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觀音蓮

小仙女觀音蓮

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原生地為亞洲熱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櫱形成叢生植物,葉為箭形盾狀,葉背面為紫色,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此植物雖有觀賞價值,但有毒性,儘量少接觸。

基本信息

簡介

多年生上升草本;根莖圓柱形,長15-20厘米以上,粗1-1.5厘米,下部生細圓柱形鬚根,上部被宿存葉鞘。

形態特徵

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容易分櫱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葉為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淺綠色;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主脈三叉狀,側脈直達缺刻;葉緣周圍有一圈極窄的銀白色環線,十分醒目,葉背紫褐色。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白色。

葉柄綠色,長25-32厘米,基部強烈擴大成鞘狀,向上漸狹;葉片綠色或幼時表面淡藍綠色;成年植株葉片長箭形,長25-45厘米,寬9-19厘米,前裂片長圓狀三角形,長15-27厘米,先端漸尖,側脈4-7,斜伸;後裂片長三角形,長10-18厘米,基部聯合2-3.5厘米,彎缺銳三角形,基脈相交成60-80度的銳角。花序柄長18-25厘米。佛焰苞淡綠色,管部長2-3.5厘米,卵形至紡錘形,果時長達5厘米,粗約2厘米;檐部長圓形或披針形,長6-8厘米。肉穗花序長7-8厘米,雌花序圓柱形,長12毫米;雄花序能育部分長2厘米;附屬器長4.5厘米,圓柱形,漸尖。雄花有雄蕊3。子房卵圓形,先端漸狹;柱頭腎形;胚珠半直立,基生。漿果近球形,淡綠色,直徑6-8毫米,內有圓球形種子1枚。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

喜好半陰、溫暖、潮濕的環境,生長溫度至少要在20℃以上,氣溫在15℃以下時生長停滯而呈休眠狀態。 耐寒力弱,但耐陰力強。

繁殖

春季和秋季是觀音蓮的繁殖季節,一般多採用扦插繁殖的方法進行繁殖。此季節在母株的周圍會以走鞭的形式萌生出很多小的植株,待這些小植株長到一定大小時,剪下這些小植株(與母株相連的基部留1cm左右的蒂以便於扦插)攤放在陰涼處1-2天,待剪口乾後進行扦插。將72孔育苗穴盤用細沙或蛭石填充好,用噴霧器裝上清水噴基質,保持基質稍稍濕潤後即可將剪下的小植株插進沙土,一孔一株,2-3周后即可生根裝盆定植。除此之外,也可以採集種子進行播種繁殖。秋季或早春播種均可,播種方法同常規播種法。2-6周后種子發芽。當到幼苗長到足夠大時,移栽入盆定植。播種繁殖法較扦插繁殖慢,不過可以1次得到大量的種苗。若經濟條件許可,還可以利用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快速繁殖。觀音蓮組培所需的培養材料(葉片)容易獲得,繁殖係數大,生根容易,是進行工廠 化育苗的有效繁殖手段。

養護管理

肥料管理:盆栽黑葉觀音蓮常用15-20cm盆。由於黑葉觀音蓮肉質根發達,基質用培養土、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盆底多墊瓦片和碎磚。每半月施肥1次,也可用“卉友”20-20-20 通用肥,但氮肥不能過量,否則葉柄伸長,葉片變薄,容易倒伏。冬季葉片枯萎後,塊莖休眠,盆土要保持乾燥,放溫暖場所貯藏。如果塊莖貯藏過程中濕度大,溫度低,塊莖易腐爛。黑葉觀音蓮由於葉片大而薄,葉片數少,不注意容易破損。因此,盆栽植株的每枚葉片生長位置需合理,達到優質盆花的要求。在栽培過程中注意葉片的排列方向和去留,進行適當調整。

觀音蓮 觀音蓮

水量管理: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宜用疏鬆、排水通氣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4-9月為其生長旺盛期,此時要求土壤濕潤及空氣濕度較高,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幹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溫度管理: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冬季溫度不低於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2℃。氣溫低於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

濕度管理:耐水濕,生長季節盆土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在70%~80%,有利葉片生長發育。小仙女在盆土乾旱情況下,葉片柔軟下垂,但澆水後很快恢復原狀,對乾旱也有一定抗性。

觀賞價值

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適合水培,室內擺設,高貴典雅。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適用於組合盆栽或景觀布置庭園中,亦可作小盆栽,型態多樣的觀音蓮往往能以色彩和質感取勝,形成視覺上的注目焦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