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帶氣候

寒帶氣候

寒帶氣候,是高緯度地區各類寒冷氣候的總稱,包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冰原氣候等.多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北部和南極洲地區。無真正的夏季,雲量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300毫米或更少。在阿里索夫氣候分類中相當於副北(南)極帶與北(南)極帶的合稱。在斯查勒氣候分類中,包括副極地大陸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短促,最熱月氣溫也在10℃以上,又稱針葉林氣候或雪林氣候)、極地長寒氣候(最熱月氣溫在0—10℃間)和極地冰原氣候(各月氣溫低於0℃)。

概述

寒帶氣候寒帶氣候
寒帶氣候是高緯度地區各類寒冷氣候的總稱,也稱極地氣候。盛行的極地氣團冰洋氣團,兩者交綏的冰洋鋒上有氣鏇活動,無真正的夏季,雲量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300毫米或更少。

在最古典的氣候分類中,寒帶氣候指極圈以內的氣候。在柯本氣候分類中指極地氣候(全年寒冷,最熱月氣溫在10℃以下。)包括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在阿里索夫氣候分類中相當於副北(南)極帶與北(南)極帶的合稱。在斯查勒氣候分類中,包括副極地大陸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短促,最熱月氣溫也在10℃以上,又稱針葉林氣候或雪林氣候)、極地長寒氣候(最熱月氣溫在0—10℃間)和極地冰原氣候(各月氣溫低於0℃)。

寒帶指天文上的高緯地帶,在南北緯66°34’到90°之間。南北寒帶各跨緯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積的8.3%。太陽高度角小,終年無夏。有極晝極夜現象,其持續時間在極圈為一日,在兩極為半年。

該區位於地球的極圈以內,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只有46°52′,並有極晝極夜現象的地帶。北極圈以北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南為南寒帶。寒帶氣溫較低,晝夜長短變化最大,無明顯的四季變化。寒帶占地球總面積的10%。

特徵

寒帶氣候寒帶氣候

寒帶氣候位於地球的極圈以內,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只有46°52′,並有極晝、極夜現象的地帶。北極圈以北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南為南寒帶。寒帶氣溫較低,終年寒冷,冬季更甚,若遇上雪暴發生,風雪交加,極為寒冷。寒帶氣候區晝夜長短變化最大,有極晝和極夜現象,無明顯的四季變化。寒帶氣候區占地球總面積的10%。

寒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夏季短暫且陰冷,冬季漫長而嚴寒。年溫差大。北半球溫帶和寒帶交界的地帶,夏季最暖月均溫在10℃以上的地區,有廣大的寒帶針葉林,是世界木材的主要供應地。

寒帶氣候區降水量稀少,以降雪為主,太陽輻射弱,地面輻射強,出現過地球上的極端最低氣溫。

寒帶氣候區的土壤為冰沼土和永凍土,植被稀少,代表動物是北極熊和企鵝,有極光景觀。

苔原氣候極地氣候帶的氣候型之一。多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北部。全年氣候寒冷,最熱月氣溫在0~10℃之間,全年都是冬季。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大部分降水是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相對溫度大,蒸發量小,沿岸多霧。因為溫度低,樹木已經絕跡,只有苔蘚、地衣類植物可以生長。

苔原氣候區位於高緯度地區,陽光不能直射,接受熱量少,高溫天數少,夏季短暫。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也稱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除外),經芬蘭和蘇聯西部(南界在列寧格勒—高爾基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一線)至蘇聯東部(除南部以外)。冬季漫長嚴寒,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夏季短促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於蒸發弱,相對濕度較高。氣溫年較差大。這是因為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它東西延伸成寬廣的帶狀,因緯度較高,故冬季漫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特別大。降水稀少,集中於夏季,但氣溫低,蒸發弱,相對濕度卻很高。自然植被為針葉林。

北極型

寒帶氣候苔原

北極寒帶氣候也稱苔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格林蘭沿海一帶和北極的一些島嶼。植被以苔原景觀為主,包括苔蘚、地衣、小灌木等耐寒植物。

