園裡吃西瓜去。”到了瓜園,幾個人也不客氣,摔開一個大西瓜就吃。就在這時,河面上垂柳拂動,柳蔭里劃出一隻小船來,船上一位銀須白髮的老人,手搖蒲扇,正望著他們笑呢。幾個人見逃不及,只好尷尬地立在那兒等候發落。
老人上得岸來,請他們坐下,喚瓜童選出兩個上好的西瓜切開讓他們吃,然後笑容滿面地說:“今天可是個大喜日子,請問,哪位是我的貴客嬌婿?讓我賞識賞識!”大家面面相覷,都看著高拱。高拱見老人家以禮相待,自知失言理虧,只得紅著臉認錯:“小生失言,萬望老先生恕罪。”老人卻哈哈一笑說:“這才是千里姻緣一線牽呢!老朽膝下現有一小女,尚未婚配,今逢佳婿親臨,不能錯過,敢煩幾位客人代為高媒,未知可否?”幾位齊聲叫好。高拱無奈說:“小生家道貧寒,又無正業,恐有辱小姐。”老人大笑說:“家道貧富非老夫所求,求的是賢婿浪子回頭,有所作為。故而老夫又有一個條件,須待賢婿投師求學,金榜題名之時,方能完婚,請幾位做個明證,老朽相信眼力不差,賢婿也定能不負所望。”並捧出白銀500兩,交於高拱,讓他謀求學業。
高拱自此深感其恩,決心不負厚望,立志求學,終天金榜題名,並與老人的女兒成了親。他為官清廉,後來成了官居一品的當朝閣老,感念老岳父恩典,就在當年吃瓜的地方用官俸建起一座七孔石拱大橋,方便行人,以示紀念。這座橋造型奇雄,橋下清水長流,早晨旭日東升,霞光萬道,透過石橋七孔,碧綠的河水如一條五色彩練,美麗異常,數百年來,被譽為“雙洎流霞”,成了洧川八景之一。
城隍奶奶的故事
在開封市洧川古城,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是傳統大廟會,屆時八方雲集,熱鬧非凡。與別處不同的是,每年該城竟有城隍廟裡的城隍爺偕同城隍奶奶到岳父大人家省親這一傳統。八抬大轎,前呼後擁,迎來送往,甚為奇異。這一習俗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朝時期。
相傳明朝中葉,在洧水河畔(即現在的雙洎河畔)的洧川縣城東南三十里有一大集鎮南席堡,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二是堡內的傳統廟會,與每年農曆三月十八的洧川古廟會相隔五天。南席堡有一位美麗善良的李姓姑娘,年方二八,出身富貴人家。這年的農曆三月十八洧川廟會其間,其母帶她到洧川城隍廟燒香還願。在煙霧裊裊的高大廟堂里,檀香木雕制的城隍爺塑像昂然端坐,冷竣威嚴。姑娘焚香完畢,仰望塑像,不覺春心萌動,意亂情迷,竟悄然把城隍爺手中的一把摺扇取下放入懷中,見城隍爺手中無物,又含情脈脈地把手中的一方素帕塞到城隍爺手裡。當天回到家裡,姑娘竟一病不起,不久便香消玉隕,一縷香魂升了天。姑娘死後,便託夢給她的母親,說她傾慕於城隍爺,城隍爺也喜歡她,現已與城隍爺喜結良緣,希望父母能在城隍爺塑像旁給她塑像。於是,家人遵其所願,在城隍廟裡為其塑像。當地百姓知道事情後十分感動,便又在南席堡修建了城隍廟宇。於是,農曆三月初九至十二南席堡廟會期間,南席的百姓便來迎他們夫婦回娘家省親,請進城隍廟宇,一住三天。十二下午,洧川的百姓再接回廟裡。
到了農曆三月初九這天一大早,兩台大轎披紅掛彩抬著兩尊塑像從洧川縣城出發,沿途敲鑼打鼓,鞭炮齊鳴,嗩吶聲聲。行人駐足,圍觀如雲,多有持桿加入者,引為善事,祈願得福。桿桿相連,綿延數里,蔚為壯觀。南席的百姓殺豬宰羊,盛情款待。十二下午,人們又抬著兩尊塑像接回洧川城隍廟裡。數百年來,年年如此,從不間斷,成為洧川古城的一大奇觀。
後來,由於城隍奶奶省親每年都從雙洎河畔的古橋集經過,古橋集附近的人們為紀念城隍奶奶省親一事,便把每年農曆的三月二十二日定為古橋集傳統廟會。
麻繩豆腐
有這樣一句歇後語――“麻繩穿豆腐――提不起來”!可是在開封古鎮洧川,你卻能在集市上買到能用麻繩穿起來的豆腐,這是洧川獨有的特產,這其中還流傳著一個感人的傳說呢!
