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途中

《孝感途中》是由清代詩人陳沆所寫的一首詩。

基本信息

名稱:孝感途中
年代:清代
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陳沆

作品原文

孝感途中
——陳沆
半日山中雨,
車聲聽不喧。
野雲多在樹,
春水不離村。
詰屈鄉音換,
艱難戰壘存。
麥田含宿雨,
作意向人翻。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旅途即景詩。首聯平實,定下全詩基調。二句寫景,雲遠,水近,有中唐境界。三聯記風俗人情,方言,歷史遺蹟。尾聯不直接抒情,以景抒情。全詩所寫山路、車聲、雲樹、村莊、宿雨、麥浪,以及鄉音、戰壘等,皆平常景語,清新中帶點幽峭,欣喜中含著沉思,在清末的詩壇上,這樣的好文字實不多見。

作者簡介

陳沆(1785—1826),亦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本縣巴河人。10歲隨父讀書,以詩賦見長。15歲應試科舉,縣試,鄉試、會試,皆名列第一名。學使鮑星讀其試卷,擊節嘆賞。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保和殿對策,陳中第一甲第一名(狀元)。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原卷手抄本藏於縣博物館)。授翰林院修撰。出任四川道監察御史。清道光二年(1822年),任廣東省主考(學政)。次年,任清禮部會試同考官。道光六年,病逝於北京,歸葬於本縣調軍山南麓。
在文學史上,陳沆被列為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其組詩《河南道上.樂府四章》中的《賣兒女》、《狗食人》、《吃草根》、《逃饑荒》等詩,用極其辛酸的筆調,活靈活現地寫出了當時河南道上的悲慘景象。陳的友人魏源,稱其詩是“香山樂府之遺。”陳的賦文,鋪敘多用白描,代表作有《簡學齋賦存》。陳著作《簡學齋詩存》、《課館試律存》、《詩比興箋》、《白石山房詩鈔》、《簡學齋賦續存》為後人整理出版。學術著作《近思錄補註》14卷,補宋代朱熹、呂祖謙及清代江永之缺,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