北極寒帶氣候的特徵是全年皆冬,做暖月10攝氏度等溫線和針葉林帶分界;最暖月0攝氏度和冰冠區分界。氣溫低,蒸發微弱,相對濕度高,沿岸多雲霧。

該區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多為降雪。部分冰雪在夏季能短期溶解,降水量偏低。土壤為冰沼土,酸性,不利農耕。居民主要是愛斯基摩人,也稱因紐特人。

南極型

寒帶氣候南極大陸

南極寒帶氣候也稱冰原氣候、冰漠氣候。主要包括南極大陸,也包括北極的格林蘭島部分和其它一些島嶼。地理景觀為冰原景觀,無植被。

南極寒帶氣候的氣候特徵是全年嚴寒,各月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以下,是冰洋氣團的源地,曾出現過全球最低溫。

南極寒帶氣候區的年降水量約100毫米,都是降雪。雪量不多,但因常年累積,形成深厚的冰層。風速約在25米每秒以上,最大超過100米每秒,吹雪稱為雪暴。

本區無定居居民,只有少數科學考察研究者,代表動物為企鵝。南極的大氣層有臭氧空洞,是嚴重的環境問題。

南北差異

寒帶氣候寒帶氣候

寒帶氣候區分為南極寒帶區和北極寒帶區。終年冰封的極地地區,氣候寒冷,降水極少,到處都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原,風幾乎成年累月不停地呼叫著,氣溫經常降到零下幾十度。那裡人跡稀少,是一派荒涼寂寞的景象。人們把南北極圈以內的氣候,稱為極地氣候或寒帶氣候,它包括北冰洋、環繞極地的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大陸邊緣地區以及整個南極大陸和附近海洋地區。

由於極地氣候區大部分位於極圈以內,太陽光只能以很小的角度斜射這個地區,因而這個地區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很少,再加上地面多為冰雪覆蓋,地面的反射率很高,獲得的少許熱量中的一部分被反射回去,未被反射掉的能量又大多消耗於冰雪的融化,因此,極地氣候區的最主要特點就是終年嚴寒,無明顯的四季更替變化。

雖說都是極地氣候,但北極和南極的情況卻不完全相同。在北半球,通常把樹木生長的北限作為極地氣候的南界。整個地區大部分是永凍水域。只有在大陸的北部邊緣部分,夏季氣候可達到0℃以上,但仍在10℃以下。由於這類地區只零星地生長著一些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所以通常稱為“苔原氣候”區。永凍水域地區氣溫在0℃到-40℃間變化,因而稱為“冰原氣候”或“永凍氣候”區。北極地區降水雖然很少,但因陽光強度弱,地面蒸發少,相對濕度較大,雲霧較多。這裡雖寒冷,仍有因紐特人在此生活。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要冷得多。南極大陸覆蓋著平均厚達2000米的冰層,即使在南極大陸的邊緣地區,年平均氣溫也在-10℃以下。在大陸中心地區年平均氣溫低達-50℃到-60℃。科學考察工作者曾在南極大陸測到-94.5℃的低溫。整個南極大陸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毫米,越往內陸,降水越少,在南極極點附近,年降水量只有5毫米。由於這裡極其寒冷,除各國在此設立科學考察站外,無人居住。

植被

寒帶氣候極光

寒帶氣候區的植被以針葉林和苔原為主。針葉林是以針葉樹為建群種所組成的各類森林的總稱。包括常綠和落葉,耐寒、耐旱和喜溫、喜濕等類型的針葉純林和混交林。主要由雲杉、冷杉、落葉松和松樹等屬一些耐寒樹種組成。通常稱為北方針葉林,又稱泰加林。其中由落葉松組成的稱為明亮針葉林,而以雲杉、冷杉為建群樹種的稱為暗針葉林。橫跨歐、亞、北美大陸北部的針葉林屬寒帶和寒溫帶地區的地帶性森林類型,是世界最大的原始針葉林,也是世界最主要的木材生產基地。針葉林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而以北半球為主。北以水平樹木線以北的極地凍原為界,南接針闊混交林。類型有:

