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狀況
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2%,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比上年增長12.6%,財政收入完成800萬元,比上年增長52.9%。蘇留莊鎮先後榮獲“省級肉牛改良示範鄉鎮”、“市級民營經濟強鄉鎮”、“市級農業產業化明星鄉鎮”、“市級安全文明鄉鎮”、“市級信訪‘三無’鄉鎮”和縣級畜牧養殖、林業生產、計生、信訪先進單位等項榮譽稱號。
工業發展

農業發展

民營經濟
蘇留莊鎮民營經濟茁壯成長。工業規模加速膨脹,棉紡織、化工、果品加工、木材加工、蔬菜加工四大主導產業已經形成市場比較優勢。恆發紡織、興達棉業、眾信紡織、銀棉紡織、金牛紡織、銀興化工、新達塑化、大興木材、天參飲品、生祥醬菜等行業龍頭不斷壯大。全鎮民營企業達到59處,其中重點龍頭企業12處,規模以上企業6處。全鎮年紡紗能力9000噸,銷售收入1.3億元;年加工果品8000噸,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出口創匯200萬美元;木材加工業年實現銷售收入3500萬元;蔬菜加工業年加工醬菜6000噸,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是全縣最大的蔬菜生產加工基地。2006年2月份,蘇留莊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營經濟強鄉鎮”的榮譽稱號,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鎮向民營經濟強鎮的新跨越。不斷加強小城鎮建設,在永館公路兩側統一規劃兩層標準樓房,商貿街建設已初具規模。
城鎮建設

產業特色

地處黃河故道的蘇留莊鎮是名副其實的“大沙窩”,全鎮5萬畝耕地中僅沙地就占2萬多畝。鎮黨委帶領一班人確立了以發展速生豐產林、葡萄、花生、雜果為重點,全力打造“沙經濟”,使“沙窩”變成農民致富的“銀窩”。
貧瘠的沙土地、土崗地在一般人看來是個“大包袱”,然而蘇留莊鎮卻在其中覓得無限商機。他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推廣種植“107、46”等速生楊,緊緊圍繞木材加工拓展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目前,全鎮各類木材加工企業達52家,年加工能力130萬立方米,成為魯西北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還有6家木材深加工企業正在建設中,另有4家已經簽約。該產業解決了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僅此一項年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600多元。
沙質土壤由於濕度低,種植水果等含糖量高,口感好;種植花生粒大飽滿,含油量高。該鎮大力發展林果產業,鎮上先後引進優良地瓜、花生品種以及凱特杏、金太陽杏、葡萄、桑葚等優良雜果品種,使良種覆蓋率達到80%以上。他們緊跟市場,為蘇留莊鎮林果註冊了商標,積極引導創建特色市場、雜果市場、葡萄市場。
以市場促黃牛養殖蘇留莊鎮以市場促養殖,依託該鎮遠近聞名的黃牛市場,按照規模化、良種化、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要求,不斷做大做強黃牛養殖文章。目前,全鎮黃牛存欄量已達3.8萬頭,戶均2.5頭,大型養殖基地4個,僅黃牛養殖業一項全鎮人均純收入達2020元,是人均總收入的50.3%。黃牛市場交易日上市大牲畜6000多頭,交易輻射晉、冀、豫、京、津等全國18個省區市、100多個縣的2000多家肉聯企業、單位及個體戶,年交易額2.2億元。
林業發展

蘇留莊鎮位於黃河故道中段,60%的面積土壤沙化嚴重,當地民眾有植樹造林的歷史傳統。2005年以來,為帶動當地農民將生態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效益,蘇留莊鎮制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林木交易、加工產業,拉長林業產業鏈,以加工效益刺激植樹造林規模,發展林業生產。蘇留莊鎮的林木越刨越多,全鎮新植樹木120多萬株,新建生態經濟林、速生楊豐產林、圍村林等片林1.1萬畝。同時,鎮政府因村因地制宜推行樹木產權制度改革,拍賣溝渠路、荒沙區林木種植承包權,落實林木管護責任制,實現權定人,人定心,樹定根,確保了林木成活率。目前,全鎮已發展起8處木材交易專業市場,20多家木材加工企業,30多個村莊的一萬多農民常年從事木材加工販運。
計生工作

村級計生幹部採取選舉和競聘相結合的上崗機制,明確責任,讓那些熱愛計生事業、有文化、有能力、有願望為育齡婦女服務的女同志走上計生崗位。目前全鎮54個行政村的計生主任基本上是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懂業務的行家裡手。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鎮計生幹部對新時期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認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全鎮計生幹部的宣傳教育和培訓。一、鎮計生站全體工作人員在分管計生的副鎮長帶領下定期學習。二、請上一級相關領導部門對計生站全體工作人員定期培訓、定期業務指導、定期監督完成情況。三、對全鎮54個村的計生主任、宣傳員等128人進行面對面的業務內容培訓。通過層層培訓和不斷學習,使我鎮廣大計生幹部的整體素質更上一層樓。
計生工作中,蘇留莊鎮在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在經濟上大力支持為計生站配置了一部宣傳專用車,併購進了一批先進的治療儀器,如大型B超、微波治療儀、乳腺診斷儀等。對各村的計生專職人員的工資按照上級要求的標準足額發放。計生工作人員待遇的落實,穩定的計生幹部隊伍,極大的調動了村專乾的積極性。該鎮促進幹部隊伍建設的經驗是:一、領導重視;二、任人唯賢;三、待遇落實。這樣為該鎮計生工作深入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風景名勝

黃河故道森林公園,位於黃河故道中段,面積7.8萬畝,森林覆蓋率51.8%。公園內沙丘連綿起伏,林木資源豐富,有40科62屬118種。經濟林木遍布全國,素有“小雜果之鄉”之美譽,古樹名木群立,又可稱之“北方落葉果樹博物館”。林果互動錯落,與純樸的風俗傳說和歷史人物,溶匯成古黃河之魂。公園環境優美,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眾多。即有“義合香雪”、“茫沙煙雨”、“蒼桑霧靄”、“錦屏落玉”之景觀,又有“十樣龍棗”、“臥龍桑”、“古柿樹”數萬計古樹名木之精靈。更有“點將台”、“石莊古井”、“杏鄔書院”等名勝古蹟之盛名,旅遊資源豐富。

據前屯村史記載:明洪武二十五(1391年),褚姓人家自山西省洪大槐樹,遷此地,並隨身攜帶洪佘株,樹齡達600年之久,為華北平原之最。其中最大一株樹高14.2米,胸徑75厘米,冠幅14米,樹冠呈半圓傘形,乾枝粗壯,葉幕厚重,裸根十餘條,如群龍盤踞,氣勢剛猛。區內古柿樹雖然盡顯滄桑,但仍生機勃勃,果實纍纍,95年株產達千餘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