那是清代的乾隆未年,在洧川鎮南一個小村莊裡,住著姓賈的兄弟倆,他們的父母早亡。哥哥賈照生性好吃懶做,為人刁鑽。弟弟賈亮與其相反,是個老實厚道、勤勞肯乾的小伙子。然而,賈亮掙得再多,也沒有賈照揮霍得快,不到一年,父母留下的一點家業就被賈照糟蹋光了。賈亮無奈,聽一位老人指點,向鄉鄰借了些錢,開了個豆腐作坊,做起賣豆腐的生意來。
賈亮賣豆腐童叟無欺,品質又好,所以生意很紅火。開始賈照不以為然,後來見弟弟生意越來越好,就動開了心思。他對弟弟說:“弟弟,我不能看你一個人忙活,我不能下力,能算賬,我來當家管賬吧!”從此,賈照就成了當家的掌柜了。
轉眼三年過去,賈亮靠做豆腐使家裡蓋起了新房,買了田地、騾馬。有人給賈亮提親,賈亮說,我比俺哥還小著呢,先給俺哥說吧。很快,哥哥賈照就娶來了老婆,只是這個嫂嫂一來,便跟哥哥一塊兒算計弟弟,不給弟弟娶媳婦。又是三年過去,一次賈亮出門賣豆腐不慎摔壞了腿,賈照便在這時鬧著要分家,並提出,賈亮若能磨出能用麻繩穿提的豆腐來,全部家業歸賈亮,否則,光身走人。賈亮氣紅了臉,便與賈照立字據為憑。回到豆腐作坊,他決心挫敗哥哥獨霸家產的陰謀,日夜試磨豆腐。然而半個月過去了,也沒有磨出能用麻繩穿提的豆腐來。一天,他又氣又急,神志恍惚,仍不停歇,誤把老漿當作滷水加醋加老酒點了豆腐。沒想到做成的豆腐嫩白清香,涼風一吹,表皮成了薑黃色,綿筋柔嫩,用麻繩一穿,竟真的提了起來。賈亮做出了麻繩能提起的豆腐,賈照又落得一貧如洗。賈亮把這種做豆腐的方法傳給鄉鄰,一直流傳到現在,成了這個地方遠近聞名的土特產。
百里有餘
清朝鹹豐年間,洧川有一位讀書人姓趙名果,擅書畫,喜郊遊,為人曠達。一次,他外出遊歷至泰山腳下,與一位善撫琴好郊遊的張姓文人結識,兩人一見如故,一番交談後相互傾慕其文采,只悔相見恨晚。兩人攜手同游巍峨泰山,飽覽山色,心曠神怡。及至分手之時,趙果有心邀請張先生到家鄉做客,卻恐其對洧川小城看不上眼,思謀良久,心存主意,便對張先生說:“開封府洧川,是小弟桑梓,縣小城大,南至北門,百里有餘,仁兄不妨一游!”張先生疑惑地問:“南門到北門,百里有餘?莫非洧川是一南北狹長城池?”趙果笑道:“仁兄一到便知,小弟決不枉言。”
張先生興致勃勃地隨同趙果趕至洧川,先至南城門觀賞,城門高大古樸,頗為壯觀。尤其令人驚奇的是,在城門裡側門洞上方磚石縫裡昂然挺出一株一抱粗細的蒼翠柏樹來,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猶如一隻金鳳凰立在城樓,俯瞰全城,堪稱奇景。
