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把規則不當規則,必定失敗!
把規則太當規則,你也許上當受騙!
在規則與潛規則之間有著一片鮮為人知的灰色地帶,在那裡官場升與降的標準,做人是與非的原則都被無限放寬,人性的欲望在這裡體現。
內容簡介
本書深度解剖人性的欲望,以及如何在現有秩序中滿足這些欲望。分別從領導、官場和民間三個層次入手,將官場博弈植入歷史的洪流中進行現場解讀。得出的驚人結論是,有些事永遠只能做,不能說。
作者簡介
宗承灝,安徽淮南人,青年作家。近年來,專注於分析和解構中國歷史上各大利益集團的生存競爭與博弈規律,文字如刀,抽繭剝絲,往往一針見血切中問題之要害,使得人讀之如醍醐灌頂,在快感與痛感之間給人警醒,並因此而產生廣泛影響。擅長於人物性格的刻畫及其精神世界的重建,以心證史,仿佛親歷;文字輕鬆,說史透徹。力圖從歷史深處找出被人有意無意埋沒的玄機和真相。《百家講壇》《人民論壇》《文史天地》等刊物專欄作者。已出版《大唐帝國》《唐非唐》《竊唐》等作品。
目錄
自序:用人性的灰色基因診斷歷史
上篇:官家基因
1. 非常態下的常態
有權人的親戚有特權………4
攀上老鄉好做官………13
小人物有靠山也發達………21
2. 京官的灰色路線
“京”字招牌升得快………27
小京官也能發大財………33
“灰色收入”必須有………42
3. 小吏掌大權
找對關係就能救自己………49
摸清門路才坐得穩………56
撈點實惠比什麼都強………62
4. 走不出的灰色地帶
有準備才能打破遊戲規則………70
整人要師出有名………78
威脅必須扼殺在搖籃中………87
5. 正式規則的“害處”
理性選擇接班人………92
自己人最危險………98
……………………
11. 中國式官商
以高尚的名義謀私利………218
跪著掙大錢………222
想發財就要聽話………226
12. 灰色的底線
太絕了誰都活不了………233
貪心過頭只會樹敵過多………239
13. 最底層的灰色地帶
混來的好處不長久………247
小看人要吃大虧………252
14. 無處不在的灰色
成功背後往往暗含危機………259
找錯合伙人受傷的是自己………268
後 記 ……………………………………… 278
部分章節
京官是相對於地方官而言的官僚群體,也就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幹活的官員。在明清時期,他們以不同的官階分隸中央政府的各個衙門。
當時有個說法:“以天下官人之額數而計之,京省大小之職不啻二萬有奇。” 也就是說,京官至少占去當時官員總額的一半以上。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官僚群體中,其中一二品的大員畢竟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是那些中下級官員和七品以下的小角色。
“京”字招牌升得快
作為官員來說,個人的仕途命運,拋去個人因素之外,很多時候被規範在制度設定的大框框裡。這個框框就是所謂的古代官僚制度,制度里的那些法律條文對官員有著很強的約束力。但是,在制度運行的層面之下,還存在著一些不被制度約束的行為方式,並且約定俗成地成為官場中的灰色地帶。很多時候,這些灰色地帶在有意無意之間會影響著甚至決定著京官們的升遷。
按照常理,吏部提拔官員最看重的應該是這個官員的能力。但對於京官來說,並非如此,資歷才是他們混跡官場的不二法門。
從一個官員的資歷,吏部就可以掌握他的為官經驗以及取得功名的先後。我們都知道,資歷是最不靠譜的東西。比如說,在計畫經濟時代,一些機關幹部的資歷很多時候是靠一杯茶、一張報紙泡出來的,與能力大小是不成正比的,有的人當了一輩子官還是碌碌無為,混日子而已。可是在清朝,“資歷”是衡量京官最重要的一項硬性指標。尤其在一些地位顯貴,政務又不怎么繁忙的清要衙門將此看得更為重要,比如說翰林院、都察院、內閣、軍機處、吏部、禮部等等。
在光緒年間曾做過內閣中書的朱彭壽說:“京署各官,最重資格,對於同僚之先進者,不論年齒,皆稱為前輩。初謁時,必具紅白柬三分,登堂拜見,執禮惟謹。至其他各署,則但以同輩相稱矣。”
這種論資排輩的做法,在客觀上營造了官員晉升的公平環境。當然這種公平只是相對的,論資排輩雖然不能保證良幣淘汰劣幣,但至少可以讓京官們安於本分,心無旁騖地乾工作。
乾隆年間有的京官根本不願意空降到地方上任職,他們寧願碌碌無為地老死在京官的任上。紀曉嵐就曾經書輓聯嘲諷道:“道不遠人人遠道,卿須憐我我憐卿。”
當然在這些重資歷的衙門中,官員的升遷速度也要比其他衙門來得快。
