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烹調綜合徵

小兒烹調綜合徵

小兒烹調綜合徵,是指進食中國食物後,發生的一系列複合症狀,可見全身倦怠感或面、頸、上胸、背和手臂有“燒灼”、“壓迫”、“繃緊”或“麻木”等異常感覺,伴有發作性心悸,稱之為中國餐館綜合徵。

基本信息

概述

烹調綜合徵(cookssyndrome)是指進食中國食物後,發生的一系列複合症狀,由Kwork首次報導。可見全身倦怠感或面、頸、上胸、背和手臂有“燒灼”、“壓迫”、“繃緊”或“麻木”等異常感覺,伴有發作性心悸,稱之為中國餐館綜合徵。

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徵病因未明與吃中國食物有關
(二)發病機制
1.食入中國食物有的學者認為中國食物中的高鈉產生暫時性高鈉血症從而引起細胞內低鉀導致肌肉麻痹無力心悸口渴和血管性頭痛許多報導提出口服味素(谷氨酸單鈉MSG)是本病的病因曾有試驗結果表明凡一次攝入MSG超過1.5g即能引起發病(大多數人在服5~6g最多12g)而靜脈注射MSG其發病的閾值是125mg攝入量愈大症狀也愈重在調查中有人雖吃下21gMSG仍未發病Ghadimi等認為:
①本病徵類似乙醯膽鹼誘發的症狀和體徵;
②抗膽鹼能劑和膽鹼酯酶抑制劑的作用支持本病徵是“暫時性”乙醯膽鹼病的假說;
③在誘發乙醯膽鹼血症中血漿膽鹼酯酶活性圖形類似食入MSG後的圖形Gore等認為並非單純由於MSG的攝入而是因攝入MSG和其他一些尚未被認識的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或者由於攝入與MSG完全無關的其他某些物質的結果
2.遺傳因素還有遺傳性和個體差異性L-谷氨酸原為中樞神經系統含量較多的神經-體液遞質(neuro-humoraltransmitter)對人體是無害的但給動物大量L-谷氨酸後則產生各種影響:對乳小白鼠可引起腦特別是下丘腦的壞死;對成熟小白鼠可以引起肥胖和內分泌腺病變;對大鼠及成熟犬可引起傾眠和肌陣攣性發作以及強直性乃至陣攣性痙攣的異常腦電圖另外又證明吡哆醇(維生素B6)能加重這種異常變化此可能為大量攝入L-谷氨酸後發生γ-氨酪酸(GABA)及磷酸吡哆醇之代謝異常然而其對人體之作用未必與動物相同。
199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WHO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會第19次會議宣布“味素無害”可取消過去關於成人食用味素要限制的規定確定它是一種可靠的食品添加劑除1周歲內嬰兒外其他年齡組兒童都可食用這個結論是在廣泛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經調查發現“中國餐館綜合徵”並非因中國菜餚多加味素的緣故而是蠟樣芽孢桿菌污染飯菜所致烹調溫度條件下味素的性能是穩定的用不著擔心變質有毒的問題。

治療

(一)治療
本病徵是良性自限性疾病發作是一時性的通常休息片刻或飲用少量茶水一般於1~2h內即可恢復至多數小時即緩解不需特殊治療症狀嚴重者可服鎮靜劑鎮痛劑及對症治療鹽酸羥嗪(HydroxyzineHCL)可改善症狀尚未發現其他預防藥物。
(二)預後
本病徵預後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