張先生一見,大為驚喜,賦詩詠嘆。接著,趙果趁興又邀其觀賞北門。張先生便稱今日已晚,明日再去不遲,趙果搖手表示不必,暫且步行一段再說吧。二人行不過兩公里,雄渾的北門競赫然在目,而在城門門洞上方的磚石縫裡,競也生長著一株與南城門柏樹一般粗細的榆樹來。見那榆樹生得虬枝盤鏇,枝繁葉茂,張先生先是驚異,繼而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說:“果然如賢弟所言,洧川南門至北門,百(柏)里有餘(榆)。愚兄大開眼界,此莫非賢弟效法汪倫謂之李太白十里桃花,萬家酒店乎?”二人大笑。張先生感趙果盛情,遊歷數日方歸。
洧川南柏北榆,長勢奇雄,相傳是鳥衍樹籽所生,已有數百年歷史,成為洧川勝景。可惜北門遭戰火而毀,僅存南古城門及城門古柏,後人為襯托“洧川百里有餘(即柏里有榆)一說,在南門裡側門洞上方的柏樹旁移植一榆樹,此榆樹競同柏樹一同生長,堪為一絕,並為洧川人引以自豪,至今每與外人言,輒曰:“洧川縣小城大,百(柏)里有餘(榆)也。”
趙家深池
那是在北宋年間,開封府洧川縣有一位員外,姓趙名黑,排行老六,是當地有名的大財主,趙黑家有良田千頃,騾馬成群,樓房百間,銀錢無數,為人卻驕橫跋扈,不可一世,對待窮人和佃戶如狼似虎,心狠手辣。
有一年天大旱,顆粒無收,物價飛漲,佃戶們饑寒交迫,走投無路。趙黑卻趁機囤積居奇,敲詐饑民,大發不義之財。一家老少也為虎作倀,欺壓無辜。
當時,有人看到趙黑一家逢遇災年,反而荒淫無度,便不解地問:“天下大旱,富變貧,窮無途,苦的是天下人,你怎么反而更得意呢?”
趙黑驕狂地說:“我怕什麼?一文錢一粒麥,餓不死我趙大黑;一文錢一顆豆,餓不死我趙老六。天下人餓死完,也輪不著我。”
趙府人口吐狂言,為富不仁,引起人神共憤。一日晚,趙家長工牽著驢走出門來,突然陰風驟起,天搖地動,長工回頭望去,眨眼間,身後趙家高大森嚴的府第不見了,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座深幽的黑水坑,黑浪涌動,臭氣熏天。
就在趙家府第陷入臭坑之時,恰逢趙家二媳婦回娘家未歸。第二天,她聞訊趕回,來到池塘邊,見往日的豪華富貴都轉瞬即逝,不覺號啕大哭。正在此時,水面忽忽地飄起一塊黃澄澄的金磚來,二媳婦一見大喜,忙不迭探腰伸手去抓。金磚未抓著,人卻“撲通”一聲掉了進去,瞬間無影無蹤。
訊息傳出,人們紛紛議論說,這是趙家驕狂過分,惹得神靈震怒,受到上蒼的懲罰。其二媳婦雖適逢外出,但仍以金磚誘入池塘;長工雖居在府內,也要趁其外出遛驢時對趙府懲罰,牽的一頭驢權作他的工錢,顯示了上蒼的公正。
自此,洧川人留下古訓:“寧吃過天飯,不說過天話。”世代傳戒,要體恤窮人,與人為善。趙家深池也被列為“洧川八景”之一,這是“八景”中唯一的一處與優美風景不諧調的惡水臭坑。
