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母親”是個象徵,出自她“口”中的皆是存活於民間的諺語——俗而又俗,所含蘊意卻實而又實:“水無魚依然是水,魚無水一日難活”,“財聚了,人散了,財散了,人聚了”,“嘗遍百果可成仙,吃全雜糧不生病”。二月二,龍抬頭,生分媳婦發了愁”……諺語句句實在,處處有根,飽孕滄桑,笑看人生。透過諺語,可以真切地感知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與品格。諺語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經典。
人活百歲的少,話留千年的多。所以古人云:有天下不如有說。
作者簡介
李建永,雜文家。筆名南牧馬。1962年出生。山西山陰人。現居北京。供職新聞單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雜文隨筆集《女人是水》、《撒嬌的流派》、《白紙黑字》等。多篇作品入選《新華文摘》、《讀者》及《中華雜文百年典藏》、《中國新文學大系·雜文卷》、《100年100人:20世紀中國雜文讀本》等。
圖書目錄
惜福積福——《母親詞典》活頁之一
大盡小盡,一月兩頓
節令不饒人
惜福積福
虧是福,人人不;利是害,人人愛
夢是心中想
粗布衣裳家常飯,吃不俗,穿不爛
吹吹卯時風,一世不怕風
馬高鐙短——《母親詞典》活頁之二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自大一點臭
馬高鐙短
養馬比君子
病走熟路
春到人間一卷之——《母親詞典》活頁之三
春到人間一卷之
春風一到,九盡花開
從小無志,到老無奇
花開在春天,人學在少年
一藝不精,誤了終身
好秀才不在襉衫
春捂秋凍
老健春寒秋後熱
百節年為大——《母親詞典》活頁之四
百節年為大
雨水動糞土
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
歸家的路長,送親的路短
好手不如合手
酒壞君子水壞路
眉豪不如耳豪耳豪不如老饕——《母親詞典》活頁之五
正月十五雪打燈
驚蟄百蟲動,走馬快耕田
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
眼深智謀深
不認得字是假瞎子,不認得人是真瞎子
眉豪不如耳豪,耳豪不如老饕
江湖走老了膽子嚇小了——《母親詞典》活頁之六
春不分不暖,秋不分不涼
二月二,龍抬頭,生分媳婦發了愁
江湖走老了,膽子嚇小了
稀粥爛飯最養人
發梳千遍,其色自黯
家家都有八出戲——《母親詞典》活頁之七
社前社後,種穀點豆
家家都有八出戲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清明昨夜寒食節——《母親詞典》活頁之八
清明昨夜寒食節
檐前水,滴滴照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高楊下柳
隔夜茶,惡如蛇
錢刀利手——《母親詞典》活頁之九
三月三,紅纓涼帽單布衫
錢刀利手
藥對方,一口湯
小兒無詐病
花下韭蓮下藕——《母親詞典》活頁之十
穀雨種大田
放賬如同賊劫走,討債如同打劫歸
借債還債,窟窿還在
閒成懶蟲,忙成蛟龍
賊雖小人,智過君子
花下韭,蓮下藕
立夏蛋酒——《母親詞典》活頁之十
立了夏,大躺下
不看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大肚老婆背棺材
名利竭,是非絕
立夏蛋酒
立夏常吃魚,立冬常吃梨
交友如立千秋業——《母親詞典》活頁之十二
小滿苦菜秀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交友如立千秋業
相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人到萬難須放膽
生薑解百毒
穿山甲,王不留,婦人吃了乳長流
親遮眼——《母親詞典》活頁之十三
做天難做四月天
四月八,皮襖皮褲不敢脫
打兒自疼
親遮眼
褒貶是買主,喝彩是閒人
水流百步自乾淨
傍金是黃的傍玉是涼的——《母親詞典》活頁之十四
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
靠牆牆會倒,靠娘娘會老,靠了大哥有大嫂
傍金是黃的,傍玉是涼的
男孩玩玩是好的,女孩玩玩是巧的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
夜不尋飯
麥熟櫻桃紅——《母親詞典》活頁之十五
麥熟櫻桃紅
女惑男,風落山
先是人情後是債
許死人,想死人
……
內容節選
〖人情·物理〗
◆ 千臭萬臭,馬屁不臭
諺云:“拍馬有個架,先笑後說話。”清·陳皋謨《笑倒》有一則笑話《清客》:“清客慣奉承大老。忽大老放一屁,客曰‘那裡響?’大老曰:‘是我放個屁。’客曰:‘不見得臭。’大老曰:‘好人的屁不臭,就不好了。’客以手且招且嗅曰:‘才來!才來!’”這位清客一通馬屁拍來,含多少起承轉合柔情蜜意,經幾番閃展騰挪苦心煞費!老話常說:“順情說好話,溜溝子不挨罵。”又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還說:“千臭萬臭,馬屁不臭。”豈止不臭,還吃香得很哪!明·馮夢龍《笑府》亦有一則笑話《頌屁》:“一士死見冥王,王忽撒一屁,士即拱揖進辭曰:‘伏維大王高聳尊臀,洪宣寶屁,依稀絲竹之音,仿佛麝蘭之氣。’王大喜,命牛頭卒引去別殿,賜以御宴。至途中,士顧牛頭卒謂曰:‘看汝兩角彎彎,好似天邊之月;雙目炯炯,深如海外之星。’卒亦甚喜,扯士衣曰:‘大王御宴尚早,先在家下吃個酒頭了去。’”瞧見了吧?只要精於馬屁一術,不僅在人間吃香喝辣,到了地府也會一路通吃。這正是千百年來拍馬屁者的原始動力所在。只是,人聽甜言易入迷,馬踏軟地易失蹄;說人的不是盡人的忠,稱人的英雄陷馬的坑。所以俗話才說:“殺君馬者道旁兒。”又說:“捧死人的不償命。”還說:“奉承沒好話,好話不奉承。”故《國語·晉語》云:“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莊子·天地》亦云:“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
◆ 養馬比君子
俗諺云:“良馬比君子。”又說:“養馬比君子。”既然將良馬和君子相提並論,那么良馬身上必然具備某些君子的品行。佛典《雜阿含經》有“良馬八德”之說:“世尊告諸比丘:‘世間良馬有八種德成就者,隨人所欲,取道多少。何等為八?生於良馬鄉,是名良馬第一之德;複次,體性溫良,不驚恐人,是名良馬第二之德;複次,良馬不擇飲食,是名良馬第三之德;複次,良馬厭惡不淨,擇地而臥,是名良馬第四之德;複次,良馬諸情態速為調馬者現,馬師調習,速舍其態,是名良馬第五之德;複次,良馬安於駕乘,不顧余馬,隨其輕重,能盡其力,是名良馬第六之德;複次,良馬常隨正路,不隨非道,是名良馬第七之德;複次,良馬若病,若老,勉力駕乘,不厭不倦,是名良馬第八之德。’”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強調“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而馬身上不僅兼具智、仁、勇,而且還有禮、義、忠等可貴的品格。
馬之仁。俗諺云:“一馬不走,十馬等著。”又說:“一人有難百人愁,一馬有病百馬憂。”子雖曰“仁者不憂”,說的是仁者不為己憂;子又曰“仁者愛人”,愛人者必為他人排難分憂。“人為人愁,馬為馬憂”,人則為仁心,馬者有仁行,是乃仁厚者也。
馬之智。俗話說:“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齊桓公的兩位大臣)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成語“老馬識途”,講的便是這則“馬智可用”的故事。