①北美針葉林。其中白針葉林雲杉、黑雲杉是橫跨大陸東西的優勢種,在西部的北方針葉林以北美雲杉高山冷杉等為主。

②北方針葉林西段。主要由歐洲雲杉歐洲冷杉歐洲赤松歐洲落葉松等樹種組成。

③北方針葉林東段。主要由新疆落葉松興安落葉松,以及歐洲赤松新疆冷杉新疆雲杉等樹種組成。

花卉主要分布阿拉斯加西伯利亞一帶。這些地區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植物生長期只有2-3個月。由於這類氣候夏季白天天長、風大,因此,植物低矮,生長緩慢,常成墊狀。主要花卉有:細葉百合龍膽雪蓮

代表區域

寒帶氣候愛斯基摩人

北極附近的島嶼是寒帶氣候的代表區域。以冰原和苔原景觀為主。冰原主要局限于格陵蘭,無植物分布,通稱為寒漠。苔原分布於美洲大陸北岸、北極群島以及格陵蘭島的西南和東南沿岸,主要生長苔蘚、地衣和蘆葦,地下有永凍層存在,在排水良好和避風處,可以見到矮小的柳、樺和赤楊類植物。土壤屬於始成土的冰沼土,有厚層的泥炭堆積。動物有哺乳動物北極狐、北極熊、野鹿、馴鹿、旅鼠、北極兔以及麝牛等。針葉林是分布最廣的植被類型,從阿拉斯加西南岸向東延伸至紐芬蘭島,其範圍與高緯針葉林氣候區大致相當。因冬季長而寒冷,樹木生長緩慢,以針葉林的雲杉、冷杉、鐵杉和落葉松占優勢,愛斯基摩人是地區的土著民族。自稱因紐特人,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分別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屬蒙古人種北極類型。先後創製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多信萬物有靈和薩滿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社會以地域集團為單位。首領多為薩滿,行一夫一妻制。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門道極低。一般養狗,用以拉雪橇。主要從事陸地或海上狩獵,輔以捕魚和馴鹿。以獵物為主要生活來源:以肉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於照明和烹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男子狩獵和建屋,婦女制皮和縫紉。已使用現代漁獵工具,並乘汽艇從事海上狩獵,亦從事毛皮貿易。日益受到白人文化影響,在格陵蘭地區已有80%的人移居小城鎮;出現貧富分化,美國愛斯基摩人已有個別資本家。

從白令海峽到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經格陵蘭島一帶,在北極圈生活的蒙古人種的一個集團。在身體上,文化上都適應於北極地區的生活。面部寬大,頰骨顯著突出,眼角皺襞發達,四肢短,軀幹大,不僅有這種形態,而且生理上也適應寒冷。但是外鼻比較突出,上、下顎骨強有力地橫張著,因頭蓋正中線像龍骨一樣突起,所以面部模樣呈五角形。由於克服極端的環境生活,在人類學上引起注意。

多樣氣候

氣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區多年時段大氣的一般狀態,是該時段各種天氣過程的綜合表現。氣象要素(溫度、降水、風等)的各種統計量(均值、極值、機率等)是表述氣候的基本依據。氣候與人類社會有密切關係,許多國家很早就有關於氣候現象的記載。本任務旨在介紹多種多樣的氣候。

世界氣候大致類型

氣候名稱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旱濕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涼熱雨三季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濕潤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亞熱帶沙漠氣候基本與熱帶沙漠氣候相似,但冬季氣溫稍比熱帶沙漠氣候低
亞熱帶草原氣候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似,但分布在亞熱帶
地中海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年降水量季節分布均勻
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年溫差大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闊葉林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溫帶沙漠氣候極端乾旱,溫差較大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
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
極地冰原氣候全年嚴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