斷頭高崗
在開封古鎮洧川城北1.5公里處,有一座高高的沙崗,與風景幽美的鴻台崗遙遙相望,這座沙崗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斷頭崗”。傍依在崗下翠綠槐林里的一個小村也叫“斷頭崗”村。從崗腳一條土路上來來往往走過的行人,仰望沙崗,都會想起一個發人深思的傳說來。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洧川城內有一戶人家只有母子二人,母親許田氏早年喪夫,守寡苦熬養大了寶貝兒子許鐵。她對兒子百般溺愛,兒子吃奶竟吃到13歲。她惟恐自己孤兒寡母受人欺負,每當兒子與別的孩子打架,她總是不問青紅皂白地吵上門去為兒子撐腰;兒子占了便宜,她連連誇獎兒子,教唆兒子在外不能吃虧,寧願欺負人家,不能受人欺負。兒子不學好,受私塾先生責打,她竟罵先生一頓,乾脆讓兒子退了學。自此兒子更是遊手好閒,除了滋事打架,小小年紀還乾起了偷雞摸狗的勾當。做母親的不僅不責備,反而誇讚兒子有本事,在能耐。兒子越長越大,也越偷膽越大。對兒子在外面的惡劣行徑,她不僅不予以制止,反而引為驕傲,誇耀自己的兒子不用出力幹活也能活得比人家好。
常言說:多行不義必自斃。終於有一天,許鐵在外面闖了大禍。他夜入民宅行竊,被主人發現後拖住不放,情急之下,他竟揮刀將主人殺死而後脫逃,但終被官府緝拿歸案,依法判了斬刑。其母聞知,猶如晴天霹靂,五內俱焚。無奈法不容情,終於到了處斬她兒子的那一天。
古時洧川縣行刑多在這座無名沙崗之上。行刑這天,監斬官問許鐵最後還有什麼要求,身戴重銬腳鐐的許鐵想了想,說只想見寡母一面。當悲痛欲絕的許母來到許鐵面前時,許鐵雙淚長流,跪倒在地,懇求說:“娘啊!兒有負您的養育之恩,不能給您養老送終了。今當永別,望娘再餵孩兒一口奶!”許母聞聽,心如刀攪,忙掀起衣襟,趨步上前,就在此時,許鐵猛地一口咬住母親乳頭,生生咬了下來。許母疼得大叫一聲,倒在地上。許鐵憤恨地說:“娘!我恨你!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不是你從小縱容我,哪有我今天年紀輕輕就走進鬼門關?”許母痛悔不已,萬念俱灰,就在兒子人頭落地之時,也一頭撞死在刑場前的一塊石頭上。
自此,這座沙崗便被人稱為“斷頭崗”,“許鐵咬母”的故事也廣泛地流傳在洧川民間,給為人父母者以深深警示。
鴻台聽月
開封古鎮洧川西北角有一座高十餘丈的土台,稱為鴻台,台上古木盤繞,鬱鬱蔥蔥。傳說在月圓之夜,登上鴻台,能聽到月宮裡傳來的悠揚琴聲。那么,這個傳說是如何而來的呢?