馬之勇。常言:“天上的龍,地下的馬。”又說:“是馬就有三分龍骨。”龍和馬在中華傳統文化里,具有特殊的意象性。古雲,乾坤者,《易》之門戶也。乾和坤是《易經》里最重要的兩個卦:乾為天,天的取象為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為地,地的取象為馬——“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龍是天上的馬,馬是地上的龍,故二者合稱“龍馬精神”。說到馬的勇猛,人們首先就會想到“一馬當先”以及“萬馬奔騰”。我的父親曾經告訴我,在炮火隆隆的戰場上,戰馬是最為勇猛的,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父親所說的戰馬特指騸馬(閹割了睪丸的公馬)。這是因為,公馬雖然驍勇善戰,可是一到發情期,就會為尋找“另一半”而變成脫韁野馬;而母馬(俗稱騍馬)則只要聽到槍炮一響,就會嚇得腿軟趴下。所以老話說:“騍馬上不了陣。”這就是性別的差異,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馬之禮。有一個罵人的詞叫“衣冠禽獸”。其實,這句話最初是專門指代高官大員的。因為在古代的官服上, 文官繡的是禽, 武官繡的是獸,故名之為“衣冠禽獸”——不知後來竟為何演變成了罵人的毒話?也許是真有一些“衣冠”行同禽獸,甚而還不如禽獸吧。譬如唐·駱賓王《討武瞾檄》所謂“陷吾君於聚麀”(麀,音友,母鹿,性淫),即指武則天本來是唐太宗後宮裡的才人,後來又冊封為太宗之子高宗的皇后。《禮記·曲禮上》:“夫惟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亂倫)。”可見有些“衣冠”還真的不如馬兒呢,因為公馬是決不與其母交配的。所以俗話常說:“馬不欺母。”
馬之忠義。諺云:“馬能識主。”又云:“馬有垂韁之義,狗有濕草之恩。”所謂“垂韁之義”,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苻堅(東晉時期五胡十六國之一的前秦國的君主)為慕容沖所襲。堅馳騧馬,墮而落澗,追兵幾及,計無由出。馬即踟躕臨澗,垂鞍與堅,堅不能及,馬又跪而授焉。堅援之,得登岸而走廬江。”我們在今天的一些戰爭題材的電影裡,仍能看到這樣的鏡頭:一個戰士負傷倒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一匹戰馬肅立身旁,垂著頭,打著響鼻,用嘴拱著戰士的手……這就叫“馬不背主”,這就叫“馬有垂韁之報”!
《論語·鄉黨》里有這樣一段話:“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在“仁者愛人”的孔夫子心目中,只問傷人,不問傷馬,似乎也沒什麼不妥之處;但對於頗通人性的馬兒來說,卻是“傷”得不輕。俗話說:“養馬比君子,畜牲也是人。”又說:“山上石多金玉少,世上人稠君子稀。”既然人世間君子那么稀缺,何不從馬的身上去學習怎樣做人呢?
◆ 官滿如花謝
俗話說:“十句諺語十句真。”透過民諺俗語來研究舊時代的官場,更能把官情世態看得明白通透。
第一句:“求官如鼠,得官如虎。”
俗話說:“未做官,說千般;做了官,都一般。”未做官時,那叫個義形於色發揚蹈厲說得(包括寫的)堂而皇之漂亮之極啊!可是做了官呢?先是縮脖子,裝孫子,夾著尾巴做小官;一旦官做大了,那可不得了了。俗話說:“官升脾氣長,位高架子足。”又說:“官大福大勢大,財粗腰粗氣粗。”還說:“官大了,人胖了,大爺大娘全忘了。”總之一副“求官如鼠,得官如虎”的變色龍嘴臉。為什麼那么多人喜歡鑽營當官呢?有個朋友說過一句極其精彩的話:“當官的好處說——也——說——不——盡!”且不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僅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夠人垂涎直下三千尺。明·張岱《夜航船·選舉部·官制》:“凡品級官員封及其母妻者,正從一品,母妻封一品夫人;正從二品,母妻封夫人;正從三品,母妻封淑人;正從四品,母妻封恭人;正從五品,母妻封宜人;正從六品,母妻封安人;正從七品,母妻封孺人。”這也正好應了一句俗語:“嫁了官人當娘子,嫁了屠夫翻腸子。”
第二句:“官大一級,嘴大一尺。”
俗話說:“官大一等,理長一分。”又說:“官大一級,嘴大一尺。”還說:“官字兩張口,沒有也說有。”不僅嘴巴大,而且手也長。正所謂“文官三隻手,武官四條腿”(文多一隻手撈,武多兩條腿逃),並且“賊是暗地裡偷,狗是背地裡咬,土匪是攔路搶,官爺是明著要”。官人不僅手長,而且手狠。老話常說:“民錯了,官打哩;官錯了,打民哩。”又說:“心不黑,官不紅。”在這種“官大一品壓死人”的專制環境中,各級大小官員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官經,叫做“瞞官莫逆官”——就是盡可以對上級領導瞞哄和欺騙,但千萬不敢硬頂,即使有理也不行。在這種氛圍里薰陶出來的芝麻小吏們,手段也十分了得,有的比長官更厲害。誠如俗話所說:“任你官清似水,怎奈他吏滑如油。”並說:“諸般雜症好醫,唯有吏病難治。”
第三句:“官大自險,樹大招風。”
俗話說:“位尊者憂深,祿重者責大。”又說:“官高必險,伴虎而眠。”還說:“官大自奸,水大自淹。”何哉?明·朱載堉有一首十分有名的《十不足》:“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那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人心如此,官心如此。沒當官的想當官,當了小官想大官。然而官場是個金字塔,越往上位子越少,可是瞄著的人、進攻的人卻越來越多。所以說:“官大自險,樹大招風。”
第四句:“十山九無頭,官至三品休。”
俗話說:“官到尚書吏到部,人到討飯盡了頭。”又說:“十山九無頭,官至三品休。”三品是個多大的官?各個朝代不一樣,大致在尚書和侍郎之間(折合成現代的職級,尚書相當於正部級,侍郎相當於副部級)。譬如,隋代的六部尚書都是正三品,侍郎則只有吏部侍郎是正四品,而戶、禮、工、刑、兵五部侍郎都是從五品。唐代的六部尚書都是正三品,侍郎則只有吏部侍郎是正四品上,而戶、禮、工、刑、兵五部侍郎都是正四品下,六部二十四司郎中都是從五品上。金代的六部尚書都是正三品,侍郎一律是正四品。明初沿用元制,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撤銷中書省並廢除丞相職務,六部職權大大提高,成為直接向皇帝負責的中央最高一級行政機關,六部尚書都是正二品,而左右侍郎都是正三品。張岱《夜航船·選舉部·官制》對明代的正從九品官列了一張明細表,謹錄一、二、三品如後:“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左右都督。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正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尚書,都御史,都督僉事,正留守,都指揮使,襲封衍聖公。從二品:布政使,都指揮使同知。正三品:太子賓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詹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揮僉事,指揮使。從三品:光祿寺卿,太僕寺卿、行太僕寺卿,苑馬寺卿,參政,都轉運鹽使,留守司指揮同知,宣慰使。”看一看,比一比,就知道三品官也不是誰都可以搞到的。俗話說:“望山跑死馬,望魚饞死人。”官場亦如是。倘一級一級不停地往上竄,哪裡是個盡頭!
