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人的頭腦中的定型多得數不勝數: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籍貫、不同民族、不同性別的人,在人們的頭腦中都有一個固定形象。如知識分子是戴著眼鏡、面色蒼白的“白面書生”形象;農民是粗手大腳、質樸安分的形象等。定型效應,亦稱社會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在見到他人時,常常會自覺地根據人的外表行為特徵,結合自己頭腦中的定型,進行歸類,以此來評價一個人。
人頭腦中存在的定型是人們以往經驗的反映,但由於在各類人當中廣泛存在著的差異性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同一類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發生語言、行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變化,所以,以不變的固定形象為依據去認識千差萬別、不斷變化著的人們及其行為方式,顯然會使我們的認識出現偏差,導致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由此可見,定型效應也是一種使人產生偏見的社會心理效應。我們必須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自覺克服這一效應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力求歷史地、全面地、正確地認識我們周圍的人和事,減少判斷和決策的失誤。
特徵
定型效應主要有三個特徵:(1)對社會人群的簡單化的分類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認識;(2)同一社會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3)與事實不符,甚至有時完全錯誤。它常常是造成人們認知偏差或偏見的主要原因,但在某些條件下有助於把現實中的人們加以歸類進行概括性地認識,成為知覺他人的捷徑。
克服定型效應的方法
一是要善於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有意識地重視和尋求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二是深入到群體中去,與群體中的成員廣泛接觸,並重點加強與群體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員的溝通,不斷地檢索驗證原來刻板印象中與現實相悖的信息,最終克服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而獲得準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