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近字
孬;歪;甭。
基本字義
ㄅㄧㄠˊ常見於北方語系中的方言、口語。1、eng閩南語讀音,不要,不會的意思。閩南語俗語中,"尚罵嫑聽,尚打嫑驚。"意思為,經常罵一個人他就不會聽你的話,經常打一個人他就不會怕你了。閩南語中"嫑系安昵",意思為不是這樣子的。
2、biáo ◎方言,不要。如:嫑著急;農諺:“天旱~望圪?雲,女窮~望娘家人。”讀音就是把不要給縮起來讀 buyao=biao 把u吞掉就好啦~! 和“嘦”有異曲同工之妙處,這個字其實是滇東羅平一帶的方言,在四川、貴州等很多地方也有這樣的讀法,音基本同“標”,但是拉得稍長,仔細聽能聽出是“不要”兩個字的合併。贛東北一帶讀biáo或biǎo,音短。陝西、內蒙古一帶也有同樣的讀音,如“嫑么!”意思為:不要這樣!
3、biao,二聲,在河南方言中是騙的意思。你嫑我哩就是你騙我的意思;嫑人就是騙人。
4、biao,二聲。 ◎方言,傻的意思。如:1、你嫑啊?2、別嫑了,這是好東西幹嘛不要。 主要在山東青島地區的方言常用,其是否由不要的原義引申而來,不可考。 ◎方言,不要。如:嫑這樣。杭州方言。
5、niáo,客家人方言,不要之意。
註:用全拼輸入法輸入bao即可打出。
用繁體拼音打:biǎo或者biáo。
6、江蘇淮安及安徽中北部方言,讀作第四聲(去聲),典型的是滁州、合肥、南京、揚州、鹽城等地區,是“不要”的意思,例如:嫑臉、嫑去。
7、bao陝西方言,不要的意思,例:嫑來這套,嫑給我。嫑慌嫑忙,有事好商量。
音韻參考
[國語]:b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