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寺[中國湖北省黃岡市]

安國寺[中國湖北省黃岡市]

安國寺(湖北省黃岡市) ,位於湖北省黃岡縣城南1.5公里。安國寺又稱護國寺,坐落於黃州城南的青雲塔下,濱臨揚子江畔。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國寺又稱護國寺,坐落於黃州城南的青雲塔下,濱臨揚子江畔的寶塔。建於唐顯慶三年(658年)。其建築規模相當龐大,據傳原有一藏寺院,有房屋5048間,並有禪堂街、睢陽院、春草亭、竹嘯軒、遺愛亭等建築。寺內“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環境幽美。占地方圓二里,正門和後門分別在四里涼亭和五里涼亭處,需要“騎馬關山門,鳴鑼開齋飯”解放後仍擁有寺堂50祭余間,今存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

歷史

安國寺安國寺
安國寺座落於黃州城南長江之濱寶塔公園內。據明弘治《黃州府志》載,該寺始建於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由郡人張大用於顯慶二年捐地基,由僧人惠立創建,取名“護國寺”。又據蘇軾《安國寺詩》稱,該寺始建於南唐李璟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始名護國寺。
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時任黃州刺史韓琚,其弟韓琦因父母雙亡投奔來黃州韓琚處,韓琚安排在安國寺內讀書,韓琦在寺內發憤攻讀“白晝青燈,風雨無怠”,終於考中進士,並於宋仁宗嘉祜年間任樞密使,後官至宰相,成為一代名臣。後人在安國寺旁立有“韓魏公祠”,此祠為韓琦青年讀書遺址,安國寺也因韓琦發跡於此而名聲遠播。嘉祜八年(1063年),宋仁宗御賜“安國寺”名,並賜印一方。玉印為陽篆字型,印面呈正方形,邊長10.6厘米,文曰“敕賜唐代祖庭安國禪林之寶”。自此,安國寺成為江淮名剎,規模宏大。“堂宇齋閣,蓮皆易新元,嚴麗深穩,悅可人意,至者忘歸。歲正月,男女萬人會庭中,飲食作樂,且祠瘟神”。(蘇軾《黃州安國寺記》
北宋元豐年至七年(1080—1084年)蘇軾謫居黃州,因安國寺“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環境優美,蘇軾“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寫下了《安國寺浴》《安國寺尋春》、《應夢羅漢》、《黃州安國寺記》等膾炙人口的詩文,並為寺內高僧繼蓮結下了深厚友誼。蘇軾還將寺旁邊池塘闢為放生池,取名為“蘇子瞻放生池”,勒石立碑。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金兵南侵,黃州多次淪為戰場,生靈塗炭,安國寺亦遭厄運。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於乾道六年(1170年)至黃州時,發現安國寺已“兵火之餘,無復遺蹟,惟繞寺茂林啼鳥,似猶有當時氣象”。後又作《白雪堂登四望亭因歷訪蘇公遺蹟至安國院》詩紀念。
元朝時,安國寺得以修復。元末戰亂,安國寺又毀於兵火。
明朝初年,戰亂結束。洪武元年,黃州城由南往北擴展。七年,僧人云亭重修安國寺。宣德七年(1432年),又加以培修。弘治十二年(1499年)為紀念已毀的黃州太守徐君猷所修遺愛亭重建於府前西側。次年,韓琦讀書處由寺院旁改建於府前西側。正德元年(1506年)安國寺祭祀唐代著名戰將的“睢陽張公祠”被毀。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安國寺得以再次修復。著名書畫家董其昌還為韓琦讀書處親筆題寫“韓魏公讀書堂”橫額。明朝後期,國勢衰微,安國寺荒涼破舊無人修復。
清代前期,安國寺再現江淮名剎,寺院規劃宏大,除同治寺院外,還有睢陽院(以唐名將睢陽張巡為名)等建築,有“春草”亭、“竹嘯”軒。曾有詩人贊安國寺“曲檻幽榭”與紺宇琳宮相輝映,邑宿之精廬,亦先賢之別業也”。