這得從北宋年間說起,那時的洧川縣城是一個繁華的水旱碼頭,人口眾多,百業興旺,世風古樸。城東有一王姓富家之弟,雖飽讀詩書,卻無意功名,不拘小節,風流曠達,某春日,在城南雙洎河灘,無數隻風箏爭奇斗,熱鬧非凡。王公子放飛的“巨龍”氣勢磅礴,格外引人注目。突然空中又出現一隻色彩斑斕,維妙維肖的“彩蝶”來,立即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王公子抬眼望去,竟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和丫環在操縱。王公子一時好勝心起,遂令”巨龍”靠向”彩蝶”,欲與“彩蝶”比高低,“彩蝶”飛升,“巨龍”搖頭擺尾緊追不會。“彩蝶”下沉,“巨龍”也飛撲而下。小姐氣惱地飛快轉動線拐收線,不料此時“巨龍”,“彩蝶”竟扭結在一起,“叭”地落在地上散了架。小姐怒氣沖沖地走上前來斥責王公子:“你身為讀書人,為何這般無理?好不自重!”說完拂袖而去。愣在那兒說不出一句話來。
王公子歸來茶飯不思,相思日苦,派人打聽,得知小姐是南門裡蘇員外的千金,遂懇請父母托媒人上門求親,不料被小姐一口回絕。王公子也不灰心,連連托媒提親,均遭拒絕。轉眼半年過去,又到了秋高氣爽,碩果纍纍的季節,王公子愁腸百結,無計可施。一日他閒來無事,手撫琴弦,當悠揚的琴聲從指端流出時,他心生一計。
幾天后,有人傳說,在明月當空的午夜,登臨鴻台,可聽到月宮中傳來的妙琴聲,酷愛撫琴的蘇小姐聞聽後怦然心動,中秋月圓之夜,她由僕人陪同登上鴻台。樹影婆娑,幽深寂靜,側耳細聽,果然有琴聲若隱若現。沉浸其中的蘇小姐不讚嘆:“此曲只會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時樹影晃動,一公子翩然而出,躬身下拜,彬彬有禮道:“多謝小姐稱讚,小生在此等候多時了。”蘇小姐定睛一看,竟是多次求親遭拒的王公子。她感其心誠,慕其才華,終與他喜結良緣。從此,“鴻台聽月”的傳說流傳了下,並成為洧川八景之一。
燭崗霧透
開封古鎮洧川以北方圓五公里,沙丘連綿,但有名字的沙崗只有一個,那就是燭崗。崗上槐林漫翠,每到秋後清晨,崗上便輕霧籠罩,如紗如煙,涌動不已,仿佛沙崗被霧漫透一般,因此被稱為“燭崗霧透”,是過去洧川有名的一景。關於該崗名字的起源,還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和晉國聯合進攻鄭國。秦軍駐紮在鄭國都城的東邊(即汜南,今洧川北),晉軍駐紮在鄭國西邊(即函陵)。在大軍壓境、團團圍困之中,鄭文公只好派能說會道的大夫燭之武偷往秦營說服秦王退兵。夜半,燭之武被一隻大筐吊下城頭,乘著濃霧,潛入駐紮在這座沙崗之上的秦營中,他一見到秦穆公就傷心地哭了起來。秦穆公喝道:“你們鄭國快要滅亡了,你怎么到我們軍營里來哭?”燭之武說:“我也是來替你們秦國哭的呀!”“你這是什麼意思?”秦穆公好生奇怪。
燭之武說:“我們鄭國和貴國並不相連,中間隔著晉國。所以,我國亡了以後,只能被晉國占領。那時晉國就會比以前更強大,而貴國也就相對顯得比晉國弱了。替別人打仗爭土地,最後又拱手送給人家,這合算嗎?再說,晉國的侵略野心,哪裡有滿足的時候?它滅了東邊的鄭國,難道就不想向西邊的秦國擴張了嗎?”
