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圓洗-- 【名稱】
官窯圓洗
官窯圓洗-- 【類別】
官窯圓洗-- 【年代】
官窯圓洗-- 【文物原屬】
官窯圓洗-- 【文物現狀】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官窯圓洗-- 【簡介】
官窯圓洗,高6.5cm,口徑22.6cm,足徑19cm。
洗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寬,底部邊沿露胎無釉。此洗造型端莊典雅,通體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純淨瑩澈。釉面上,金絲般的片紋縱橫交織,片紋間又閃現出條條冰裂紋,優美和諧。
宋代官窯瓷器主要為素麵,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艷彩塗繪,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紋為飾。其上紋片粼粼,愈顯高潔古雅。這件官窯圓洗是宮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藝及裝飾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紋突出。同時,藉助於燒成後期的二次氧化作用,在釉層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層遮蓋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鐵足”,使器物愈顯古樸莊重。
由於官窯瓷器珍貴,歷代宮廷均作為珍藏,清乾隆皇帝曾為此洗擬詩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師鐫刻於洗外底部,詩曰:
修內遺來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
況非髻墾不入市,卻足清真可設筵。
詎必古時無碗制,由來君道重孟圓。
細紋如擬冰之裂,在玉壺中可並肩。
下署“乾隆御製”。可見實乃皇家御用珍品。
官窯圓洗-- 連結
宋代官窯瓷器
Porcelain of the Guan Yao of the Song Dynasty
“官窯” 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由官府直接建設。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宋顧文薦《負喧雜錄》記“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據此可知,北宋後期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官窯,現稱“汴京官窯”,亦稱“北宋官窯”。具體窯址至今尚未發現。宋高宗南渡後,在臨安(今杭州)另立新窯,為南宋官窯。宋葉《坦齋筆衡》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宛,號邵局,襲故宮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緻,油色瑩澈,為古所珍。後效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建設的“官窯”有二:一是“修內司官窯”,亦稱“內窯”,明高濂《遵生八箋》說,修內司官窯的地點在杭州鳳凰山下,但確切的窯址尚未發現;二是“郊壇官窯”,位於杭州市南郊烏龜山一帶,亦稱“烏龜山官窯”。1930年發現窯址,1956、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先後進行兩次考古發掘,發掘出龍窯與作坊遺蹟,並獲得大量標本。
官窯產品專供宮廷。以宮廷生活用瓷與陳設瓷為主。流傳至今的官窯瓷器有碗、盤、碟、盞托、洗、瓶、爐、尊等,樣式多種。以瓶為例,有弦紋瓶、直頸瓶、瓜棱瓶、貫耳瓶、膽式瓶、八方瓶、盤口瓶等,造型各有特點。官窯傳世品今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台灣故宮博物院,有少數的精美作品,已於早年流失國外。官窯青瓷聞名於世,北宋汴京官窯青瓷繼汝窯燒造,其形制、釉色、工藝與汝窯有共同之處。 《格古要論》說汴京官窯器“色好者與汝窯相類”器多仿古,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種色調,釉質勻潤瑩亮,大紋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滿釉裹足支燒,器底有支釘痕。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窯圓洗中,有洗身近直微外撇,平底,里外滿釉裹足支燒, 底有支釘痕,造型、 釉色與汝窯器相近,裝燒工藝亦與汝窯支燒法相同者,應是北宋汴京官窯製品。南宋官窯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郊壇官窯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南宋早期的青瓷產品,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質細,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為主,兼有青灰、青黃和炒米黃等色調,釉層薄而潤澤,有紋片,滿釉支釘裝燒, 器底有圓形支釘痕,工精質高。 青瓷的形制、胎、釉和支燒工藝都與北宋汝、官窯青瓷特點相類,確為“襲故宮遺制”。南宋後期官窯青瓷的燒造追求玉石質感,改變制瓷工藝,創用素燒胎多次上釉二次燒成的厚釉工藝,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質如玉石般的光亮瑩潤,釉面上顯露橫豎交織的蟹爪紋片或層層疊錯的冰裂紋片,有說不盡的奧妙。厚釉工藝的具體做法是先低溫素燒坯,後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經高溫成器,一般釉層厚在 2毫米以上。厚釉易粘接支燒工具,造成廢品,厚釉工藝的使用導致裝燒工藝的改良,變滿釉支釘裝燒為刮釉墊餅裝燒,即將碗、盤、洗、瓶等圈足器的底端釉刮掉露胎,以墊餅墊燒。由於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達3.5~5%,致使製品的口緣釉薄處露灰或灰紫色與圈足底端刮釉露胎處呈黑褐或深灰色,形成“紫口鐵足”的特徵。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件官窯圓洗,口沿部位青釉微泛紫色,通體粉青釉純正瑩澈,滿布冰裂紋片,寬圈足墊燒,是南宋郊壇官窯的晚期“紫口鐵足”作品。此洗備受清代皇室賞識,器底刻有乾隆御題詩。郊壇官窯燒制的青瓷器物除碗、盤、洗外,又多仿周、漢時期青銅器式樣,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窯弦紋瓶,洗口,長頸,碩圓腹,圈足,頸至腹部凸起弦紋數周,圈足兩側有對稱的橫孔,古樸端莊,為仿漢銅壺的式樣。明清兩代,仿製宋官窯青瓷成風,以清代雍正朝景德鎮御窯仿官品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