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簡介
1992年由朱學范、錢偉長、程思遠等20名知名人士和我國能源界領導倡議,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設立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其宗旨是支持和資助能源科技教育活動,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促進我國能源科技教育事業的繁榮,實現孫越崎先生髮展科技教育、振興中華的宏偉願望。基金會第一任主任是錢偉長,目前由何魯麗任第二任主任。基金會設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包括能源大獎和青年科技獎,另設煤炭、石油高等院校優秀學生獎和家鄉教育獎,每年評審獎勵一次,每次能源大獎獎勵名額不超過4人(煤炭系統2人)、青年科技獎獎勵名額不超過20人(煤炭系統10人),一般在10月16日孫越崎先生誕辰日頒獎。1992年10月16日首次頒獎時,江澤民主席親切接見了孫越崎,孫越崎先生出席了頒獎大會並親自給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金。該獎已頒獎11次,其中能源大獎獲得者42人(其中有7人後來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被提名為中國工程院有效候選人),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21人(煤炭系統110名)。煤田地質系統目前只有葉貴鈞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於1994年獲得能源大獎。獲得青年科技獎的有總局物探研究院霍全明(1994)、陝西局185隊段中會(1997)、陝西局張玉平(1998)、總局譚永傑(1999)、一局唐書恆(2000)、航測局馬賀平(2000)和陝西省地質調查院范立民(2002)等同志。目前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界有較大影響的獎項,與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中國地質學會青年科技獎(即金錘獎和銀錘獎)一起,構成了我國地質科學領域面向個人的重要獎勵。
孫越崎簡介
孫越崎(1893~1995),原名毓麟,紹興縣平水鎮同康村人。4歲喪母,倚祖母長大。在私塾讀完四書五經。16歲考入紹興簡易師範學校,因勤奮攻讀,成績後來居上,畢業後曾在國小義務任教一年。1913年入上海復旦公學中學部學習,為邵力子學生。1915年5月,袁世凱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舉國憂憤,毓麟痛感國運衰微,立志要使苦難深重的國家越過漫長而崎嶇的道路,遂改名“越崎”。1916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文科,鏇遵父命改讀礦冶科。“五四”運動爆發後,以北洋大學學生會會長的身份,積極領導天津學生的愛國運動,與直隸省省長曹銳當面交鋒,被學校開除學籍。經蔡元培幫助進入北京大學採礦冶金系學習。1921年畢業,1924年初到吉林省創辦北滿最大的穆稜煤礦,任礦務工程師6年,掌握了從勘探、建井到產煤的全部生產和管理過程。1929年秋赴美國留學,先後入史丹福大學採礦系、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並廣泛考察美、英、法、德4國的採礦業。1922年回國後,應翁文灝之邀,先後任國民政府南京國防設計委員會專員兼礦室主任、陝西油礦勘探處處長。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開採石油的中國人。1924年,去河南焦作擔任瀕臨絕境的中福煤礦公司總工程師、總經理,建立起一系列規章制度,使企業迅速扭虧為盈。抗日戰爭爆發後,動員中福職工,經過幾千里行程,把中福公司的全部設備運到重慶,成立由天府、嘉陽、威遠、石燕煤礦組成的四礦聯合總公司,由孫任總經理,供應四川省一半以上的用煤。
1931年,兼任甘肅玉門油礦局總經理。油礦總局設於重慶,礦場距重慶2500公里,孫越崎每年夏秋期間在礦場督促油礦生產建設,其產量幾乎占後方石油生產的全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孫被譽為“煤油大王”,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
抗戰勝利後,被經濟部任命為特派員,接收東北重工業和敵偽資產。民國35年後,歷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資源委員會委員長、經濟部長兼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38年10月,以資源委員會委員長身份,召集所屬各重要廠礦企業負責人秘密開會,動員部屬堅守崗位,保護好財產檔案,棄暗投明,迎接解放。與會者除一人去台灣外,所轄121個總公司,近千個大中型企業,32000餘名科技、管理人員,六七十萬工人和全部財產,均完整地移交給人民政權,為解放後的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1949年5月辭職去香港。同年11月14日,策動資源委員會駐港國外貿易事務所起義,受到毛澤東主席復電嘉勉。
新中國成立後,孫越崎從香港回到北京,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計畫局副局長、開灤煤礦總管理處副主任、國務院進出口管理委員會顧問、煤炭部顧問、民革河北省主委、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監察委員會主席、民革中央名譽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等職,為第二至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至八屆全國政協常委。1983年後化數年時間考察長江三峽工程,寫出長達5萬字的《關於長江流域綜合治理和三峽工程問題》的文章,在全國政協七屆三次會議上作書面發言。在此期間,還兩赴香港,為和平統一祖國作宣傳與聯絡工作。1995年12月9日病逝北京,終年103歲。
中外科學獎項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世界各國都很重視科學,許多國家設立了不同的科學獎項,用來獎勵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成果推廣套用等方面取得優秀成果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