第五句:“官場如唱戲,你來我就去。”
明·湯顯祖《牡丹亭·虜諜》:“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俗話也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朝不用那朝的人。”官場裡永遠有興替,有鬥爭,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你方唱罷我登臨。俗話說:“官場如戲,官場無義。”又說:“官場如唱戲,你來我就去。”如果你來我去的“去”是履新高就,那自然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如若這個“去”是告別官場,告老還家,從此黃鶴一去不復返,那就會生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慨嘆。所以俗話說:“官難離堂,兒難離娘。”又說:“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還有一些官人,在其人生最寶貴的黃金時段,是在“全心全意”地為他人設定障礙,製造困難;他們似乎覺得這樣很有快感,很有成就感噢!然而,這種人一旦下台,威風不再,血債血還,晚景往往十分悲慘。因而他們更加貪權戀棧,非常恐懼看到下台落幕的那一天!
第六句:“官情薄如紙,心事亂如麻。”
官場中人,多是竿木隨身,逢場作戲。俗諺云:“官情長,私情短。”官在位,情深深,熱嗡嗡,鬧哄哄;官下台,情何如?義何在?古得拜!即使你一手提拔的人,從前是公堂受爵,私室謝恩;而今你的尊臀剛離開位子三分鐘,他便沒了蹤影。俗話說:“官在殷勤在,官丟奚落來。”又說:“官情薄如紙,心事亂如麻。”形成反差最大的是,“官娘子死了滿街白,官人死了沒人抬”,“將軍狗死人弔孝,將軍死後沒人埋”。
第七句:“好好開花好好謝。”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吟唱的《葬花詞》,頭一句:“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末一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不知怎的,每讀到這兩句,我就會想到俗話所說的“官滿如花謝”。記得前些年讀《黃帝內經》,令我非常吃驚的是,“精神內傷”竟是官場失意所致。《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篇》:“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故貴脫勢,雖不中斜,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斜,皮焦筋屈,痿躄為攣,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並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清代大醫家張志聰註:“封君敗傷,故貴脫勢,及欲侯王而不可得,此憂患緣於內,是以精神內傷。《靈樞經》曰憂恐忿怒傷氣,是三者皆不能守而失其常矣。”因為丟官,竟至於“內傷”,竟至於“失常”,從而丟了性命。這個官字,可謂誤盡蒼生矣!其實,花開即有花謝日,上場必有下場時。既然是“官滿如花謝”,那就要“好好開花好好謝”。不過,非上上智,無了了心。只有在風疾雨狂時,立得住才見腳跟;每處於花繁柳密處,放得下方顯胸襟。孔子對沒有位置,悠然而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孟子對失去位置,瀟灑而道:“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 錢刀利手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俗話也說:“誰都跟錢沒有仇,誰也不嫌錢扎手。”既然古往今來,人人都想錢,人人都愛錢,那么錢究竟是個甚的玩意兒?它的身上到底有些什麼魔力呢?
