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鎮

小留鎮

小留鎮位於菏澤城北10公里處,是牡丹區的北大門,南鄰220國道和日東高速,京九鐵路與新亞歐大陸橋在此交匯;北鄰黃河,菏鄄公路南北貫穿境內,向北可直達河南、河北,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小留鎮地處東經115°11′~115°48′,北緯35°03′~35°28′,北臨鄄城縣什集鎮,南依城區,東接黃堽,西連吳店,總面總積5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為6.1萬畝,境內土質肥沃,田園風光秀麗。總人口48692人,勞動力3276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小留鎮 小留鎮

西漢漢景帝中元六年置句陽縣 ,1983年12月17日改小留公社為小留鎮,中國解放後曾在馬村集設立馬村鄉,轄馬村集、宋莊村(宋莊、西常寨自然村)、耿莊村、王集村、郝莊村(史口、蘇莊、郝莊自然村)、馬常寨村、後王花園村、前王花園村(前王花園、馬坊自然村)、後袁莊村、前袁莊村、郭吳朱村(郭吳朱、丁莊、關莊、晁廟自然村)2001年1月,馬村鄉與小留鎮合併為小留鎮。

自然條件

小留鎮為黃河沖積平原,西部地勢稍高,東部稍低,基本不明顯。境內土質肥沃,以輕壤和沙壤居多,通透性好,養份含量高,適種北方作物。境內有兩大河流:洙趙新河,為建國後開挖,東西貫穿全境,河床寬50米,堤寬50米,堤上為楊樹護岸林,泥沙量大,於積較重,於1993年冬季清淤一次,為牡丹區北部一大水系。徐河為建國後開挖而成,為牡丹區與鄄城縣的鄰界河,系洙趙新河水系中的支流。

行政區劃

小留鎮 小留鎮

小留鎮下轄38個行政村,78個自然村:小留村(小留、林莊自然村)、馬村、楚莊村(楚莊、孫莊自然村)、康莊村、張莊村、宋莊村(宋莊、西常寨自然村)、劉莊村(前劉莊、後劉莊、東劉莊、西劉莊、侯莊自然村)、洪堂村(洪堂、李莊、鄭莊、祝莊自然村)、陸莊村、吳樓村、郝堂村(郝堂、韓莊自然村)、趙莊村(趙莊、邵莊自然村)、郜寺村(郜寺、閆莊自然村)、新村村(李莊、梨高莊、新油坊、新村自然村)、馬溝村(馬溝、袁莊自然村)、平莊村(前平莊、後平莊、申莊、王莊自然村)、耿莊村、王集村、郝莊村(史口、蘇莊、郝莊自然村)、楊莊村(楊莊、顧莊自然村)、郭樓村(郭樓、張馬莊自然村)、潭上村、邢樓村(邢樓、邢莊、李莊、於莊自然村)、吳莊村(袁莊、晁莊、吳莊自然村)、前王樓村(前王樓、平樓、李莊、谷莊、農場自然村)、馬常寨村、後王花園村、前王花園村(前王花園、馬坊自然村)、後袁莊村、前袁莊村、郭吳朱村(郭吳朱、丁莊、關莊、晁廟自然村)、李公珍村、魯謝莊村、杜胡同村(杜胡同、曹莊自然村)、溝子吳村、劉辛莊村(劉辛莊、祝莊自然村)、吳油坊村、新油坊村、梨高莊村(王蜜蜂、梨高莊自然村)。

經濟

農業

小留鎮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壤以砂壤為主,暖溫帶季風氣候明顯,雨熱同季,四季分明,資源豐富,是全國著名的糧、棉、林、牧、果蔬、花卉、藥材等商品基地。主要經濟作物有:各種蔬菜、山藥、蘆筍、花卉和多種綠花苗木,農產品加工潛力巨大。

主要農作物種類有小麥、大豆、玉米;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牡丹、芍藥、蔬菜、瓜果;糧食作物占總面積的90%;經濟作物占10%。同時農業生產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全鎮現有洙趙新河大橋7座,涵洞4個,閘1座,農用生產橋212座;農機總動力達到25000千瓦。山藥是小留鎮主要土特產品,已申請註冊“小留”牌商標。主要分布在小留鎮吳油坊村,並向周邊村輻射。自從1996年以來,吳油坊村改進了傳統山藥品種,引進日本“大佛手”山藥,畝產可達4000餘斤,效益在8000元左右,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山藥系列產品深加工項目一、項目內容利用當地豐富的山藥資源,生產山藥飲品、山藥脯餞、山藥罐頭、山藥營養保健即食糊等綠色保健食品。二、項目背景牡丹區小留鎮山藥種植歷史悠久,技術成熟,山藥以個大皮薄、質優、味鮮,口感好,不粘鍋等優點而聞名。山藥作為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天然食品,其食用和藥用價值已逐步為更多的人們所認識,山藥系列加工產品既是營養保健品,又是風味獨特,攜帶、食用方便的食品,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林業

