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宿安鄉](/img/a/682/nBnauM3XxMTNyMTN5Yj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2Y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鄉村特色
![宿安鄉](/img/9/b0d/nBnauM3XzYTN2ITMzcj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3Y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宿安鄉黃金梨生產基地是鄉政府與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文化開發總公司簽訂的黃金梨生產項目,於2002年組建了臨邑縣金色農業有限公司。為使黃金梨生產基地儘快取得效益,實現農民增收,臨邑縣質量技監局標準化科工作人員多次深入到基地進行現場指導,他們先後從省里索取標準10餘份,並結合當地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壤條件和生態環境條件,制定了《綠色食品黃金梨生產技術規程》、《綠色食品鮮梨包裝生產操作規程》和《綠色食品黃金梨初加工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及質量保證措施》三項標準,使黃金梨從生產到銷售實現了“基地種植與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產品銷售”三結合,有力地促進了黃金梨生產項目的順利開展,使廣大種植戶得到了實惠。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經標準化種植,黃金梨產品申報的珏昊牌商標不僅順利通過了國家商標局的批准,而且經農業部環境檢測中心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共同檢測,黃金梨還獲得了國內同類產品惟一A級綠色食品。目前,黃金梨生產基地面積已達到了450多公頃,每公頃增收達7萬餘元,大大促進了“三農”發展,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宿安鄉](/img/e/5ea/nBnauM3X2YTO5kTN5cj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3Y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宿安鄉依託本地資源優勢,念好“三字”經,加快旅遊開發建設步伐。一是念好“挖”字經。宿安鄉尚存有明朝大書法家邢侗的故居,該鄉籌措資金30萬元,在宿安街邢氏祠堂的舊址上,建設仿明建築的邢侗草堂,將現存的文物擺放在草堂內,對院內的碑刻和邢侗親植的皂角樹進行重點保護,打造宿安文化旅遊品牌。二是念好“引”字經。引進了投資1000多萬元的臨邑金水園鹽鹼地開發項目,一期工程投資300萬元開發建設了100畝荷花園,栽植“鄂蓮4”、“鄂蓮7”等優質品種,建設6處垂釣台、4處鄉村風情農居,供旅遊觀光者休閒娛樂。三是念好“培”字經。以“珏昊”牌萬畝黃金梨種植基地為依託,以崔家、鄧家黃金梨精品園和密植園為重點,傾力培植建設黃金梨生態觀光園。
![宿安鄉](/img/0/9f7/nBnauM3X0MDOxgTO1gj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4Y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宿安鄉緊緊圍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目標,積極培育“市場型”、“兩棲型”、“技術型”農民,實現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政策引導,造就“市場型”農民。充分發揮本鄉林果種植、棉花種植、畜牧養殖的優勢,積極發展農村經濟人隊伍,根據市場經營範圍對農村經濟人進行分類建檔管理,從市場信息、經營模式、經營技巧等方面強化對他們的培訓。目前,全鄉擁有“市場化”農村經濟人125人,經他們銷售的各類產品每年可達100多萬元。
二是做強產業,培育“兩棲型”農民。通過實施兩大“天字號”工程,為農民就業開闢了渠道,搭建了平台。目前,全鄉已發展玻璃絲布加工、棉花加工、木材加工等各類民營企業40多家,有2000名農民實現了上班當工人,下班去種田的兩棲生活。
三是科技帶動,塑造“技術型”農民。積極實施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為農民致富“充電補腦”。通過“走出去取經,請進來傳寶”等多種培訓方式,使200餘人成了鄉村農技骨幹和“土專家”,全鄉60%以上的農民掌握了1—2門致富技術,同時全鄉湧現出308個科技種養示範戶。
產業發展
![宿安鄉](/img/b/3dc/ml2ZuM3X4QzM1QjNykj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5Y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一是重點培植正升紙業。正升紙業去年進行了擴建,規模迅速擴大,年可利用廢紙5萬噸,生產板紙4萬噸,2007年稅收可達100多萬元,下步要加強對其扶持力度,使其企業上規模,產品上檔次,真正成為全鄉的支柱企業。同時,因企業生產的板紙是加工紙箱、紙盒、紡織紙管的原料,主要銷往江、浙一帶,運輸成本高,降低了企業利潤,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針對紙箱、紙盒、紡織紙管企業進行重點招商活動,以降低企業成本,拉長產業鏈條。
![宿安鄉](/img/b/d6a/nBnauM3X4MjM0gTO3kj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5Y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是木材加工業。宿安鄉現有木材購銷戶180多家,木材加工戶11家,全鄉年加工木材能力2.5萬方,但木材加工相對分散、生產工藝簡單,產品附加值低。針對這一現狀,充分發揮這一資源優勢引進投資近600萬元的膠合板加工廠現項目已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後可年加工木材8萬方,生產成品板60萬張,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將有效地整合了全鄉的木材資源並帶動周邊縣、鄉的木材加工業的發展。
四是玻璃絲布產業。宿安鄉現在玻璃絲布生產廠12家,織機近500台,年加工能力15000噸,但產業沒有形成一個規範的產業群體,產業特點不明顯,生產規模較小,規模效應沒有顯現,沒有象臨盤塑編那樣形成一個產業集群。下一步要積極行動起來,分析玻璃絲布的產業特點,借鑑臨盤塑編的建設經驗,積極發展玻璃絲布生產,爭取儘快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畜牧業發展
![宿安鄉](/img/f/e45/nBnauM3X0EDNykjM2Az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wc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投資140多萬元建設一處集肉雞孵化、種雞改良、肉雞養殖為一體的綜合養殖場。項目達產後,每年可向全鄉提供優質雛雞70—100萬隻,以該場為龍頭,成立肉雞養殖合作社,做到統一雞苗、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銷售,提高養殖戶駕馭市場的能力。目前,該場已選址,正在做前期籌備工作,預計2007年10月份竣工。
城鎮建設
![宿安鄉](/img/5/9d8/nBnauM3X3MDM0ITOxEzN2EjM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c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陶寨、趙寨依託姜寨村深水井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克服了兩村人口少、單獨打井資金短缺的困難,解決了1000多名民眾的飲水問題。
一、合理規劃,聯村供水。在村村通自來水工作中,堅持科學規劃、因村制宜的原則,由於陶寨、趙寨村人口小、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單獨打井資金短缺,依託姜寨村現有村村通自來水資源,對兩個村進行了規劃,鋪設了管道,僅兩個村打井、壓力泵等設施可節省3萬元左右。
二、建章立制,規範操作。為保證水質水量,節省工程投資,保證建設質量和便於運行管理,按照“入會自願、退社自由、規範管理、有償服務”的原則,成立了由各個自來水用戶參加的三寨村村村通自來水協會,明確了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組織機構、明確了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三、靈活操作,規範運營。為加強管理、規範運營,實行大戶承包的方式管理村村通自來水,每月由承包戶按每方0.6元的價格收取費用,用於管線維護、設備維修等費用,基本實現了無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