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個人家庭背景決定了他能接觸到資源的多少,也決定了他的眼界和見識。個人努力和家庭環境是兩個互補的因素,父母的社會資本、文化資本、經濟資本越多,需要付出的努力就會相應減少,隨著學校層級的升高,“寒門貴子”比例越來越小,而最後的1%在社會這所大學校里還會有所削減,努力不一定上清華北大。教育內容是一種“文化屏障”,文化屏障是一個階層的文化符號,現在的教育體系並沒有照顧到寒門學子的認知程度,比如納入正規教育中的計算機課程和英語課程。寒門學子由於受經濟限制,很多人到大學才接觸電腦,偏遠山區的孩子甚至連基本的網路概念都沒有,至於英語,家境殷實的孩子即使學校英文成績不佳,完全可以通過課外輔導、外教的方式彌補,口語能力比寒門學子好得多。即使教科書一樣,他們的文化背景都不會相同。
個例
清華寒門生李力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參加社團活動——除了學習時間,他的課餘時間幾乎全花在勤工助學崗位上。‘不要說趕超別人,就連彌補都很難’。”所以他也沒有多少時間閱讀課外書。這也是實際困難。不過至少可以按本人一貫建議的,溫習溫習中學課本,真正達到中學程度。不趕超而打基礎,將來走得更遠。北大研究生付林在於同學的交往中,感到差距最大的是自己的閱歷—沒去過幾個城市、沒旅遊過、沒有唱過KTV、沒有去過健身房、也不知道紅酒還能分很多種類……“當別人聊天的時候,我只能聽,無法參與其中”。
對此,“心態還算積極”的付林也曾試圖多看書、多與朋友交流、多參加他們的活動。可他發現,有些閱歷需要資金支持。比如,他的意識里,最貴的相機也就幾千元,但一次郊遊中,他看到一個玩單眼的朋友帶了好幾個鏡頭,“聽說每個鏡頭都幾萬元的時候,我驚呆了”。
正如付林的感受,進入清華後的李力為了彌補與王達之間的差距,報名參加了好幾個社團的招新面試,可結果卻很不理想:想加入藝術團,卻沒有音樂或樂器特長;想加入學生會外聯部,卻在面試中因表達不好被刷掉;想加入文學社,卻發現自己並未看過幾本文學名著,面試時連問題都很陌生。
成因
許多家長拚命強化孩子的智慧型發展,而將孩子的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多元智慧以及服務於公共發展的品質都忽略了。當我們過分強調分數和升學率的時候,容易對孩子的遠景發展、綜合素養形成戕害,比如,不少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弱、心智很不成熟,個別的甚至會走上極端道路。事實上,考試拿高分者與“成功者”從來不能畫等號。
各方反映
媒體
2015年1月26日,《中國青年報》發了兩篇文章:一篇評論《名校,請包容“寒門式努力”》,一篇報導《寒門式努力:何處見彩虹》。《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也予以轉載。不知是真的新生精神面貌有所改變呢,還是記者對材料的選取,這次報導里的寒門生,比起以前媒體類似報導,似乎正能量多了一點,那種“感情嚴重被傷害”腔調少了一點。
政府
“寒門式努力”需要制度的幫扶,也已經成為了國家的認識和意識。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就開始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旨在教育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