1 .錢是周流轉,不花不會攢
錢在遠古時代不叫“錢”。但到底叫什麼?上古又缺乏史料記載。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說到“貨殖”之事,老實承認“神農以前,吾不知已”。班固在《漢書·食貨志》里也說:“凡貨、金錢、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靡記雲。”現代研究成果表明,先秦時期的錢,主要有刀、布、貝幾種,如商代的“無文金屬貝”和西周晚期的“空首布”等。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講:“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然而據史料記載,周代已有“錢”這個名稱。與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所編定的《國語·周語下》中,即有“景王二十一年(牧馬按:即公元前523年),將鑄大錢”之語。三國·吳·韋昭註:“景王,周靈王之子景王貴也。二十一年,魯昭之十八年也。錢者,金幣之名,所以貿買物、通財用者也。古曰泉,後轉曰錢。”到秦滅六國,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全國一律使用外圓內方的“半兩錢”。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 118年)開始鑄行“五銖錢”,歷代延鑄這種方孔圓錢竟長達七八個世紀之久,直到隋朝滅亡之後才告終結。期間,新莽(王莽)政權鑄行的錢幣花樣最為雜亂,計有“二刀”、“六泉”、“十布”以及“貨泉”、“布泉”、“貨布”共21種,品類繁多為歷朝之最。
錢字最初也不讀qián,而是讀作jiǎn。《說文解字》:“錢,銚也,古田器。從金,戔聲。”銚,在此處讀作yáo,是一種鋤地用的大鋤,與錢無涉。據清儒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秦始廢貝專用錢。變泉言錢者,周曰泉,秦曰錢,在周、秦為古今字。”段氏之說有一點可取,即“錢”乃“泉”之同音假借。
錢的古稱為刀、布、泉,“刀取其利,布取其廣”,“行之曰布,藏之曰泉”,即取其廣布、流通、儲存、周轉之意。英語稱銀行為Bank,這個單詞的本義是河岸,即專供貨幣停泊的碼頭。日本人把它翻譯為“銀行”——“行”讀行走的行(xínɡ),是“錢在走”的意思。我國的“銀行”是從日語(漢字)直接“拿來”的。由於我們習慣將所有的行業都歸入“五行八作”、“三百六十行”,所以就把“銀行”的“行”讀作hánɡ。既然錢之本義如泉,就應該讓它像泉水一樣流動起來。俗話也正是這么說的:“錢是用的,水是流的。”又說:“錢是精怪,花了輕快。”還說:“錢是周流轉,不花不會攢。”
2 .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
諺云:“山珍海味少不了鹽,花言巧語少不了錢。”又云:“最臭是窮,最香是銀。”有錢和沒錢,有錢的人和沒錢的人,有如天地懸隔。有錢的稱大少二少,沒錢的叫大狗二貓。有錢屁香,無錢話臭。有了錢又精又靈,沒有錢又痴又聾。有了錢,王八有錢龜大哥;沒有錢,一分錢逼倒個英雄漢。有錢之人,“有了圓里方,萬事好商量”;沒錢之人,“床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所以老話說:“錢是硬頭貨,誰沒誰難過。”又說:“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還說:“錢是人的膽,不會說話也會喊!”唐代大文豪韓愈在《送窮文》中講過,一個“窮”字,能把人糟踐得“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清代無名氏《鄧通嘆錢》有一節韻味深長的“詠嘆調”:“〔耍孩兒〕無錢呵,思量淚打腮邊轉,愁恨情懷怨什麼天!光陰世事多更換:有錢呵,紅纓白馬人稱羨;無錢呵,罄手空拳骨肉嫌,衣衫襤褸人輕賤。有錢呵,胡言亂語全有理;無錢呵,說出立國機關總枉然。到如今參透了人心面,有錢的人前說好,無錢的怎敢當先!”
3 .人行千遭,不如錢行一遭
錢在前頭,人在後頭,路子自然好走。有了錢,萬事圓。缺了錢,哪門不到哪門黑。俗話說:“錢財通性命。”又說:“錢是命,命是錢,錢跟命,兩相連。”所以呀,錢袋一空心沉重!在我國的古典小說里,說到美男,一定是宋玉、潘安;說到有錢,必然是陶朱、猗頓。這陶朱就是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謀士范蠡。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吳稱霸之後,棄官逃到齊國,更名鴟夷子皮,父子治產,大發其財。此時齊國的國君又聘他為相。范蠡喟然嘆曰:“治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便歸還相印,散盡錢財,悄悄來到陶這個地方,自謂“陶朱公”。然而沒過幾年,再次“致貲累巨萬”。這人呀,越有錢越知道錢有用。陶朱公的二兒子因殺人被囚在楚國。朱公打發小兒子拉一牛車黃金去營救老二。可是大兒子不幹了——家裡放著老大,卻讓小三兒去營救老二,我這老大還活個什麼勁兒!鬧著要自殺。朱公不得已,給楚國的熟人莊生寫了一封信,叮囑大兒子把書信和黃金交給莊生,其他不用多管。大兒子照章行事,莊生亦“收人錢財,替人消災”,說動楚王大赦天下。一聽說楚王要大赦天下,大兒子睡不著了——既然是大赦,還送什麼錢呢?便去莊生家把黃金要回來。莊生又去見過楚王。楚王趕在大赦前一天,把朱公的二兒子給砍了。老大拉著一車黃金和老二的屍首回到家,全家人大放悲聲,只有朱公笑道:老夫早就知道會是這么個結果——老大從小跟我吃苦打拚,深知金子來之不易,捨不得出手送人,自然也就打不開“後門兒”;而小三兒自幼錦衣玉食,根本不把金子當回事兒,所以當初才派他去救人。有道是,捨不得娃娃套不住狼,捨不得貞操當不了娘。天下之巨富大貴如陶朱公,送不出一車金子,也會送了兒子的小命;況常人乎?俗話說:“有錢路路通。”又說:“人行千遭,不如錢行一遭。”還說:“少年子弟江湖老,沒有銀子怎么跑?”
4 .驢作亂是料作亂,人作亂是錢作亂
沒錢的時候,“燈沒油來捻子乾,人沒錢來鬼一般”;可是一旦有了錢,“人有錢了筋奓起,馬有膘了鬃奓起”(牧馬按:奓,讀zhà,張開),於是乎便虛美起來了,咋呼起來了,鬧騰起來了,爭鬥起來了。窮人是有爭心沒爭力,想鬥鬥不起來;而富人則是爭心爭力都齊備,斗啥都斗得起,而且也能斗得起來。歷史上“最斗”的,大概要數西晉大富翁石崇與王愷的爭豪鬥富。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記載:“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這王愷亦非等閒之輩,乃晉武帝司馬炎的親舅舅。王愷擺闊,用飴糖拌飯洗鍋;石崇不服,便用蠟燭當柴燒飯。王愷製作了四十里長的紫色絲綢為面、綠色薄綾為里的步障顯擺,石崇便製作了五十里長的錦緞步障與之斗豪。王愷鬥不過石崇,索性不玩了;石崇乾脆自己鬥著玩。他每次請客燕集,都讓美人來勸酒,哪個貴客不飲,他就把勸酒的美人殺掉。一次光為大將軍王敦拒飲,就一連殺了三個美人。這哪裡叫“斗”?簡直是在造孽!《尚書·太甲中》講過:“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終於有一天,石崇最喜歡的美妓綠珠,被晉惠帝佞臣孫秀一眼看中,孫秀索要,石崇不與,孫便矯詔收崇,石即末日臨頭。所以俗話說:“人有錢生事,馬有料爭食。”又說:“驢作亂是料作亂,人作亂是錢作亂。”還說:“凡人敗德壞名,錢財占了八分。”
5 .兩個錢的不和一個錢的說話