清鹹豐、同治年間,太平軍五次占領黃州,黃州城戰火不斷,安國寺被焚毀,直至光緒二十三年(1896年)住持僧月松四處募捐集資重修,安國寺又呈規模,為十方叢林。
中華民國時期,安國寺逐漸衰落。院內有黃岡縣籍國民黨高級將領方本仁為安國寺醉瘋和尚塔院題額並手書“福公塔院”石刻(醉瘋和尚又名福光)現仍存寺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安國寺僅存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進入嵌有“安國禪寺”匾額的門樓,是一塊方形院坪,面積約130平方米,穿過院坪為天王殿,殿內立有“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殿後面有約500平方米的長方形花園,有路直通大雄寶殿,殿堂正中龕中矗座落著釋迦牟尼佛像,兩側神龕中列有十八羅漢造像。大雄寶殿佛像背面,樹立高寬各約4米的南海泥塑模型。正中為觀音佛像。南海島上山峰起伏,大小菩薩神態各異。此為“觀音殿”。大雄寶殿前面即長形花園兩側,相對建有客廳、齋堂、塔屋和客房20餘間。寺院東側有一口二十餘畝水面荷花池塘。西側原有火化窯址和僧人墓塔數座,50年代後廢止。房屋和土地被挪作它用。安國寺自1958年起,先後被學校、部隊、機關、工廠、建築等8家單位使用過。房屋、財產遭受很大損失,菩薩被毀,僧人遣散。“文革”中又一次遭到毀壞。上世紀80年代初,有關部門將安國寺收回後,僅存門樓及三幢殿屋和部份小房,已經非常破舊。
1986年黃州區有關方面負責人在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鼓勵下,在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下,從武漢歸元寺接回了時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湖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歸元寺主持、1946~1963年曾二度任黃州安國寺主持、黃岡籍高僧顯光法師重歸安國寺。
顯光法師重回安國寺後,操用自身的影響和對宗教事業的無限虔誠成功地收回寺產、募資籌款、重修山門、修茸各殿、重塑佛像、購置經書,用資數十萬元,為重建古寺作出了極大的努力,使安國寺面貌煥然一新,寺中香火重燃,佛事再興。顯光法師後任黃岡市和黃州區政協委員、黃岡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直至1998年農曆十月初三回鄉後圓寂,終年88歲。
2001年開始,安國寺開始有計畫的擴建,擴建工程占地81.6畝,並作為市區的重點景點和重點工程,計畫投入5000萬元人民幣建設大雄寶殿、天王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祖師殿、地藏殿、伽藍殿、佛教接待中心、素食館等。目前,占地300平方米,625平方米的新天王殿和近千平方米的大雄寶殿已進入裝修階段。
新建的大雄寶殿雄偉壯觀,建築面積達2300平方米,高24米,分上下兩層。上層供奉佛像,供信教民眾朝拜和從事佛事活動;下層為“福樂堂”用以安放永久性“往生靈位”和“消災牌位”結合佛學、科學、突破傳統格局,將佛法不離人間的理念融入其中。
顯光法師園寂後,1999年4月,由堅光法師主持。堅光法師時任黃岡市人大常委委員、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黃岡市佛教協會會長、黃梅四祖寺首座、鄂州西山古靈泉寺方丈。2000年6月,辭去安國寺主持職務。
繼任安國寺主持永信法師為我國著名的河南少林寺的現任方丈。永信法師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永信法師發起成立少林寺武術隊、創立少林書畫院、成立中華禪寺研究會、創辦《禪露》雜誌,並勤於著作,已陸續出版專著《禪露集》一、二、三、集,主編併合著《少林寺》(大型畫冊)等,先後訪問過美、俄、英、法、韓、日十餘國,蟄聲海內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