秦穆公沉思著說:“你說得對!”燭之武又說:“您如果能解除晉軍對鄭國的包圍,我們鄭國從此一定心向貴國,做個‘東道主’,貴國使者在東方道上往來經過的時候,鄭國一定盡主人的責任,好好招待貴賓,這對你們又有什麼不利呢?”秦穆公立即答應退兵,並且和燭之武歃血為盟。秦軍悄悄班師回國,還留下杞子等三位將軍,帶領2000秦兵,替鄭國守城。晉文公見秦軍不辭而別,也只好下令撤軍。
燭之武寥寥數言竟退百萬雄兵,解國家於倒懸,顯示了他的大智大勇,留下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因為當年燭之武遊說秦穆公的那座大營就在這座沙崗之上,後人為了紀念他,就稱這座沙崗為“燭崗”。
陳里學館
在開封古鎮洧川南一公里許的雙洎河畔,坐落著一座美麗的小村落,名為古賢村。村裡有一座古建築,風格古樸典雅,稱為“陳里學館”。就是這座小小的古學館遺址,數百年來,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瀏覽憑弔,更有一些鼠偷狗盜、不願學好的少年子弟被師長帶來以作訓戒,使其改惡從善。這是什麼原因呢?話還得從明朝說起。
話說那時,古賢村出了一位很有學問的私塾先生,姓陳名里,是明朝崇禎年間洧川狀元劉理順少年讀私塾時的同窗好友。他雖博古通今,學富五車,但卻無意仕途,只是專心於做學問,教化子弟。附近子弟爭相投拜。
一天晚上,陳老先生開講晚課,講到“君子重於義而輕於利”時,引經據典,縱橫捭闔,大發宏論。他說:“人生在世,上應當忠於國家,孝敬父母;下應當愛護子女,對朋友講信用,對鄉鄰講仁義。不能為非作歹,不能不務正業,更不能偷盜打劫。俗話說,一日為賊終身為賊,上有賊父賊母,下有賊子賊孫。一旦事發,身敗名裂,輕則坐牢,重則殺頭,到那時後悔晚矣……”話未說完,突然從屋樑上跳下一個青年人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失聲慟哭,連聲說道:“陳先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真恨自己目不識丁,走上了邪路,愧對先人。我保證以後一定要改惡從善,痛改前非!”
原來,就在這天晚上,有一個小毛賊剛巧來到學館想偷點東西,不料這晚陳先生開了晚課,此賊就只好先躲在屋樑之上。隨著陳先生的講解,他聽得字字入耳,句句入心,良心發現,幡然悔悟,遂毅然決然地跳下來向陳先生認錯。陳先生也大為感動,忙將他扶起,並破例收為弟子。
此事廣為流傳,數百年間人們以此為戒,訓化子弟,恪守節操,古賢村成了一方道德淨土,“陳里學館”也成了洧川八景之一。
呂蒙正:草根名相
在開封古鎮洧川,“八堡小洧川,拾了個狀元郞”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狀元郎就是呂蒙正。
呂蒙正(946-1011年),字聖功,河南洛陽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狀元,宋太宗親為他寫詩賜宴,並相沿成例。太宗、真宗時三次拜相,被封為許國公。政績卓絕,是歷史上不多見的狀元宰相之一,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宰相,正直嚴謹,質樸寬厚,襟懷坦白、度量如海,在民間享有盛譽。呂蒙正出身貧寒,由布衣而為相,在當時影響甚大,世人爭相傳誦他的故事,元朝劇作家寫了不少關於他的劇本,如《彩樓記》、《呂蒙正趕齋》和王實甫的《呂蒙正風雪破窯記》。
呂蒙正雖洛陽人,卻在洧川金榜題名。
北宋年間的一個冬天,陰風怒號,萬木蕭疏。從洛陽往開封洧川方向走來母子二人,那孩子雖只有七八歲光景,卻眉清目秀、英氣逼人。母子一路乞討,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終於流落到洧川東北杜公河畔白馬寺一帶的一個寒窯內暫住。這個孩子就是後來高中第一名狀元、並三任宰相的清官呂蒙正。
