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新區

宜昌新區

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上控巴蜀、下引荊襄”,是世界著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建設宜昌新區,是宜昌努力實現第三次歷史性大跨越的首要任務、重要支點。實施“宜昌新區”戰略,旨在打造全國生態綠谷,國家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湖北“黃金髮展”的核心支撐點,“宜荊荊”(宜昌、荊州、荊門)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中心動力點 。

基本信息

布局

“宜昌新區”規劃總面積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105平方公里 (江北60平方公里、江南45平方公里)。

“建設宜昌新區,是宜昌努力實現第三次歷史性大跨越的首要任務、重要支點。”宜昌市副市長袁衛東介紹,實施“宜昌新區”戰略,旨在打造全國生態綠谷,國家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湖北“黃金髮展”的核心支撐點,“宜荊荊”(宜昌、荊州、荊門)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中心動力點。

新區東北至龍泉楊樹河,東至柏臨河路—漢宜高速公路一線,東南至滬渝高速公路,西南至點軍宜萬鐵路—翻壩高速公路,西北至牛扎坪南側,北以長江—伍家崗宜萬鐵路—合益路—東山四路—花溪路為界。

主要包括江北的火車東站--五一廣場片區、生物產業園--職教園片區、龍盤湖--臨江度假片區、平湖半島—西壩旅遊片區;江南的卷橋河文體會展片區、火車南站物流片區、艾家商務片區。

江南、江北兩大片區由夷陵長江大橋、至喜長江大橋和伍家崗長江大橋(在建)有機連線,形成一江兩岸的城市新形態。

功能結構

宜昌新區功能結構 宜昌新區功能結構

“一帶”——沿江發展帶,串聯片區重要功能節點,引導未來城市空間拓展。

“多廊”——城市次要發展廊道,區片重要功能節點之間的溝通廊道,共同形成功能互補的宜昌新區核心區。包括江南江北兩條沿江廊道,三條垂江廊道。

“十片”——由自然山水綠楔及交通廊道劃分出的功能片區:休閒生活綜合發展區、江南中央生活區、行政中心綜合區、伍家崗綜合中心區等十片。

“多中心”——各片區內重要節點,包括行政商務綜合中心、市民文化活動中心、龍盤湖生態公園、夷陵橋頭中心、中央活力中心、廟嘴橋頭商務商貿中心、文化產業中心等。

建設目標

宜昌新區建設目標 宜昌新區建設目標

實施“宜昌新區”戰略,旨在打造全國生態綠谷、國家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湖北“黃金髮展”的核心支撐點,“宜荊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中心動力點;“大宜昌”大發展的制高點。

現代產業發展引領區:促進生產要素向新區內的園區集聚,迅速做大做強生物、食品、磁電子、光伏等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以生態觀光為主的現代農業,成為全省構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的重要組成單元。

旅遊文化精品突破區:整合新區內自然風景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以西陵峽口風景區、葛洲壩景區、點軍生態旅遊區為依託,打造西陵峽口旅遊文化精品區,進一步提升宜昌旅遊綜合競爭力,使之成為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

城鄉統籌改革試驗區:開展城鄉一體化試點,積極推進城鄉戶籍、土地管理、投融資體制、公共資源共享等綜合配套改革,使之成為全省城鄉統籌改革發展試驗區。

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區:堅持新區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整治同步,以建設點軍濱江生態綠色示範區為龍頭,大力綠化荒山、整治水污染,構建城市綠色屏障和“水繞城”、“城鑲山”的生態保護系統。重點保護和建設求雨台、磨基山、西陵後山等山體及柏臨河、黃柏河、運河、卷橋河等水系,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

現代城市複合展示區:統籌規劃、有序開發,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組團式發展,成為產城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經濟、人居、生態功能複合的現代複合型新區。

對外開放聚集示範區: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與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使之成為全省對外開放重要平台和承接高水平產業轉移密集區。

發展戰略

大都市區空間:以“多中心、組團式”為拓展方略,新區與西陵老城中心區形成整合性的未來城市中 心,帶動都市圈內其他城市組團和功能板塊的發展。

平湖半島:帶動壩區、茅坪等上游組團的發展;

東站片區:帶動龍泉、機場片、猇亭、白洋、宜都、枝江等下游產業板塊的發展,作為其產業服務中心和生活配套中心;

點軍片區:與西陵城區形成一體化的中央生活板塊,城市商業文化及休閒娛樂的服務中心。

在都市核心區範圍內,選取展示宜昌濱江大都市區形象的重點區域,建設53平方公里(含江面)的一江兩岸核心區,實施點睛工程。集聚宜昌優勢資源、景觀和中心功能,統籌布局重大公共設施。通過一江兩岸實施性規劃,打造未來城市名片和活力客廳。

特色之路

以江為軸,雙邊拓展:在錨固江北發展軸線的基礎上,推進江南城市發展軸線,以點軍開發為陣地,綜合考慮艾家、宜都等江南組團的建設,並形成與江北城區融合的,圍繞長江軸線的沿江城市形態。

以綠為底,組團布局:以山體、水體、綠化為天然屏障,將城市發展組團嚴格限定在自然格局之中,形成以綠為基底的城市形態,為形成生態宜居城市奠定綠色基礎。

作為宜昌特大城市新標誌,新區秉承後現代多元、個性、融合的理念,以“三峽名城,靈秀新都”為理念,以三峽文化、水電文化為根,以自然生態山水環境為形,樹立個性化的標誌性城區形象,打造一江兩岸都市景觀核心區,塑造山、水、城融合的綠色新宜昌,聚焦未來城市核心競爭力。

推進方式

“宜昌新區”將按照“三個集中”(集中力量、集中資金、集中項目)和“四個先行”(骨幹路網先行、大型公建先行、徵收安置先行、生態環境先行)的原則,予以強力推進。

以道路引導城市開發,統籌規劃公共運輸,重點建設快速路及主幹道,新布局建設大型公共設施,構建新的城市綠化景觀體系。

目前,江北快速通道及片區綜合開發(東山四路)、江南快速通道及片區綜合開發(東嶽二路)、市民服務中心、中央商務文化中心、火車東站商貿中心、新區綠心景觀工程(求雨台公園)BRT一號線工程及沿線綜合開發、共立聯濱江片區綜合開發、平湖半島旅遊區綜合開發、伍家崗長江大橋及艾家中央商務區綜合開發等10大核心項目已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