常言:“錢沒兩個不響。”又說:“財大者氣粗。”的確,人的財之大小,決定著氣兒的粗細;並且這種“大小”和“粗細”的比例及換算,也量化得十分具體而明細。《管子·侈靡》談到實力的對比時講道:“鈞同則爭,倍則說(悅),十則服從,萬則化。”《史記·貨殖列傳》專門講到財力的對比:“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伯(佰)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仆,物之理也。”也就是說,在財富是你十倍的人面前,你的心裡即有些發顫;在財富是你百倍的人面前,你就有點害怕人家了;在財富是你千倍的人面前,你就賤不唧唧地想給人家跑腿兒;在財富是你萬倍的人面前,那就徹底玩完了——叫你鬼推磨你就得鬼推磨,叫你磨推鬼你就得磨推鬼!俗話說:“財壓奴婢,藝壓當行。”哪個長工短工不比財東力氣大,還不得仰人鼻息,任人驅策,屁顛兒屁顛兒看人家的眼色行事嗎?所以老話說:“家有千貫,人值萬貫;身無一文,人不值半文。”在漢·劉向輯錄的《戰國策·秦策一》里有一篇《蘇秦始將連橫說秦章》,繪聲繪色地描摹敘述了策士蘇秦由“極窮”轉變到“極達”的全過程。“極窮”之時,“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而“極達”之時,“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後……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皆欲決於蘇秦之策”,“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位尊多金,一語中的!古話說得好:“仁義盡從貧處斷,世情偏看有錢家。”又說:“無情最是黃金物,變盡天下兒女心。”紅塵中,人世上,貨有價,人有等,狗咬挎籃的,人敬有錢的。所以呀,“兩個錢的不和一個錢的說話”,也不算什麼稀罕事兒。
6 .除了割頭難,就數出錢難
生意人掙的是好人錢,受的是賴人氣,做買賣的千家萬家,發了財的一家兩家,賺幾個銅子兒頗不易。其他行當更是掙錢如捉賊,花錢如流水,一文錢都能攥出水來!所以俗話說:“瞎子見錢眼也開,和尚見錢經也賣。”南朝·梁·殷雲《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貲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這個故事的“文眼”全在“十萬貫”上,否則一文不名,即使讓他騎著鳳凰飛到大洋洲,也興味索然得很。人就是看著錢親。俗話說:“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又說:“財色動人心,兒女痛人心。”還說:“錢聚如兄,錢散如奔。”晉·魯褒《錢神論》云:“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內則其方,外則其圓。其積如山,其流如川,動靜有時,行藏有節。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難折象壽,不匱象道。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並說:“錢之所佑,吉無不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入紫闥。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爭非錢不勝,幽滯非錢不拔,怨仇非錢不解,令問非錢不發。洛中朱衣,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已已。執我之手,抱我始終。不計優劣,不論年紀,賓客輻輳,門常如市……故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仕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不異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行!”您還別說,這個錢字創造得還真是傳神:繁體“錢”字,拆開便是個“金戈戈”,這“戈戈”勝似那“哥哥”,故世人悉尊之為“兄”——萬眾山呼“我親愛的孔方兄呀”!《聖經·馬太福音》記述了一個人與耶穌的對話:那人問,仁慈的老師,怎樣做我才能進入天國?耶穌說,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竊,不可欺詐,不可作假證,不可不孝父母。那人說,這些我都已經做到。耶穌又說,你還得捨出你的財富,然後隨我傳福音於四方。那人聽了這話,神色黯然,垂頭喪氣地走開了。因為他是個有錢人。耶穌於是對眾門徒說,讓有錢人進入天國,難於駱駝穿過針眼!正因為世人對錢財過分貪戀,難以割捨,所以俗話才說:“說著錢,便無緣。”又說:“除了割頭難,就數出錢難。”還說:“若要親眷斷,借個銅錢試試看!”
7 .財聚了,人散了;財散了,人聚了
俗話說:“財重六親輕。”“六親”者誰?父母、兄弟、妻子。那些“守財奴”與“財迷精”,把錢看得比磨盤大,把人看得比磨眼小,本與末、重與輕正好打了個顛倒。《禮記·大學》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就是俗諺“財聚了,人散了;財散了,人聚了”的最早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亦云:“天道布順,人事取予,多藏不用,是謂怨府。故物不可聚也。”因而老話常說:“錢多心事重,財去身安樂。”唐代宰相張說在《錢本草》一文中,更是把錢詼諧地比喻成一味中草藥:“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寒,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禮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積”與“散”看似一對矛盾,但錢從本質上講,是為“花”而發明的,“積”是它的暫時性,“散”才是它的根本性。所以俗話說:“錢是活財,花光再來。”又說:“錢是奴才,使了還來。”
8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其實,錢本身並無好壞之分,愛財也並不是什麼惡習。《史記·貨殖列傳》講:“‘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問題的癥結在於,這錢,是如何來的?又是怎樣花的?俗話說:“不義之財湯潑雪,筋骨之財刀刮鐵。”又說:“偷來的錢有腿兒,掙來的錢有根兒。”還說:“偷來的財易盡,買來的官易壞,篡來的皇帝多妄為。”世上銅臭,都是人臭。那個富可敵國的石崇家裡的錢,來路即有些不正。據《世說新語·汰侈》注引王隱《晉書》:“石崇為荊州刺史,劫奪殺人,以致巨富。”又據唐·虞世南《北堂書抄》七十二引《晉中興書》:“石崇為荊州刺史,數劫商賈。”唐·房玄齡等撰《晉書》石崇本傳亦載:“在荊州,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後石崇被孫秀所害,其財產珍寶皆被掠奪。石崇臨刑前“乃嘆曰:‘奴輩利吾家財。’收者答曰:‘知財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正是:東藏金,西藏銀,藏到頭來等於零。這倒恰好應了“刀劍得者刀劍失”、“孽錢歸孽路”、“欺人財物誑人錢,榮華富貴不多年”的老話。《淮南子·說林訓》:“未嘗稼穡粟滿倉,未嘗桑蠶絲滿囊。得之不以道,用之必橫。”所以俗話說:“寧可一日沒錢使,不可一日壞行止。”又說:“寧肯無錢使,不可無廉恥。”並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何為取財用財之道?張說《錢本草》講得好:“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禮,則弱智傷神。切須忌之。”俗諺亦云:“錢刀利手。”講的就是錢的兩面性。一方面,有錢即如利刃在握,操刀必割,所向披靡,無堅不拔;另一方面,財聚成怨府,錢多割人手,正所謂“家資多大禍多大”。謂予不信,請看紅塵滾滾世上人,因錢而死的比因病而死的還要多乎哉矣!
