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良幣

官場良幣

官場良幣,是指官場中優秀的幹部。反腐重點地區山西省,在大規模市、縣、鄉三級換屆選舉中“推陳出新”,“官場良幣”效應得以凸顯。公開資料顯示,在92名優秀鄉鎮書記中,近半數擔任鄉鎮黨委書記達5年以上,來自貧困縣的占到46.7%。截至2016年6月,山西已有相當比例的優秀鄉鎮書記獲得提拔重用。

名詞由來

官場良幣官場良幣
在一個完全自由的外匯市場,亦即沒有任何法律強制干預的市場,在各種貨幣之間,並沒有一定的法定比價存在,而這些貨幣之間價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勢堅挺、含金量較高的貨幣被認為是硬通貨,即“良幣”;反之,走勢疲軟的貨幣被認為是軟通貨,即“劣幣”。在國際貿易當中,人們往往樂意接受硬通貨,即“良幣”,而不願意要軟通貨,即“劣幣”。從而優勝劣敗,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此可謂“格雷欣法則”的反例,也可稱為“反格雷欣法則”。而在官場中的良幣,就是老百姓俗稱的“好官”。

2016年6月,山西119個縣、市、區下屬鄉鎮換屆選舉大多完成,縣、市一級換屆工作正在進行。在反腐重地山西,時隔5年,此番市、縣、鄉換屆選舉廣受關注。2016年2月初,山西歷史上首次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進行專門表彰,全省1196個鄉鎮中有92名鄉鎮黨委書記入列。對於上述基層官員,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盛茂林要求各級“對鄉鎮幹部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結合市縣鄉換屆工作,把那些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鄉鎮幹部“選出來、用起來”。

代表人物

官場良幣官場良幣
現任呂梁市離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曉欽,此前,她在呂梁市交口縣教育、組織、勞動等部門工作16餘年,後擔任交口縣雙池鎮鎮長、書記。2016年2月初,李曉欽入選“山西省優秀鄉鎮黨委書記”,4月轉任呂梁市離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梳理可知,在此番換屆選舉中,基層官員類似的升遷路徑絕非孤例。在山西北部城市朔州,現任朔城區副區長陳釗先後在當地法院、組織部門工作。在入選“山西省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後,陳釗升任副區長。

此外,山西晉城、陽泉等地也有多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獲得升遷。在此之前,長治潞城原市委書記唐立浩、臨汾浮山原縣委書記孫京民均入選“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後相繼得到提拔、重用。

用人機制

官場重建過程中,山西高層重視基層,關注民眾獲得感、滿意度。相比較而言,縣鄉兩級官員和民眾交往頻繁。民眾對政府和官員形象的認知,多數來自於此。因此,基層“官場良幣”尤為重要。實際上,山西官場的此番變化早有跡可循。在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看來,老百姓身邊“蒼蠅”滿天飛,我們打多少“老虎”,人民民眾也不會滿意。為此,在淨化山西政治生態過程中,王儒林把“郡縣治、天下安”延伸至“鄉村治,百姓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