小留鎮是山東省林牧業生產基地,森林覆蓋率達到32%,以歐美雜交楊為主的用材林可達一百萬株。全鎮有用材林5600畝;防護林400畝;經濟林1000畝;農田林網4萬畝,四旁植樹8萬餘株。果樹以蘋果、桃為主,面積200多畝。土壤植被以喬木類為主,灌木類較少,森林覆蓋率達28%。

畜牧

小留鎮是魯西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三大國寶的原產地,大牲畜存欄量約10萬頭,家禽80萬隻,並擁有大型;養殖基地和肉食品加工企業。畜禽飼養過去多以家庭散養為主,進入21世紀以來,羊、豬、鴨、雞、兔各種養殖專業戶逐步增多,出現青山羊、波爾山羊專業戶20餘家,存欄量13000餘只;養豬戶30餘家,存欄量8000餘頭;養鴨大棚130餘個,存欄250000餘只;雞135000隻,兔500隻。

工業

20世紀80年代末,小留鎮工業除一些窯廠、小型手工業外,還沒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隨著招商引資力度加大,2000年以來小留鎮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項目逐漸增多,涉及紡織、家用電器配件、養殖加工、食品、木業、化工、板材、鋼材等多種領域,企業個數達到幾十家之多。其中如投資1200萬元的恆利紡織有限公司,投資1500萬元的平安電器有限公司,投資2200萬元的泉林子鴨有限公司,投資700萬元的多汁味食品公司,投資1800萬元的金威二期貼面板廠,投資3000萬元的閩盛型材有限公司等,都具有一定規模。同時家庭手工業也有很大發展,主要有:梨高莊的沙發加工,郭吳朱的麻繩加工、馬扎加工,郭樓的粉條加工,魯謝莊的花生米加工,吳莊的門窗、馬扎加工。

交通

轄區內設有鄉鎮交通管理站1處,新建辦公樓一座。 菏鄄公路省道橫穿小留鎮南北,緯一路縱貫轄區東西,村村通公路里程達89公里。

郵政電信

小留鎮 小留鎮

小留鎮設有郵政支局一處、網通門市兩處(小留門市、馬村門市)、移動門市兩處(小留門市、馬村門市)。全鎮固定電話普及率占總戶數的28%,行動電話用戶占總人口的8%。

商業貿易

小留鎮商業主要以集市貿易為主,有集貿市場兩處,一處是小留集貿市場,一處是馬村集貿市場。小留集貿市場占地40畝,分別有大百貨行、小百貨行、鞋行、糧行、菜行、瓜果行、木料行、豬羊行,每月6次成集,集日平均交易額在50萬元以上。馬村集市場由於地理偏僻,只存在大小百貨行、鞋行、菜行、豬羊行,日交易額在20萬元以上。21世紀,農村集貿市場因受城區大中型批發市場因素影響,逐漸出現萎縮。

小留鎮始終堅持“工農並舉,工業興鎮”的發展理念,把招商引資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投資環境一流,工業化程度正逐步提高,二三產業發展迅速。已擁有過千萬元企業4家,產品涉及電子元件、木製品、鋼鐵、紡紗等多個領域,工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人民生活

小留鎮 小留鎮

改革開放以前,全鎮人民生活比較貧困,家庭收入全年只有幾百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擴大,農民經濟發展步伐加快,農民收入逐年增長,到2005年,由原來的幾百元猛增到3270元,農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極大改觀。全鎮絕大多數農民住上了磚瓦混凝土房,2014年開始許多分農民住上了樓房。全鎮擁有營運性汽車11輛,小型拖拉機43輛,三輪運輸車346輛,非營運拖拉機、三輪車2950輛,機車1000輛,各種家用電器也走入尋常百姓家。1986~2005年20年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過去的溫飽型向初步的小康型邁進。近年來,小留鎮努力改善生產條件,新修了許多公路,對緯一路進行了拓寬改造,實施了"千億斤"糧食工程項目,新打灌溉機井122眼,改造高低壓線路,新建橋28座,涵洞39座,民眾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城鎮發展

科技

為加快科技推廣,在鎮農技站和科協的帶動下,全鎮先後成立了山藥協會、辣椒協會、蘆筍協會、西瓜協會,會員800餘名。

教育

小留鎮共有幼稚園15所,定點國小9處。中學2處:有一所高中,即小留十中(菏澤市牡丹區第十中學)為區直學校。小留鎮中心中學,小留鎮馬村中學,小留中學在校生1400餘人,教職工86人,21個教學班,馬村中學在校生500餘人,職工51人,12個教學班。9處定點國小在校生4300餘人,11個教學點,123個教學班。