呂蒙正祖籍洛陽,少時家庭發生變故,無以為生,母子二人只得討飯度日。流落到洧川後,看這裡民風淳樸、地肥糧多,就在寒窯內暫居,小蒙正終日乞討,母子倆相依為命。一天,呂蒙正出外討飯,路過一個村子,被一陣琅琅的讀書聲所吸引,他循聲而去,原來是一座私塾。他不由地在窗外聽了起來。
此時室內的先生正要學生們背書,可一個個都背不上來,氣得先生臉色發青,一怒之下抓起戒尺就要懲罰他們。
小蒙正感到好奇,就探頭往窗里看,被先生髮現了,氣沖沖走出門來斥責他:“走開,你在這裡幹啥?”“聽您講書。”“你一個討飯的,能聽懂講書?”老先生正生氣,想趕他走。“您剛才講的,我都聽會了。”小蒙正應答自如,不慌不忙。先生大為吃驚,半信半疑,忙讓他背誦一遍。小蒙正從容不迫地把剛才聽的文章一字不漏全背了出來。
先生一聽,暗自稱奇,便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孩子,你想讀書嗎?從明天起,你來讀書吧!不收你學費。”
自此以後,呂蒙正邊討飯邊讀書,後來母親去世,留下他一人倍覺悽苦。寒來暑往,說不盡的辛酸苦辣,他終將諸子百家、四書五經全爛熟於心。但他雖懷報國大志,怎奈苦於貧寒,無錢作盤纏赴京趕考。
還是洧川眾鄉鄰感到了呂蒙正才學出眾,不進科場實在可惜,便相約慷慨解囊,資助他赴京會試。時值太平二年,呂蒙正高中狀元,洧川人引以為榮,高興地說:“八堡小洧川,拾了個狀元郎。”
歷史上的呂蒙正氣量如海,千百年來為人稱道。
洧水的由來傳說
雙洎河,原名洧水,是我國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於古河南登封縣陽城山,自長葛縣以下故道。原經鄢陵、扶溝兩縣至西華縣西入潁水。
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曾在洧水建立部落,號為有熊氏。當時,此河還無名,黃帝一部下建議在有熊氏的“有”前加“三點水”取名。黃帝頷首,就立下了一個“洧”字。北宋時期,朝廷為豐富蔡河水量以資漕運,自長葛縣東北引洧水經鄢陵、扶溝兩縣北東匯蔡河。元朝時,因蔡河為黃河所奪而改入賈魯河。明朝時,又名雙洎河。而位於現河南省尉氏縣西南部的中州古鎮洧川鎮,便是因處於洧水下游的平川地帶而得名。
關於“洧水”的由來,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科學家酈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經注》之《洧水》篇中曾有詳盡的注釋。另外,網上還記載著一個更加神奇的傳說:
相傳,黃帝活到一百歲那年,想到自己年邁,想要選一賢能的人來接替自己的位置。
這天,黃帝把風后、歧伯、力牧等老臣召來說:“咱們老了,體力、精力都不行了,得選拔接替的人啊!”
歧伯說:“您身邊有二十五個兒子,挑選一個好的就行了。”
力牧也說“您終日為眾人費心操勞,功高如山、恩深似海,創下如此大業,孩子接任王位,是合情合理的事兒。您就挑一個吧!”
黃帝搖頭說:“老子有了功業,不等於兒子有功業。為了保住這千秋大業,要把天下交給有本事的人。要找到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得測試挑選。”
於是,黃帝下令公開張榜招賢,天下人不分職業貴賤,俱可應試。測試分文、武、德三科:文的要限定時間,著文百篇;武的要能握千鈞弓弩,百步之外射斷高吊的絲線;最後用特別的方法,測試品德。誰能做到這些,誰就接替王位。