◆ 家家都有八出戲
俗話說:“一家一台戲,提起就來氣。”又說:“一個家裡八個天,家家有經念不完。”還說:“家家都有八出戲。”所為何來?一家人每天三頓在一個鍋里攪稠稀,勺子和鍋碗難免磕碰,別的不說,光是“吃啥”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常言道:“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頭;你要烙烙餅,他要喝稀粥。”有的也說:“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頭;你要吃豬肉,他要喝燒酒。”這不就湊成“一台戲”了嘛!再說,家是溫情的場所,不是講理的地方。所以老話常講:“說不清的是夫妻,算不清的是兄弟。”又說:“清官難斷家務閒事。”然而,家事再“日怪”,也得號號脈。
1 .天下爺娘愛好的,向小的
父母與子女的矛盾,不在於看見哪個親不親(這不是問題),而在於看見誰更“偏心”。俗話說:“十根指頭有長有短,一樹果子有甜有酸。”又說:“花有個紅的不紅的,人有個能的不能的。”還說:“天下爺娘愛好的,向小的。”做父母的大多是偏向小的,疼愛好的,喜歡紅的,待見能的。父母一旦有了這種傾向性,就會產生“偏心眼”,就會讓不紅、不能、“多餘”的兒女心生嗔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云:“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其實父母偏誰向誰,也未必真能幫得上誰。老話常說:“一牛生九子,並排十張犁;老牛回頭看,誰也替不下誰。”不過兒女們“爭競”的、“嗔怪”的就是一份“父母的心”。好在“好花落葉不落根,親人惱面不惱心”,隨著兒女們年齒漸長——尤其是他們自己也做了父母,就會慢慢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就會漸漸體味到父母的深恩。是啊!亘古及今,上往下親,父愛如山,母愛似海,親的是兒,熱的是女,手心手背都是肉,牽腸掛肚一輩子!所以俗話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世上最疼愛者兒女。”又說:“爺娘想兒流水長,兒想爺娘筷子長。”還說:“父母死了一陣風,兒女死了摘掉心!”
2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
手足兄弟,至親至密。然而,當兄弟長大以後,各自成家,分門立戶,感情就不那么“密”了;加上有的兄弟分家,為三瓜倆棗爭吵打罵,撕破麵皮,刀割水洗,行同路人。俗話說:“弟兄分家轉仇人,仇人為財結弟兄。”又說:“兄弟不賢良,隔門高打牆。”還說:“兄弟不和家業敗,夫妻不和孩子歹。”兄弟之間的矛盾,就在於越是親人,越生怨恨。唐·趙蕤《長短經·恩生怨》:“凡怨者,不怨於所疏,必怨於親密。故知:怨也者,親之也;恩也者,怨之所生也,不可不察。”兄弟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兄弟雖親,但兄是兄,弟是弟,不能搞成“你的也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之類渾攪“一鍋粥”。老話常說,“親兄弟,明算賬”,“弟兄生來是兩家人”,“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這是實話實說,也是實情實理。我國傳統文化講“孝悌”,“孝”是父子恩義,“悌”是兄弟情誼——講的是“兄則友,弟則恭”。當然,兄弟們自己鬧騰歸鬧騰,對外還是合力同心的,正所謂“手掌朝里,拳頭朝外”、“打虎親弟兄,上陣父子兵”、“一家人臭嘴不臭心”。《國語·周語中》:“古人有言曰:‘兄弟讒鬩,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詩曰:‘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若是則鬩乃內侮,而雖鬩不敗親也。”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至親打不散,骨肉割不斷。”
3 .賓妯娌,賽姊妹
俗話說:“賓妯娌,賽姊妹。”“賓”在這裡當“比”講。清·俞樾《諸子平議·賈子一》:“‘賓’與‘比’亦一聲之轉,‘賓’得通‘比’。”故而“賓妯娌,賽姊妹”的“賓”和“賽”,都是“比”的意思。但凡比較、競爭、嫉妒,皆由近處開始。古諺云:“炎涼之態,富貴甚於貧賤;嫉妒之心,骨肉甚於外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姐妹們節假日一齊回娘家,你的“禮”重啦,我的“禮”輕啦,你爭先啦,我拖後啦,眉高眼低,有喜有泣,總會生出點不爽不快來。不過,“兄弟親骨肉,姐妹連肝膽”,爭歸爭,競歸競,爭來競去不就想爭個先嘛!有道是,“同胞合母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樹生”。親姐妹爭高比低,終究掙不脫一個親字。可是妯娌就不同了,來路不同心不同,因而妯娌之間往往意見多,矛盾深。俗話說:“兄弟易和,妯娌難處。”也說:“媳婦好當,妯娌難搭。”又說:“弟兄不和是妯娌的過,親家不和女兒的過。”還說:“妯娌不同心,五鼠鬧東京!”所以說,在一個家裡,妯娌之間的團結至關重要。老話說得好:“兄弟和,順氣丸;妯娌和,家不亂。”
4 .婆婆嘴碎,媳婦耳背
婆媳關係,有如天敵。其“敵意”有二:一是彼此都認為對方是“外人”。俗話說:“女兒嫁出門,總是自家人;媳婦抬進門,還是外頭人。”又說:“蕎麥不是耬耩的,媳婦不是婆養的。”(耩,讀jiǎnɡ,動詞,用耬播種曰耩)婆婆媳婦都明白,誰養的誰疼,不養的不親。二是彼此都在“爭奪”兒子(或丈夫)的感情,並由此而排演出了千奇百怪的“戲文”。俗話說:“媳婦是個鑼,到處說婆婆;婆婆是個鼓,逢人道媳婦。”又說:“媳婦常說婆婆有,婆婆老嫌媳婦醜。”還說:“婆婆嘴碎,媳婦耳背。”在婆婆看來,從來都是“喊婆婆的多,疼婆婆的少”;在媳婦看來,壓根兒就是“婆婆打破缸,做錯也無妨;媳婦打破盆,驚來一家人”。其實,儘管婆婆和媳婦都是外娶的,但彼此卻是一家人;況且,“三十年大路踩成河,三十年媳婦熬成婆”,媳婦總有做婆的那一天。俗話說:“雙扇門,一合合,娶過媳婦搭婆婆。”又說:“媳婦賢良婆有德,婆婆有德媳婦賢。”還說:“婆愛媳,媳敬婆,親親熱熱合家和;婆罵媳,媳恨婆,吵吵鬧鬧家不和。”據老輩人傳言,婆媳搞好關係的最大“秘訣”是:“媳婦要記住婆婆愛吃的,婆婆要記住媳婦愛穿的。”
5 .兩姑之間難為婦
俗話說:“小姑多,舌頭多;大姑多,婆婆多。”又說:“兩姑之間難為婦。”的確,夾在大姑子和小姑子中間的媳婦,是頗受“夾板氣”的。尤其是小姑子,一般都有兩個“榮譽稱號”:一是媽的貼身“小棉襖”,因而嬌寵跋扈,眼尖嘴快,鐵心幫媽斗嫂子;二是捅爐扒火的“小火炷”,專司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總能在媽嫂之間捅出火苗來。所以俗話說:“妯娌多了是非多,小姑多了麻煩多。”又說:“拔了蘿蔔田地寬,嫁了小姑嫂心寬。”還說:“小姑賢,嫂不奸。”
