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孫武街道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是我國古代大軍事家、一代兵聖孫武的故里,地處九曲黃河之閭的魯北
平原,西臨濟南,北望渤海,南枕黃河,總面積107.3平方公里,轄8個辦事處,132個行政村(街),耕地面積7.6萬畝,總人口5.31萬人。原名惠民鎮,2006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孫武鎮,是山東省首個以歷史名人命名的鄉鎮。2010年,經山東省政府及濱州市政府批准,惠民縣撤銷孫武鎮,以其原行政區域和原何坊鄉的部分行政區域設立孫武街道和武定府街道。孫武街道由原孫武鎮的西門街、北門街、西南街共126個社區、居委會和村委會組成,辦事處機關駐原孫武鎮政府駐地(東關街12號),人口9萬人,面積約91.63平方千米。該街道辦事處是老城區的所在地。孫武交通四通八達,是連線華東、華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東靠濱州港,距離京博高速公路只有30分鐘車程,距離濟南國際機場僅1小時車程,每天往返於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省內外大中城市的班車達160班次。孫武資源豐富,商貿活躍,民風純樸,區位優越,環境優美,政策優惠。歷史人文
孫武街道辦事處歷史悠久,歷代相沿為府、州、縣治所。建國前後,曾為渤海區行政公署、惠民地區專員公署駐
地。孫武街道辦事處地傑人靈,名人輩出,除春秋時期大軍事家兵聖孫武外,還哺育了戰國時期名將趙奢、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李之芳等名人先賢。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多樣化的文化環境特徵,造就了孫武街道辦事處豐富而獨特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轄區內有山東省重點旅遊景點、大型園林式仿古建築群——孫子故園,有距今近千年歷史的北宋棣州古城遺址,有飲盡滄桑的宋代古城牆,有全面展現《孫子兵法》等兵學智慧的國家AAA級旅遊景點——中國孫子兵法城,有獨具古城特色的千年護城河景觀帶,有大型旅遊觀光項目——武聖園,有渤海革命老區機關舊址及武定府衙,有農家樂生態旅遊園,還有泰山行宮、大商文化遺址等歷史文化遺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深厚的孫子文化資源,使得孫武鎮的發展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優勢。堅持以文化名城為目標,推動文明升級,全力建設生態、幸福、文明、和諧的新孫武。經濟發展
三農服務建設持續加強。去年以來,孫武街道辦事處投入資金185.6萬元,新建橋樑5座,清挖骨幹溝渠20公里,
構建了6縱6橫的農業灌溉體系。完成了6000畝方田整理,並通過省國土廳的驗收。辦事處每公里補貼8萬元,投入資金近209萬元,幫助12個村通上了柏油路,實施了公路村村通工程。大力實施“綠色孫武”工程,完成綠色通道70公里,林糧間作4.5萬畝,環城林帶80公里,綠化率保持在45%。投資100多萬元,有效控制了美國白蛾疫情,榮獲集體三等功。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個,帶動農戶增收500元。潤地物華有機食品基地被評為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全市“糧豐林茂、北國江南”示範鄉鎮規劃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完成了76個村居規劃,2個村居被評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計畫用5-10年的時間,逐步實施合村並居,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力抓好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和工業園區建設,工業和第三產業齊頭並進,發展勢頭強勁,已形成了紡織、農副產品加工、旅遊餐飲三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9家。街道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動產業升級;堅持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推動城市升級;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推動管理升級。社會事業
教科文衛事業穩步發展。投資130萬元的第二國小教學樓、投資470萬元的鎮中綜合實驗樓投入使用,投資1000
萬元的中心國小的正在施工,計畫明年五一前完工。精神文明創建取得成效。8個村居建起了農家書屋,湧現出文明單位、文明村41個,辦被授予市級文明鎮,武裝部評為市“規範化建設”先進單位。醫療衛生保障工作不斷加強。連續4年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截至6月份,辦理醫療報銷61779人次,民眾受益金額達380萬元。全辦衛生室實現了網路化管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到位,全辦無重症病人和重大疫情。社會保障工作深入紮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農村保障人口達1600多人,發放低保17500多元,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分類施保。投資2000萬元的老年服務中心建設A區建成,已於10月16日落成揭牌,70餘位老人入住;投資500萬元的綜合實驗樓已竣工並投入使用。關心少數民族生活,加強了民族團結。2008年,全縣綜合考核、招商引資、宣傳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設三項工作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地方財政收入、科教文衛社會保障、計畫生育等三個單項工作進入全市“三十”指標考核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