測試的日期一到,從四面八方來的應試者成千上萬。黃帝、風后、歧伯親自監試。演武場上,英雄匯聚,奇才輩出。有的是刀、槍、劍、戟、弓、弩、梭、鏢樣樣精通;有的是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可惜的是,文的只會文,武的只會武。為了不埋沒人才,黃帝一個個都詳細記錄下來,根據其能力加以分封。
測試進行了十天,從千人中選百人。又通過測試,百人中選十人。再進行測試,最後只留下兩個人:一個叫玄囂、一個叫昌意,都是黃帝的兒子。論文,兩個人三日內都能著文百篇,且內容不重;論武,百步之外皆能連著射斷三根懸空絲線。為了分個高低,又給他們增加了幾個科目。然經過一番刀槍對打、棍棒拼搏,仍然不分上下。
在場觀看者都不住叫好,同時議論著:兩個人本領一樣大,該叫誰接替王位呢?大家把這事兒交給黃帝,以最後測試他們的德行。
黃帝把玄囂和昌意叫來,交給他們每人一個珍藏多年的寶葫蘆說:“這是兩個寶葫蘆,只要一打開,就能流出三丈寬、一丈深的一股水來,一直流二百里才能流乾。從嵩山南坡到東邊的潁水是三百里遠,你們各自拿一個葫蘆,從嵩山腳下放出水來,水量不能減少,看誰能讓這二百里的水量流三百里遠,誰就接替王位。”
玄囂和昌意都是很有大志的人,誰都不肯示弱。他倆暗下決心,非要這葫蘆里的水流到潁水不可。他們帶著葫蘆來到嵩山腳下,一個站在山崖南面,一個站在山崖北面,各自把葫蘆打開,放出水來。只見那清凌凌的水從坡上飛流直下,就像兩條大河,向東滾滾流去。這兩股水穿峽谷、越平地,只流了二百里就乾涸了。他倆都焦急的抱葫蘆搖了幾搖,仍不見一滴水。沒辦法,只得按照秘訣重把水收回葫蘆里,這樣連續試驗幾十次,還是如此。這下,兩個人難住了。好幾個晚上,他們都睡不著覺。
一天清晨,哥哥玄囂興奮的來找弟弟昌意說:“弟弟,我想出一個辦法,一試準成。”昌意說:“哥哥,你有什麼辦法。”玄囂說:“父親曾說過,只要掌握要領,這兩個能容二百里水量的葫蘆就能流三百里遠。這要領還在兩個葫蘆上。你想,一個葫蘆單獨能留二百里,如果兩個葫蘆合在一塊就是四百里。既然能流四百里,從嵩山腳下到穎水才三百里,何愁流不到呢?”
弟弟昌意一聽,恍然大悟,伸手抱住哥哥說:“對,對。”
當即,兄弟二人便一起上山,同時打開葫蘆,水流有百十里路,兩股水匯流一處,直入潁河。潁河水量驟然增大,向東流去,從此後永不枯竭。
玄囂、昌意兄弟二人,把父親黃帝及眾大臣請來觀看。黃帝和臣僚們一看,不住的連聲稱讚:“好!好!真是後生有為。”
黃帝把兩人叫在一起說:“從這裡可以悟出一個道理,兩股水匯流一處,水量就越來越大,永不枯竭;兩股水一分開,就沒有多大勁了。百條江河能匯成大海,這和治理國家一樣,人心不齊,百事無成;萬眾一心,國家才能越來越強大。你們兄弟二人,無論誰接替王位,都要帶領百姓,同心協力,把國家治理好。”
玄囂和昌意聽了父親的教誨,互相謙讓。最後昌意說:“這是哥哥的主意,應該由他接替父親的王位。”玄囂也說弟弟年輕能幹,應由弟弟接替父親的王位。
黃帝看兄弟倆都有誠意,就讓玄囂繼承自己的王位,由昌意輔佐,共同治理國家。
然後,黃帝把玄囂葫蘆里流出的那段水叫溱水,把昌意葫蘆里流出的那段水叫洧水。溱水和洧水在鄭地(即現在的河南新鄭)南關交匯,然後洧水東流匯入今賈魯河。
有史記載:明朝時,朝廷下文批准洧水改名為雙洎河。
雙洎河屬於淮河的支流。新石器中期早段,裴李崗文化時期的人類大都生活在低丘崗地上。由於雙洎河及其支流主要在谷底基岩上流動,河谷不易展寬,故無一級階地或一級階地狹窄,以致新石器中期後段,仰韶文化時期後的人類主要生活在河谷旁的二級階地與黃土台地上。人們在亞熱帶疏林草原環境下生活,並在紅褐色棕壤沃土上耕作,為創造中原文化核心區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州名鎮洧川鎮因處於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帶而取名,現坐落於長葛與尉氏交界的雙洎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