京官里權重位顯的官員畢竟只是少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常年待在職微官輕的崗位上,即便如此,也無人敢小視他們。就拿“內閣中書”這個職位來說,官階雖然只有區區的七品,卻是一個很實惠的官職。因為經過一定的年限,“內閣中書”就可以擁有在官場進退自如的資格。既可以外補同知或直隸州知州這樣正五品的地方實職,又可以被保送充任軍機處章京,為接下來平步青雲打下紮實的基礎。有詩云:“莫笑區區職分卑,小京官里最便宜。也隨翰苑稱前輩,好認中堂作老師。四庫書成邀議敘,六年俸滿放同知。有時溜到軍機處,一串朝珠項下垂。”
像內閣中書這樣職卑位尊的京官打著一個“京”字招牌,就可以有機會直接接觸到“內閣大學士”這樣的實權人物,禮拜為老師,再以師生關係得到推薦拔擢,獲得更多的升遷機遇。
“六年俸滿放同知”,就可以由七品直接晉升為五品,羨煞了多少地方官員。要知道當時全國的州縣數以千計,那些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官員,以知縣為最多,但知縣的品級很低,只是一個七品卑秩。知縣的頂頭上司知府是四品,上下級之間相差有三四級之多,這三四級中的官都是些府丞、通判、同知等副職,知縣根本瞧不上眼。如果一個知縣想要直升為像知府這樣的正印官,又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往往做了幾十年的知縣也難望“四品黃堂”。
在京城當官,因為大家都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博生存,不論官級大小,除了皇帝之外,高官不敢向卑官作威作福,妄自尊大。就拿當時的中央六部來說,任尚書、侍郎堂官的,其下屬司員郎中、員外郎、主事見到他們時,只是抱拳一揖為禮,而一、二品大員的堂官則必須以起立致意的方式來還禮,官銜再大也不能坐在那裡充大爺。
曾國荃攻克金陵後封了伯爵,有一段時間內調為兵部尚書。因為他是從軍隊起家的,當時軍隊里的領軍者很會擺譜,與做京官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有一位司員手持文書來匯報公事,施過一揖之禮後,曾國荃坐在那裡紋絲不動,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那位司員也有文人的傲骨,將手中文書往曾國荃面前一扔,用言語教育了自己的上司一頓。官當得再大,也要懂得禮數。
作為行伍出身的曾國荃哪裡受得了這個氣,自知幹不了這一行,不到一個月便要求外調到地方任職,仍去地方做他的巡撫總督。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官僚隊伍並不是凝固的,而是像流水一樣始終處於流動狀態。這種流動並不僅僅限於京官各衙門之間,也存在於京官與外官之間。乾隆年間,官員內升外轉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則:凡御史、郎中、員外郎以道府用,主事、評事、博士等小京官以直隸州知州、同知、通判等缺用,而贊禮郎、讀祝官中監生出身者須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歷俸三年)、辦事明白才能達到保送資格。此外,部曹、即郎官可以外出督學,內閣學士、侍郎可以用為巡撫,尚書用為總督等等。
但是,對於京官與外官的選用標準,在制度與操作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剛開始,朝廷在京官的使用上,主要還是局限於京城各衙門內部之間互相調劑,理由是京官不熟悉地方民情,只能在京城各衙門裡混飯吃。
到後來,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康熙帝的觀點是:“大臣為小臣之表率,京官乃外吏之觀型。”這句話表明了皇帝對於京官的態度,那就是京官應該做官員的表率,做地方官員的榜樣。
隨著執政者態度的轉變,國家制度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地方的七品知縣可以調遷為京官里的七品主事,將地方才品兼優的官員調任京城任職。
另外在官員的選用上,京官與外官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京職各衙門事務,是處於一種集體辦公的環境中,京官雖然在能力上有著高下之分,但有一項是必須具備的,那就是“習之法度”,也就是他們必須是熟悉國家行政條例的辦公型人才。而外官則不同。“道府州縣等官,刑名錢穀責成一身,兼以沿河沿海苗疆煙瘴等缺”。地方官府衙門面對的是老百姓,這就要求他們熟知民情,具有解決刑名錢糧能力的綜合型管理人才。
相比之下,那些能夠獨當一面、獨立解決問題的地方官要比京官更為難得。所以,在對內外官員選用的具體操作上,無論是主管銓選的吏部,還是把握用人大權的皇帝,往往都沒有拘泥於制度上的條條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