文化

轄區內有秧歌隊、舞獅隊各一個、嗩吶班子兩個,著名的是小留鎮喇叭李莊的嗩吶班。織錦在1980年前後還普遍存在,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織錦從業者逐步減少。

環境衛生

環境衛生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配有垃圾處理站及垃圾運輸車,各村配有垃圾桶,真正做到了垃圾有處放有人管。

小留鎮 小留鎮

小留鎮有中心衛生院一處,鄉村衛生室53個。小留衛生院有各科專業人員87人,其中中級以上36人,設26個臨床醫療科室,病床200餘張並配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年門診量達10萬餘人次,小留鎮衛生院也成為山東省百佳醫院,實現了民眾看得起病的願望。

體育

1986年以來,體育一直被納入教學計畫,在中學、國小均開設了體育課,主要包括體操、田徑、球類活動。職工體育主要以業餘為主,項目主要是籃球、桌球、象棋等,空閒時間舉行球類比賽。民眾自發性體育主要以籃球、桌球和象棋為主,民間武術在本地廣為流傳,主要有洪拳和梅花拳。

交通

S259貫穿境內,公交18路可抵達百貨大市場(西客站) 、明珠花園、 愛家家居廣場、 牡丹體育場南門 、二十一中 、廣福街路口、 牡丹區公費醫療門診、 兒童公園、 市直幼稚園、 區政府招待所、 頤中菸草分公司、 水利花園、 煙廠家屬院、 鄄城路口、 韓堤口、 市傳染病醫院、 長城路口、 毛莊 、夏莊 、十里舖 、劉寨、 孫莊路口、 烈士陵園 、常劉莊、 駕駛技能第一考場、 劉樓老年公寓、 平安店、 李樓、 呂莊 、前劉莊、 魯謝莊、 劉莊路口、 小留鎮政府路口 、高莊路口

公交50路可抵達劉莊路口、謝莊、呂莊、平安店、交警隊技考場、烈士陵園、劉寨、十里舖、夏莊、山東省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炫樂城、黃堽路口、周花園(泰和嘉園)、人民路口、牡丹辦事處、曹州牡丹園、牡丹新城、百花園、古今園、古園小區、華星嘉園、康莊服裝市場、二十二中北校區、楊莊、交通警察支隊、大劇院、帝都花園、金都華庭、佳合花園、市審計局、聯通公司、亨通園、富貴家園、開發區中心醫院、開發區實驗中學、馨潤家園、御庭園、火車東站。

抵達菏澤市區交通十分便捷。

歷史人文

馬村

馬村集先民淳樸、厚道,誠信待人,人氣匯攏。1441年即明正統六年,馬村慢慢自發形成一小的集市,遂稱作馬村集。聽老人講,由於黃河水患曹州屢次被淹(州城曾遷到磐石鎮),在新縣城選址問題上曾考慮在馬村集建立縣城,馬村集的棋盤式街道、標準的城牆、完整的護城河和城內完善的給排水系統,也都是按照當時縣城的標準規劃設計修建的,但後來因風水先生說在馬村集不適宜建造監獄,而曹州作為州縣政府又不能沒有監獄,於是最初的遷城規劃被丟棄, 1445年即明正統十年,轉而在牡丹老城區建造乘氏縣(今菏澤城)即延續如今的曹州。從明代到清朝初年,馬村集漸漸發展成為方圓幾十里遠近聞名的鄉鎮集市。清代劉鶚的紀實文學小說《老殘遊記》和寒波的《老殘遺恨》中,幾次提到曹州北四五十里的馬村集。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兵也曾在集上小有駐紮。解放戰爭期間,劉鄧大軍在強渡黃河,激戰鄄城,涉過黃泛區,挺進大別山的路上,劉伯承等也曾秘密地在馬村集上居住過。

龍之故鄉·句陽

據史籍記載,最早見到關於龍的文字記錄是在山東菏澤市所轄的古雷澤。《左傳》記載堯舜時董父在鬷川(古三鬷國,今定陶區境內)為帝舜養龍的事。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這“四澤十水”成了北方巨型灣鱷的最佳生棲之地。鬷川,在今定陶縣東北菏澤之濱也。菏澤諸澤水系中產鱷魚的最後記載是《後漢書》載“延光三年,龍兩見濮陽”,又載“龍見於句陽”。今菏澤市牡丹區小留鎮之東北一帶。說明在東漢末年,雷澤水系中還有鱷魚的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