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氣管異物

小兒氣管異物

小兒氣管異物,孩子牙齒沒有發育完全,不能完全是咬碎硬食物,當此時,若孩子在玩耍或嬉戲時,食物就容易吸入氣道造成小兒氣管異物。

病理病因

1、孩子牙齒沒有發育完全,不能完全是咬碎硬食物,當此時,若孩子在玩耍或嬉戲時,食物就容易吸入氣道造成小兒氣管異物
2、孩子習慣性的口含物品,不注意就有可能吸入氣管,造成氣管異物
3、吃東西的時候,例如果凍,螺螄等等食物由於吸食過猛也會吸入氣管造成小兒氣管異物。

症狀表現

1、異物進入期
異物經過聲門進入氣管。支氣管時立即引起劇烈咳嗽及憋氣甚至窒息,隨異物深入症狀可緩解。
2、安靜期
異物停留在氣管或支氣管內,談話一段時間可無還行症狀或僅有輕微咳嗽及喘鳴,特別最後是異物較小停留在小支氣管內時,可無任何機會隨和症狀。
3、刺激與炎症期
異物刺激局部黏膜產生炎症反應並可合併細菌感染引起咳喘,痰多等化驗症狀。
4、併發症期
有支氣管炎和肺炎,肺膿腫時,表現為發燒,咳嗽及咳膿痰,呼吸影響困難等。異物阻塞氣道影響通氣時,由於原來缺氧,使肺循環的阻力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而並發心力衰竭,表現為呼吸困難中藥順利加重,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或紫紺,心率加快,肝增大等。此外,可引起肺不張,肺氣腫等,阻塞性肺氣腫明顯或劇烈咳嗽時,可使細支氣管或肺淺表組織破裂,發生氣胸,縱隔或皮下氣腫。

併發症

1、頸部皮下氣腫或縱隔氣腫:氣管穿孔後,咽下之空氣經穿孔外溢,潛入頸部皮下組織或縱隔內,如處理及時並無明顯感染時,可逐漸 自行吸收。
2、氣管周圍炎:氣管穿孔後炎症向外擴散,可並發氣管周圍炎。感染較重、形成積膿時稱為氣管周圍膿腫。穿孔位於頸段氣管時,若化 膿性炎症經氣管後隙侵及咽後隙,可同時並發咽後膿腫。頸側位X線拍片可協助診斷。
3、縱隔炎:氣管穿孔後,感染累及縱隔者可引起縱隔炎。病人多有高熱等全身中毒症狀,X線檢查顯示縱隔增寬。
4、潰破大血管:氣管中段異物嵌頓,未及時取除而致管壁穿破者,易導致氣管周圍化膿性感染;病變可累及主動脈弓或鎖骨下動脈等大 血管,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表現為大量嘔血或便血,治療較困難,應重視預防。
5、氣管氣管瘺:異物嵌頓,壓迫氣管致管壁壞死,並累及氣管、支氣管時,可形成氣管氣管瘺,導致肺問反覆感染。

常規檢查

1、X線檢查 (1)透視檢查:為氣管、支氣管植物性異物X線診斷的主要方法,可反覆觀察縱隔、心臟和橫膈等器官的運動情況。
1) 氣管異物:在透視下可表現雙側肺透亮度增高,橫膈位置低平。因氣管有阻塞,呼氣終了時肺變暗及橫膈上升不明顯,心影有反常大小(正常小兒吸氣時心影縮小,呼氣時心影增大;此類患者呼氣時心影橫徑反較吸氣時縮小,即所謂心影有反常大小)。
2) 支氣管異物: A.阻塞性肺氣腫:患側有阻塞性肺氣腫者,透視時可見患側肺透亮度高,橫膈低平,活動度受限,縱隔向健側移位。吸氣時縱隔向患側擺動,隨即回到原位。 B.阻塞性肺不張:支氣管異物患側有阻塞性肺不張者,透視時可見患側肺透亮度減低,橫膈上升,健側有代償性肺氣腫,縱隔向患側移位。吸氣時縱隔向患側擺動。
3) 胸部X線片:若需攝胸部X線片時,必須同時拍攝吸氣時及呼氣時的照片,拍正位片和側位片。可確定異物的部位、大小及形狀,確定異物在氣管內或在食管內。可發現呼吸道梗阻情況,如肺氣腫、肺不張及縱隔移位等。由於支氣管異物對不同肺葉的堵塞情況不同,各肺葉可發生不同的病理變化。例如右支氣管異物,X線檢查時可見右上葉肺不張,而右中葉則為肺氣腫。
2、CT 近年隨著螺鏇CT的臨床套用,在兒童呼吸道異物的判斷和定位中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三維重建的仿真支氣管鏡可以顯示出異物所在的部位及大小,對於難以診斷的和形態特異的異物的手術具有指導意義。
3、支氣管鏡檢查 如疑有氣管、支氣管異物時,應作支氣管鏡檢查。

小兒氣管異物的危害

1、吞咽困難:多由異物嵌頓所致,其程度與異物停留的部位、形狀和有無繼發感染等因素有關。病情較輕時仍可進食半流質。如異物較大或合併感染時,吞咽困難較明顯,嚴重時可能飲水也感困難。小兒患者常有流涎症狀。
2、吞咽疼痛:異物較小或較圓鈍時,常僅有梗阻感。尖銳性異物或有繼發感染時,吞咽疼痛常較明顯。異物位於氣管上段時,疼痛部位常在頸根部或胸骨上窩處,位於氣管中段的異物常伴有胸骨後疼痛。
3、呼吸道症狀:異物較大、向前壓迫氣管後壁時,或異物位置較高,未完全進入氣管內,外露部分壓迫喉部時,均可出現呼吸困難。應予妥善處理,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併發症 尖銳、粗糙不規則的異物,如不及時取除,可繼發感染,或並發氣管穿孔。

小兒氣管異物救護措施

1 、拍背法
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兒咯出異物。也可將患兒倒提高地拉背。
2 、催吐法
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
3 、迫擠胃部法
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複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衝擊氣流,把異物衝出。此法為美國海默來克醫師所發明,故稱"海默來克手法"。

預防

1、不要隨意餵嬰幼兒食用顆粒狀食物。
2、謹慎讓3歲以下的小孩接觸到花生瓜子和其他小顆粒性物品;
3、教育和提醒孩子,不要將硬幣、鈕扣、小玩具等物含在口中玩耍。
4、雖然果凍引起氣管異物的發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往往後果嚴重,所以在給孩子食用時要特別小心。
5、在吃東西時,家長切莫訓斥、打罵孩子。
6、不要讓孩子躺在床上吃東西,或含著食物睡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