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記憶
導滯湯用曲萊楂,檳榔連翹與麥芽。陳皮半夏香附子,消積導滯效堪夸
歌訣
導滯湯用曲萊楂,檳榔連翹與麥芽。陳皮半夏香附子,消積導滯效堪夸。
組成
焦楂曲各10g,炒麥芽10g,檳榔10g,連翹10g,萊菔子10g,陳皮5g,制半夏5g,香附子10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消食導滯,理氣和胃。
主治
食積停滯。症見腹脹時痛,噯腐口臭,厭食嘔惡,大便不調,甚則發熱,口渴,嗜睡。
方義
方中用山楂為主藥,能消一切飲食積滯,更善消油膩肉食之積,輔以神曲消食健脾,善化陳腐之積;萊菔子消食下氣,長於消麥面痰氣之積。三藥同用,可消各種飲食積滯。佐以檳榔、麥芽增強消食導滯之功,陳皮、半夏、香附子理氣和胃,祛痛止嘔;食積易於化熱,故治以連翹清熱散結。諸藥配伍,使食滯得消,胃氣得和。
加減化裁
若積滯化熱,身熱口渴舌苔黃膩大便不通者,加紋大黃以通腑泄熱;若胃腸積熱,上炎口竅,而口舌生瘡者,加竹葉、生石膏以清心脾之積熱;若嘔吐明顯者加藿香、姜竹茹和胃止嘔;小兒積滯常易挾外感,若鼻塞、咳嗽,加蘇葉、杏仁,即能宣散風邪,又可和胃消導。
附註
附方1:導滯湯
組成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木香各三錢,當歸、赤芍、檳榔、山楂一錢五分,大黃三錢。
功用 清熱化濕,調氣行血。
主治 初痢膿血,赤白混雜,里急後重,日夜無度。
出處 《丹台玉案》卷三
附方2:導滯湯
組成香附(酒炒)二錢(6g),玄胡(炒)一錢五分(4.5g),歸尾二三錢(6-9g),木香四分(1.2g),澤瀉一錢半(4.5g),紅花(炒黃)一錢(3g),懷牛膝(酒炒)、桃仁(去皮)各一錢五分(4.5g),蘇木一二錢(3-6g)。
功用 行氣化瘀。
主治 治療婦人氣滯而停經,瘀積作痛,拒按屬實者。
出處 《會約醫鏡》卷十四
重要文獻摘要
《內經》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中藥方劑之導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