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明儒學案》卷一六《江右王門學案一》,341頁。
文莊鄒東廓先生守益(附子善,孫德涵、德溥、德泳)
德涵字汝海,號聚所。隆慶辛未進士。從祀議起,上疏極言文成應祀。授刑部主事。江陵當國,方嚴學禁,而先生求友愈急。傅慎所、劉畏所先後詆江陵,皆先生之邑人,遂疑先生為一黨,以河南僉事出之。御史承江陵意,疏論鑴秩而歸。未幾卒,年五十六。先生受學於耿天台,鄉舉後卒業太學。天台謂:“公子寒士,一望而知,居之移氣若此。獨汝海不可辨其為何如人。”問學於耿楚倥,楚倥不答。先生憤然曰:“吾獨不能自參,而向人求乎?”反閉一室,攻苦至忘寢食,形軀減削。出而與楊道南、焦弱侯討論,久之,一旦霅然,忽若天牖,洞徹本真,象山所謂“此理已顯也”。然潁泉論學,於文莊之教,無所走作,入妙通玄,都成幻障,而先生以悟為入門,於家學又一轉手矣。德溥字汝光,號四山。舉進士,官至太子洗馬。所解《春秋》,逢掖之士多宗之。更掩關宴居,覃思名理,著為《易會》。自敘非四聖之《易》,而霄壤自然之《易》,又非霄壤之《易》,而心之《易》。其於《易》道,多所發明。先生浸浸向用,忽而中廢,其京師邸寓,為霍文炳之故居。文炳奄人,張誠之奴也,以罪籍沒,有埋金在屋。先生之家人發之,不以聞官。事覺,罪坐先生,革職追贓,門生為之醵金以償。潁泉素嚴,聞之怒甚,先生不敢歸者久之。德泳號瀘水。萬曆丙戌進士,授行人,轉雲南御史。壬辰正月,禮科都給事中李獻可公疏請皇長子豫教。上怒,革獻可為民。先生救獻可,亦遂革職。累疏薦不起。先生既承家學,守“致良知”之宗,而于格物則別有深悟。論者謂“淮南之格物,出陽明之上”,以先生之言較之,則淮南未為定論也。
推行王學
江右王門正統派代表首推吉安府鄒守益和歐陽德。孫德涵亦傳陽明之學,世為儒宗。倡導陽明學說,是王學風行於世的有力推動者之一。1564年,孫德涵與25歲首次進京的焦竑結識,相互商討學業。
李贄著,初刻於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的《續藏書》卷二十二《理學名臣》有附子善孫德涵德溥。
歷史記載
《鄒東廓集·續刻思賢錄序》
明水陳姻家壽言
益再見先師於虔,與明水陳子切磋通天岩中。聖主嗣統,彚征京邸,南洲應子贊之,以兒善締姻好焉。比謫廣德,而陳子官主客,以剛簡之功無虐無傲相砥。未幾,忤權貴戍閩,而予應罷主客以歸。薦歷艱險,以困衡之方能喻能作相期。暨,各返初服,聚沖玄,歷峴台,入青原古屋之間,以戒懼之學不睹不聞為歸宿。蓋自正德庚辰,至於嘉靖癸丑,凡三十有四年,而陳子壽登六十矣。世之祝壽者,率以紆朱佩紫、囊金篋帛、勢焰炫赫動四方觀聽。此皆景春胸次,以妾婦為大丈夫耳。大丈夫德業當與兩儀並立、四時遞運,大行窮居,初無加損。故千駟之富,不敵餓夫一匡之烈。取誚童子,蝸角蚊睫,烏足以識之。剛柔者,質也,易惡以至於中,則弗囿於質矣;險夷者,境也,忍性以增不能,則弗奪於境矣。弗囿於質,弗奪於境。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視於無形,聽於無聲。三千三百,出王游衍。其神知之所為乎?聖門稱耄期好學,以武公為準。菉竹以繼,輯熙屋漏,以先烈文。其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斁思?非知微之顯,靈光炯然,其孰能與於斯!故切磋琢磨,瑟僴赫喧,至有斐而不可諼。世之繩趨矩步、未能皓皓於中,忽恂慄者也;養心繕性而不屑於外,略威儀者也。舉不足以語精一博約之神。
陳氏自寧國徙撫,代有聞人。至明水子,英年高科,以力諫南巡杖闕下,直聲隱隱動朝紳。既起蹶,鍛鍊日熟。親炙師友,深造自得。充是而弗止,其進於衛武,將孰御焉!采芝陽明,白首黃綺。先師之命,夙夜其保之。謹命兒善及諸孫德涵、德溥敬祝於賓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