6 .不是丈母娘看見女婿親,是閨女連著娘的心
雖說是“女婿半個兒,有事他就來”,但女婿在丈人家向來沒有什麼好聲口。俗話說:“女婿外甥是狗,吃了往家走。”又說:“女婿漢,真扯淡,全憑閨女兩頭竄。”還說:“女婿花了丈人的錢,毛驢吃了傍道的田。”更有甚者排比著數說道:“女兒哭爺娘真情真意,兒子哭爺娘驚天動地,媳婦哭婆婆虛情假意,女婿哭丈人老駱駝打屁。”好在丈母娘看見女婿親,普天下的丈母娘都是女婿的“肉銚子”。(銚,此處讀作diào,音如吊。“肉銚子”指燉肉、盛肉的小鐵鍋)老話說:“丈母見了女婿子,喜得轉了腿肚子。”又說:“丈母見郎,擱奶放糖。”還說:“丈母看女婿,越看越中意;丈人看女婿,越看越來氣。”丈母娘為啥看見女婿親?就因為她老人家是過來人,深知“當一日閨女作一日官,做一日媳婦坐一日監”,也清楚自家女兒做人家的小媳婦,“起得晚了得罪了婆婆,起得早了得罪了丈夫”,更明白“女兒活到九十九,還盼娘家做救手”,她是在為自己的女兒做盤算啊!所以俗話說:“不是丈母娘看見女婿親,是閨女連著娘的心。”又說:“岳母都見女婿親,就怕女婿沒良心。”
7 .夫妻鬧彆扭,牙齒咬舌頭
做丈夫的每每感嘆:“一生兒女債,半世老婆奴。”做老婆的常常嘮叨:“男人是天,兒女是地,風箱裡的老鼠受的是兩頭氣。”然而,“半世兒女,一世夫妻”,“父母是娘家,哥嫂是鄰家”,自個兒的日子還得自個兒過。儘管說兒女情長,夫妻恩厚,但是過光景、度日月哪有個不磕碰的?老話常說:“江河不曲水不流,夫妻不吵不到頭。”又說:“夫妻舌頭一樣長,口角糾紛不離房。”還說:“夫妻鬧彆扭,牙齒咬舌頭。”夫妻口角,不是為了婆家的人,便是為了娘家的事——其實婆家與娘家,都是自己的家。本來嘛,夫妻是“福齊”,夫妻如一體,夫妻沒有隔夜的火。小夫妻吵架不過是磨牙逗嘴,老兩口拌嘴更有趣——“人老脾氣怪,越吵越恩愛”!所以老話說,“夫妻吵架常事,旁人勸架多事”。夫妻間小打小鬧不傷情,床頭吵架床尾和,小吵如小別,小別勝新婚。夫妻相處的關鍵是,“同心莫猜疑,猜疑兩分離”。俗話說:“夫妻同心,酸湯泡飯也是福。”又說:“夫妻和合魚幫水,兄弟和合水幫魚。”還說:“千好萬好,不如夫妻白頭到老。”
8 .和平享厚福
一個家庭能夠長久地平安興盛,必須恪守二字真經:“和”與“順”。《禮記·禮運》:“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是謂大順。”《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也,萬物育也。”倘若一個家庭里的成員總是爭吵打罵“窩裡橫”,那就永遠也不可能平安興盛。老話常說:“一人一條心,窮斷骨頭筋。”又說:“一日動干戈,十年不太平。”反之,如果一個家庭里的成員人人都懂得“家之肥,乃大順”,“禮之用,和為貴”,那么這個家庭怎么可能不和美、不興盛呢?俗話說得好:“人親骨肉香,家和水也甜。”又說:“和平享厚福。”還說:“一家和睦值千金,四季平安百事興。”
◆ 王侯將相,管不住兒孫浪蕩
1.俗話說:“賺下金,攢下銀,不如留下好後人。”又說:“妻不賢,子不孝,打不死,賣不掉。”尤其是有權有勢卻沒有好兒孫,那是最傷心不過的。《戰國策·趙策四》記述了左師公觸讋與趙太后的一段對話:“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觸讋提出了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難道領導者的子孫就一定不好嗎?並自我作答:沒有功勞卻占據高位,而且還占有各種珍貴的財寶和豐厚的資源,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2.古云:“膏粱難正。”(牧馬按:六朝以膏粱為富貴之美稱。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華腴)《國語·晉語》:“夫膏粱之性難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道之,使果敢者諗之,使鎮靖者修之。”唐·吳兢《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貞觀十年,太宗謂房玄齡曰:‘朕歷觀前代撥亂創業之主,生長人間,皆識達情偽,罕至於敗亡。逮乎繼世守文之君,生而富貴,不知疾苦,動至夷滅。朕少小以來,經營多難,備知天下之事,猶恐有所不逮;至於荊王諸弟,生自深宮,識不及遠,安能念此哉?朕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績之辛苦。諸弟何能學朕乎?選良佐以為藩弼,庶其習近善人,得免於愆過爾。’”然而,就像吃飯、喝水、讀書、戀愛必須親自去做,憂患磨難亦需要親自歷練;不然的話,良佐輔弼畢竟只是“輔助性工具”,誠如老話所說“諸葛有智,阿斗有權”,而阿斗終久還是扶不起來的。宋·張載《西銘》有言:“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所以俗話常說:“嬌養不如歷艱。”所以孔夫子才強調:“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論語·憲問》)
3.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富貴者與貧窮者對子弟的要求與評判亦截然不同。俗諺云:“富人養驕子,窮兒當牛使。”又說:“富人的崽子不賭錢,就是好子弟;窮人的娃子不掙錢,就是賴子弟。”《國語·魯語上》云:“苦成氏(即郤氏)有三亡:少德而多寵,位下而欲上政,無大功而欲大祿,皆怨府也。”《戰國策·趙策三》亦云:“夫貴不與富期而富至,富不與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與驕奢期而驕奢至,驕奢不與死亡期而死亡至。累世以前,坐此者多矣!”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故俗話常說:“三公後,出死狗。”又說:“王侯將相,管不住兒孫浪蕩。”並說:“無藥可延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
◆ 人不要臉鬼都怕
