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賢故里

孝賢故里

魚台孝賢文化深厚,歷史悠久,以“孝賢故里”著稱,魚台縣是孝賢文化發源地,因遺有魯隱公觀魚台,始稱“魚台”。至今,魚台仍傳承著孝賢文化,閔子騫、樊子遲、宓子賤的“五里三賢”的佳話在這裡流傳不衰。“弘揚孝賢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促進魚台發展”也成為了魚台發展的理念。

基本信息

故里簡介

孝賢故里孝賢故里
孝賢故里——魚台,位於山東江蘇安徽三省交界處,東瀕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聞名世界的京杭大運河從東部穿流而過;南與江蘇省徐州市毗鄰,西與金鄉縣接壤,北與濟寧市隔河相望,總面積654.2平方公里,2008年末,戶籍人口人口46.2萬,轄10個鄉鎮。

孝賢故里瀕臨微山湖,地形平坦,平均海拔35米,境內年平均氣溫為13.7℃,最高年平均氣溫達14.1℃,最低氣溫達13℃。空氣年絕對濕度為16.3%,這裡湖水蕩漾,荷花盛開,氣候宜人,風景秀麗,譽有“江北魚米之鄉”的美稱。境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生物種類繁多,光熱充沛,四季分明。水資源條件得天獨厚。縣內河道縱橫,有大小河流17條,全長267公里,其中東西流向9條,南北流向8條。

背景故事

孝賢故里紀念祠孝賢故里紀念祠
魚台縣是孝賢文化發源地,至今“五里三賢”的佳話流傳不衰。“三賢”閔子騫樊子遲宓子賤,皆為孔門七十二賢中人,因在魚台相距不過五華里而居,故稱“五里三賢”。其中,閔子騫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德行卓著,孝行突出,是中國古代“孝親成才”的典範。“五里三賢”開闢了魚台孝賢文化的先河,留下了古樸的孝賢人文之風。東漢才高愛民的遼東太守度尚、明清賢能孝親的“五里三進士(王四聰劉芳聲朱之玉)”等已成為魚台人民引以為豪的孝賢楷模。

魚台縣是聞名遐邇的孝賢故里,孝賢文化源遠流長。2400多年前,孔門七十二賢中人閔子騫、樊子遲、宓子賤就在這裡設壇講學,因三人居所不過五里,後人稱為“五里三賢”。該縣把弘揚孝賢文化作為“四德”工程建設的重要切入點,深層次挖掘孝賢文化時代內涵,培育孝賢文化道德品牌,孝賢文化在魚台大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故里文化

孝賢故里孝賢故里
魚台孝賢文化節“弘揚孝賢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促進魚台發展”,首屆中國(魚台)孝賢文化節將於2008年9月16日至18日在魚台舉行。這是由山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濟寧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魚台縣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的大型節慶活動。屆時還將舉辦“孝賢故里(魚台)杯”第四屆“山東省十大孝星”頒獎大會與閔子騫文化研討會。

魚台孝賢文化節將展現魚台深厚的文化底蘊。魚台縣,歷史悠久,以“孝賢故里”著稱。早在六七千年前,這裡就有東夷太昊部族聚居,春秋時為棠邑,戰國初稱方與,秦統一天下,又置方與、湖陵二縣,直到唐寶應元年(762年),因遺有魯隱公觀魚台,始稱“魚台”。至今,魚台仍傳承著孝賢文化,閔子騫、樊子遲、宓子賤的“五里三賢”的佳話在這裡流傳不衰。

魚台孝賢文化節還將展現具有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和人文景觀,包括常李寨村的孝賢文化基地,“七十二孝賢”人物故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