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要打破封建文化專制主義的束縛,發展新文化。北大因此不再是封建體制內成批生產候補官僚的冰冷機器,而成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散發著人性光輝和科學理念的人才成長的搖籃。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各地知識分子雲集北大,使得北大成為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各種思想競相衝擊。
主要內容
《寬容》描繪了北大各位教師相互爭論,研究學術的激烈場面。表現了北大的獨立、兼容。讓人對那個啟蒙文化和啟蒙現代文明的特定歷史時期唏噓感慨不已。畫面的中心是蔡元培,其左前方的辜鴻銘和右後方的李大釗分別是主張舊學和倡導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放在蔡元培的左右、畫面的中央,突出了“兼容並包”的主題思想。
人物
《寬容》中共有16個人物。從左至右依次是:劉師培、黃侃、沈尹默、陳獨秀、胡適、朱希祖、辜鴻銘、馬敘倫、蔡元培、李大釗、馬幼漁、魯迅、周作人、錢玄桐、梁漱溟、劉半農。蔡元培
蔡元培,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鬥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
陳獨秀
陳獨秀(1879年—1942年),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1915年,陳獨秀御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報刊,並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號改名為《新青年》。1917年初,陳獨秀接受新任校長蔡元培的聘請,出任北京大學文學科長;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同時,他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成員,其發表的小說集《吶喊》、《彷徨》等,無情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胡適
胡適(1891.12.17-1962.2.24)。原名嗣穈,安徽績溪上莊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17年,他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是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文章。1916年底,在美國留學的胡適,將其《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稿寄給了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發表在第2卷5期上。
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早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就開始研究社會主義的思潮。中國共產黨主要創立人之一,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之一,是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一,同時也是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理人。他不僅是共產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是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辜鴻銘
辜鴻銘(1857.7.18-1928.4.30),名湯生,字鴻銘,號立誠,自稱慵人、東西南北人,又別署為漢濱讀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他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穫甚巨;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雖然辜鴻銘主張舊學,支持復古。但由於其廣闊的見解和高深的學術,被蔡元培收入北京大學。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南京水師學堂,京政法大學畢業,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後回憶其在北大的教學生活,著有《北大感舊錄》。
劉師培
劉師培(1884年-1919年),字申叔,號左盦(庵),漢族,江蘇儀征人。劉貴曾之子、劉文淇曾孫。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詩錄》四卷、《詞錄》一卷。著有論經學(以國小、左傳學為主)、史學(開創近代中國學術史體)、文學(主張“六朝文”,維護揚州學派駢文之文統)專著七十四種。收入民國二十三年(1934)寧武南氏刊本《劉申叔先生遺書》。該本號稱最善,然時值日本扶植滿洲國,劉師培於《民報》時期所撰論滿洲非中國種族之文字俱被刊落,又早期刊發於報刊之文字,失收亦頗多。
黃侃
黃侃(1886.04.03—1935.10.08),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驅、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初名喬鼐,後更名喬馨,最後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省蘄春縣人。1886年4月3日生於成都。1905年留學日本,在東京師事章太炎,受國小、經學,為章氏門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山西大學等任教授。人稱他與章太炎、劉師培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為“乾嘉以來國小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沈尹默
沈尹默,是《新青年》雜誌6位編輯之一,是中國新詩體裁的倡導者。沈尹默先生祖籍浙江吳興,出生於陝西漢陰。早年曾留學日本。解放前曾任北京大學文學教授,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中法文化交流出版委員會主任、監察委員等職。1946年後因不滿國民黨當局,退隱上海,以鬻字為生。解放後先後當選為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管會會員、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主任等職。朱希祖
朱希祖(1879-1944),浙江海鹽長木橋(今富亭鄉)上水村人,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清道光狀元朱昌頤族孫。歷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中山大學及中央大學(1949年後更名南京大學)等校教授。解放前著名的史學家。他較早地倡導開設中國史學原理及史學理論等課程,並講授“中國史學概論”,在中國史學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長,先後撰寫《南明之國本與政權》、《南明廣州殉國諸王考》、《中國最初經營台灣考》、《屈大均傳》、《明廣東東林黨傳》等數十篇論文,成為研究南明史的權威。馬敘倫
馬敘倫(1885年4月27日-1970年5月4日),字彝初,更字夷初,號石翁、寒香,晚號石屋老人,浙江杭縣(餘杭)人,現代學者、書法家、哲學家、政治家。馬敘倫少年時入杭州養正書塾,師從陳介石,讀《黃書》、《民約論》等。後馬敘倫因主持正義,一次學潮後被校方除名。馬敘倫出校後刻苦自學,致力於六法訓詁、經史、韻文兼治新學,曾任商務印書館《東方雜誌》編輯、《新世界學報》主編、《政光通報》主筆,後執教於廣州方言學堂、浙江第一師範、北京大學等。1949年,馬敘倫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長、高等教育部部長等職。他的代表作品有《新世界學報》、《政光通報》等。馬幼漁
馬幼漁(1878-1945),名裕藻,字幼漁,浙江鄞縣人,音韻學家、文字學家。馬氏兄弟之一,排行老二,馬衡之兄。1903-1910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京帝國大學,曾師從章太炎學習文字音韻學。1911年任浙江教育司視學,1913-1937任北京大學教授,國文系主任。1913年與許壽裳、魯迅、錢稻孫、陳睿共同具名朱希祖起草的“注音字母方案”。1919年11月朱希祖、馬幼漁、胡適、周作人、劉復、錢玄同六人上書教育部,提出“請頒布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議案於次年二月通過並實施。梁漱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鑑的經驗。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劉半農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是近現代史上中國的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名復,字半農,江蘇江陰人。早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後旅歐留學,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所作新詩多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語言通俗。他一生著作甚豐,創作了《揚鞭集》、《瓦釜集》、《半農雜文》,編有《初期白話詩稿》,學術著作有《中國文法通論》、《四聲實驗錄》等,另有譯著《法國短篇小說集》、《茶花女》等。其中《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和《半農雜文》。作者
沈嘉蔚,1948年生於上海。畫家。1970年作為知青到北大荒。著名知青畫家。1974年創作油畫《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具有全國影響,成為文革標誌性美術作品之一。1989年移居澳大利亞悉尼。獲中國全國美展獎五次。獲國外瑪麗麥格洛普獎、舍爾曼獎、阿基鮑爾獎十餘次。被澳大利亞評為“最傑出十位澳大利亞華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