據《禮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孔穎達疏:“鬼,歸也。”《列子·天瑞》:“鬼,歸也,歸其真宅。”《尸子》:“古者謂死人為歸人。”《韓詩外傳》則講得更具體:“人死為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地,血歸於水,脈歸於澤,聲歸於雷,動作歸於風,眼歸於日月,骨歸於木,筋歸於山,齒歸於石,膏歸於露,毛歸於草,呼籲之氣復歸於人。”整個兒一個回歸大自然。《說文》對“鬼”的解釋是:“鬼,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凡鬼之屬皆從鬼。”由此看來,“鬼”有兩大特徵:一是“人所歸為鬼”。也就是說,“鬼”是人的“回歸”,“人吃土一輩,土吃人一回”,最終回歸自然,還原自然。二是“鬼,陰氣賊害。從厶”。厶與私同。《說文》講:“厶,奸衺也。韓非曰:‘倉頡作字,自營為厶。’”奸衺大致與奸邪同(牧馬按:古時奸與奸亦有不同。《說文》:“奸,私也。從三女。”又說:“奸,犯淫也。從女從乾。”),心不公為奸,衣不正為衺,所以至今說自私自利之徒,猶謂“自私鬼”也。這大概就是人們怕“鬼”的原因所在吧——自私而奸邪,“賊害”於人間。
不過,在現實世界裡,有一種人比“鬼”更可怕,甚而連“鬼”都得怕他。據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記述:“瘍醫殷贊庵,自深州病家歸,主人遣楊姓仆送之。楊素暴戾,眾名之曰橫(去聲)虎,沿途尋釁,無一日不與人競也。一日,昏夜至一村,旅舍皆滿,乃投一寺。僧曰:‘惟佛殿後空屋三楹。然有物為祟,不敢欺也。’楊怒曰:‘何物敢祟楊橫虎!正欲尋之耳。’促僧掃榻,共贊庵寢。贊庵心怯,近壁眠;橫虎臥於外,明燭以待。人定後,果有聲嗚嗚自外入,乃一麗婦也。漸逼近榻,楊突起擁抱之,即與接唇狎戲。婦忽現縊鬼形,惡狀可畏。贊庵戰慄,齒相擊。楊徐笑曰:‘汝貌雖可憎,下體當不異人,且一行樂耳。’左手攬其背,右手遽褪其褲,將按置榻上。鬼大號逃去,楊追呼之,竟不返矣。遂安寢至曉。臨行,語寺僧曰:‘此屋大有佳處,吾某日還,當再宿,勿留他客也。’贊庵嘗以語滄州王友三曰:‘世乃有逼奸縊鬼者,橫虎之名,定非虛得。’”惡僕楊橫虎是一個典型的暴戾恣睢下流無恥的傢伙,他居然“逼奸縊鬼”,並使“鬼大號逃去”。噫!這倒正好應了那句老話:“人不要臉鬼都怕!”
俗話說,“神鬼怕惡人”。人之怕“鬼”,是因為“鬼”的“自私而奸邪,‘賊害’於人間”;而“鬼”怕不要臉的人,則是因為他比“鬼”更加自私、奸邪、“賊害”於“鬼間”——況人間乎!人沒臉皮,天下無敵。俗話說:“山上就數老虎厲害,地下就數不要臉的厲害。”如何區分人的臉之要否?有分教:若不識何等為要臉者,但看每事肯吃虧、肯容讓的便是;若不識何等為不要臉者,但看每事好占便宜、好無理取鬧的便是。正所謂“一日不識羞,三餐吃飽飯”,“麵皮厚厚,吃個夠夠”。據《孟子·公孫丑上》講:“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是會臉紅的動物,而羞恥心又是人的所有品德之源泉。老托爾斯泰說過:“道德法則是簡單明了的,其實人人都懂。如果有誰假裝不懂,那是在自欺欺人。”可見,羞恥之心,人皆有之;為何羞恥,人亦知之。人一旦“知恥”——即有了羞恥之心,一切事情也就好辦多了。故孔子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孟子亦云:“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 三人同行,必有一智
1.《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少解讀《論語》者,認為這是孔夫子謙虛的表現。其實,關謙虛何?夫子的“擇善而從,不善而改”,不過是表明要學習他人身上好的東西,將不好的作為自己的參照系而已。三人同行有我師,是從正反兩方面師事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對於孔子來說,從“三人”身上學到的,很可能是教訓多於經驗。讀反面教材,將他人之教訓轉化為自己的經驗,是最好的學習。
2.《易經·損卦》:“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清儒李士鉁解道:“以一求一則為兩,兩則有唱和之歡;以一求二則為三,三則有爭奪之患。”俗話說:“兩個人處成情人,三個人處成仇人。”又說:“倆人是把兒,三人是杈兒。”如果三人之中,兩強聯手,欺凌一弱,即會導致“三人出門小的苦”之慘狀。如果三人當中,兩劣勾結,排擠一優,則又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之惡狀。從古及今,此二種情形,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3.《尚書·洪範》:“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此乃“少數服從多數”之遊戲規則。然而這個“少數”和“多數”的關係,必須是真實的。《韓非子·內儲說上》:“晏子聘魯,哀公問曰:‘語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與一國慮之,魯不免於亂,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謂“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為眾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魯國之群臣以千百數,一言於季氏之私。人數非不眾,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像這類打著“多數人”的旗號,而竊行“少數人”之私者,怎么可能不出亂子呢?
4.《莊子·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集韻·德韻》講:“惑,通作或。”惑也者,或者也。惑亂之人心眼兒活,或者這樣,或者那樣。俗話說:“一個人倆心眼兒不算多。”因而每每會出現“三人六主張”之局面。倘三人同行,一人迷路,兩人清醒,最終還是可以抵達目的地的。然而,倘兩人迷路,一人清醒,跟著倆糊塗蛋南轅北轍走下去,必然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5.《五燈會元·楊歧方會禪師》:“三人同行,必有一智。”這與“兵上三千出韓信”一樣,是從機率上講的。三人同行,關鍵是要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否則,同床異夢,各懷鬼胎,“三人誤大事,六耳不通謀”,有多少智慧都會在內斗中消耗殆盡。只有三人同行,戮力同心,才可能“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俗話說得好:“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三人計妥當。”又說:“一個巧皮匠,沒張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更何況三人同行,尚有一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