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加味生化湯:治產後三日內完谷不化,塊未消者。
川芎(一錢)、益智(一錢)、當歸(四錢)、黑姜(四分)、炙草(四分)、桃仁(十粒)、茯苓(一錢半){一本當歸作三錢,有棗一枚。}
參苓生化湯:治產後三日內塊已消,谷不化,胎前素弱患此症者。
川芎(一錢)、當歸(二錢)、黑姜(四分)、炙草(五分)、人參(二錢)、茯苓(一錢)、白芍(一錢,炒)、益智(一錢,炒)、白朮(二錢,土炒)、肉果(一個,制)
瀉水多,加澤瀉、木通各八分;腹痛,加砂仁八分;渴,加麥冬、五味子;寒瀉,加黑姜一錢,木香四分;食積,加神曲、麥芽消飯面,砂仁、山楂消肉食。產後瀉痢日久,胃氣虛弱,完谷不化,宜溫助胃氣,六君子湯加木香四分,肉果一個(制)。{一本有蓮子八枚,去心,棗三枚。}
水谷利,病名。出《太平聖惠方》。泄瀉而見完谷不化。《衛生寶鑑·泄痢門》:“飲食太過,腸胃所傷,亦致米谷不化,此俗稱水谷利也。法當下者舉之而消克之也,加減木香散主之。”參飧泄、水谷瀉條。
水谷瀉,病證名。見《幼科證治準繩》。又名水谷利。指小兒食物不化,與水液雜下的腹瀉。多因脾胃素虛,飲食不慎,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小兒藥證直訣》:“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當補脾,益黃散主之。”若伴有四肢不溫,面色神疲等,治宜溫中健脾,用理中湯加陳皮、神曲、山楂;腸滑不禁者,用四神丸。
飧泄,病名。出《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三。 飧泄,米谷不化而完出是也。《素問》清氣在下,則生飧泄。(陰陽應象論 王注云∶熱氣在下則谷不化,故飧泄。東垣雲∶清氣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氣衰不能升發陽氣,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元氣之升,不令下陷為飧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