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效應
首因效應
在我們生活的空間中,每天都需要與人進行交流,掌握一定的交際心理方法,你就可以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人際交往中的焦點人物。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影響較大,是交際心理中較重要的名詞。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指的就是第一印象,這裡就存在著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在社交活動中只是一種暫時的行為,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您的硬體完備。這就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只要能準確地把握它,定能給自己的事業開創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黑暗效應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有個這樣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鍾情於一位女子,但每次約會,他總覺得雙方談話不投機。有一天晚上,他約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線比較暗的酒吧,結果這次談話融洽投機。從此以後,這位男子將約會的地點都選擇在光線比較暗的酒吧。幾次約會之後,他倆終於決定結下百年之好。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後的結論是,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據對方和外界條件來決定自己應該掏出多少心裡話,特別是對還不十分了解但又願意繼續交往的人,既有一種戒備感,又會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儘量展示出來,把自己弱點和缺點儘量隱藏起來。因此,這時雙方就相對難以溝通。
過度理由效應
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不覺得奇怪,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認為對方很樂於助人。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上的“過度理由效應”。
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教育啟示
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心理效應具有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意義,在教育教學上認識,了解、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將陸續介紹,與大家商討。)
1、"馬太效應"——錦上添花與落井下石
在《聖經》中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這么幾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默頓用這幾句話來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作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默頓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在教育工作中存在著消極作用:一是容易使被賞識的學生滋生自負自傲、孤芳自賞的不良情緒,從而脫離民眾,為其他學生所孤立;二是容易使那些不被賞識的學生自卑,甚至自暴自棄,使學生喪失自我發展的最佳心理環境;三是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情緒對立,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
因此,教師要善待每一位學生!公平、公正是每一位學生的心裡需要,不能因社會群體分化作用而忽視了學習上的弱勢群體。
2、“南風效應”——和風細雨與“雨打芭蕉急”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之覺得春暖身熱,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南風效應"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是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逕庭。
在教育引導學生時,應該像春雨潤物細無聲那樣,更不能以教師的“權威”或 “行政命令”去要求學生。
3、“蘇東坡效應”——自我感覺良好
古代有則笑話:以為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時和尚將他灌醉,並剃光他的頭髮後逃走。解差醒時發現少了一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有困惑不解:"我在哪裡呢?"這則笑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詩人蘇東坡的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社會心理學家將人們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明明就是自己,卻偏偏不自知,不自悟,或過低過高地估計自己,或對自身的狀態及心理變化的體驗和把握模糊不清,就像身在廬山之中一樣。就人的一般心理而言,人們以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大力提倡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學反思,也許就是這個緣故。我想,教師的專業成長更離不開自我反思,認識自我才會超越自我!
4、門檻效應 —— 一口吃不出胖子
心理學家查爾迪尼(R.B.Cialdini)在替慈善機構募捐時,僅僅是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錢物,這就是著名的“門檻效應”,也稱為“不用壓力的依從。”這一效應的基本內容是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他還發現,當人們拒絕接受一個較大的要求後,認知上的不協調會驅使他們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個較小的要求。當小要求與大要求有明顯聯繫,且緊跟在大要求之後提出時,人們更容易接受這個小要求。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作為教師,在對學生提出要求時應該少一些、低一些,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在不知不覺中跨越一道道“門檻”,然後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戰,從而一步步走向成功。尤其是對待學困兒童,不僅要儘可能地放低要求,還要不時地給予鼓勵。
5、羅森塔爾效應——你預期什麼,你就能得到什麼!
古代賽普勒斯有一位善於雕刻的國王,名叫皮格馬利翁,他把全部熱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後來竟使這座雕像活了起來。根據這個希臘神話故事,劇作家蕭伯納以《皮格馬利翁》為名寫過一齣戲劇。大意是說藝術家愛上了自己手刻的美女雕像,朝思暮想的觀賞,最後雕像變成了活人,美夢成真,終成眷屬。
這雖然是一則神話,但心理學家卻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森塔爾等人在一所學校隨機抽取18個班的一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運用智力測驗對他們進行鑑定。然後,研究者給了這些學生的教師們一份名單,並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現,該校有20%天才學生,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有趣的是,在八個月後的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與其它同類學生相比,個個成績進步飛快,性格活潑開朗,求知慾望強,而且與老師的感情特別深厚。研究者的 “權威性謊言”(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20%學生)給了教師的暗示和影響。
羅森塔爾的實驗告訴我們:你預期什麼,你就能得到什麼!在教育的全過程中,學生是多么需要來自教師的切實、積極的期望。當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望或關切時,就會產生一種自發的激勵作用,萌發出學好的願望、向上的志向、勤奮學習的動力。每個學生都有發展、成才的可能,只要教師關注熱愛每位學生,特別是差生,就能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
6、德西效應——獎勵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過一個專門的實驗:讓一些學生解答妙趣橫生的智力難題。開始,對所有學生都不獎勵。接著把他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學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難題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另一組學生不給任何獎勵。然後在兩組學生的休息或自己活動時間裡,實驗者觀察發現,儘管獎勵組學生在有獎勵時解題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動時卻只有少數人在繼續自覺地解答。無獎勵組的學生卻有更多的人熱衷於尚未解出的智力難題。實驗的結果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趨勢:獎勵組的學生在自由活動時對解答難題的興趣減少,而無獎勵刺激的學生對解答難題的興趣比有獎勵刺激的學生更濃厚。可見在某些情況下,當外加獎勵和內感報酬兼得時,不但不會增強學習動機,反而會降低後繼的學習積極性。這種心理現象稱為德西效應。
在時下的課堂評價中,有的老師動不動就來拍手稱讚“咳、咳,你真棒!”,就值得我們深思:合適的課堂學習評價對受表揚者的思想和行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過分的誇獎則可能失去固有效力,容易使學生自我陶醉,把受誇獎當成學習目的,甚至為了獲得老師的誇獎,不惜代價,染上虛偽惡習,出現“自我保護”心理,愛聽表揚,抑制批評,一聽到批評就不高興。在課堂教學中,不要輕易地誇獎某個學生——“你真棒”!過分的表揚,有時言過其實而陷入德西效應現象。口頭表揚要恰如其分,使受表揚者受到鼓勵,其他同學誠服,感到確實有創意值得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