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黃釉

簡介

明代瓷器著名顏色釉。因用釉法施釉,故名。明宣德時創燒,盛於弘治、正德時期。燒成溫度850—900℃之間,穩定性比其它低溫釉要高。透明度出較高,使刻在胎上的圖案花紋能透過釉層顯現出來。嘉靖後,衍為“魚子黃釉”,以後愈淡,清康熙時衍為淡黃,又名“蛋黃釉”。

基本內容

弘治嬌黃釉瓷器品種多、數量大,價值甚高,後世都以其為楷模,清以後多有仿品。鑑定時需把握的重要特徵是:
一、弘治造型規整,修坯細潔,底足白釉,初期與成化白色一樣,中期發灰,晚期范青色,與正德的亮黃色一致
二、弘治盤底均有塌凹現象,後放者多為平底。
三、弘治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後仿者底足稍高。
四、款識中“治”字中的三點水,一般真物均低於“台”字,後仿者三點水和“台”字相齊平。
五、弘治黃釉的雞油黃色極難仿製。成化時偏黃白色,後仿者多發深黃色。弘治黃釉兩次上釉均十分精細,邊沿與白釉或白太相接部位整齊而自然,後仿者多顯拘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