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他也是美國第一位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總統、第二位遭受國會彈劾動議的總統,也是僅次於西奧多·羅斯福和約翰·甘迺迪之後的最年輕的美國總統,以及富蘭克林·羅斯福之後連任成功的唯一的一位民主黨總統。柯林頓被稱為新民主黨人,其執政理念也被歸結為第三種道路。在柯林頓的執政下,美國經歷了歷史上和平時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發展,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和國庫盈餘5590億美元。
柯林頓以65%的民意支持率結束任期,創下了二戰後美國總統離任最高支持率紀錄。此後,柯林頓一直進行公開演講和人道主義工作,成立了威廉·J·柯林頓基金,致力於愛滋病和全球變暖等國際問題的預防。2004年,柯林頓出版了自傳小說《我的生活》。
人物生平
柯林頓1946年8月19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斯州的霍普,然後在溫泉城長大。原名威廉·傑斐遜·布萊思三世(William Jefferson Blythe III)。他的父親威廉·傑斐遜·布萊思(William Jefferson Blythe, Jr.,)是一名銷售員,在柯林頓出生前3個月就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喪身。他的母親維吉尼亞·戴爾·卡西迪(Virginia Dell Cassidy)在1950年又與羅傑·柯林頓(Roger Clinton)結婚。柯林頓就是由母親和這位繼父撫養的,他在15歲那年正式將姓氏改為“柯林頓”。柯林頓在一個暴力家庭中長大,繼父是個酒鬼和賭徒,經常虐待柯林頓的母親和他同母異父的兄弟小羅傑(1956年出生)。
柯林頓在學校的成績出色,而且是個很好的薩克斯演奏手,他曾一度想要成為一名專業的音樂家。在高中時他作為全國學生代表到白宮與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見面。這次的白宮之旅讓他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政治家。
1964年柯林頓高中畢業後進入華盛頓特區的喬治敦大學,主攻國際事務。高年級以跟隨參議員外交委員會成員J.威廉·富布萊特(J.William Fulbright)實習。在喬治敦大學三年級學習期間,柯林頓獲得羅德學者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得以在畢業後到英國牛津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1970年柯林頓進入耶魯法學院(Yale Law School)主攻法律,同時期遇到來自芝加哥的希拉蕊·戴安·羅德姆(Hillary Diane Rodham),兩人同時為民主黨候選人喬治·麥戈文的競選工作。
1973年柯林頓從耶魯法學院畢業後回到阿肯色州在阿肯色大學法學院任教,是時希拉蕊為國會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工作,並於1974年來到阿肯色州與柯林頓成為同事。兩人於1975年10月11日結婚。育有一女切爾西·柯林頓(Chelsea Victoria Clinton),出生於1980年1月27日。
政治生涯
最年輕的州長
1974年在阿肯色大學教了幾年法律之後,柯林頓與漢默施密特(John Paul Hammerschmidt)競選阿肯色州聯邦眾議員失敗,但此次競選所獲得的知名度幫他在1976年柯林頓當選為阿肯色州總檢察長。並在1978年首次當選該州州長,1979年1月,年僅32歲的柯林頓就任阿肯色州州長一職,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州長之一。
當時他也是美國最年輕的州長。他的第一個州長任期是在艱難中度過的,面對了重重難題,包括了不受歡迎的機動汽車稅和1980年一些待甄別的古巴難民成功越獄。另外,柯林頓的夫人希拉蕊·羅德姆作為州長夫人卻拒絕冠用夫姓也在比較保守的阿肯色州引來許多爭議。1980年柯林頓在第一個任期滿後就連任失利,被共和黨人富蘭克林·D·懷特取代。
1982年柯林頓終於再度當選州長,並且連續執政10年,並於1990-1991年任民主黨領導委員會(Democratic Leadership Council)領導人,直到1992年競選總統。
總統選舉
1992年,柯林頓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與在任共和黨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George H.W.Bush)以及獨立候選人羅斯·佩羅(Ross Perot)競選美國總統,自稱“新民主黨人”(New Democrat),在內政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以43%的公選票,370張選舉人票當選美國第42任總統,於1993年1月20日宣誓就職。
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柯林頓一直深得非裔美國人、中西部和西部藍領工人以及婦女的愛戴,他也是美國總統當中不多的少數族裔民權和男女平等的最堅定的支持者。
1994年中期選舉共和黨取代民主黨成為參眾兩院多數黨,擊敗了柯林頓的很多改革項目。
1996年柯林頓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伯特·多爾(Robert Dole)和獨立候選人羅斯·佩羅(Ross Perot)連任成功。
柯林頓總統任期一直為醜聞和調查所困擾,70年代柯林頓夫婦在阿肯色州參與投資的地產生意成為第一個獨立調查案,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白水門”事件(Whitewater Scandal),在調查白水案的過程中,1998年,獨立調查官發現柯林頓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有染,眾議院以柯林頓作假證為由提出彈劾動議,參議院參與了柯林頓的彈劾審訊但彈劾動議未在參議院獲得通過。
在外交方面,柯林頓強調取消關稅壁壘實現全球自由貿易,1993年在國會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次年通過另外一個全球範圍的自由貿易協定創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在環境保護方面,柯林頓主張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雖然面臨國會的反對壓力,柯林頓政府還是於1998年3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柯林頓為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盡了自己的努力。
為政舉措
州長生涯
1976年柯林頓當選為阿肯色州總檢察長,並在1978年首次當選該州州長,當時他也是美國最年輕的州長。他的第一個州長任期是在艱難中度過的,面對了重重難題,作出的各樣改革面對非常強大的反對阻力。包括了不受歡迎的機動汽車稅和1980年一些待甄別的古巴難民成功越獄。在難民營的設定問題上,民主黨的卡特總統拒絕柯林頓的建議,堅持在阿肯色州設定難民營,引來選民反感,民主黨在該州的聲望大跌。另外,柯林頓的夫人希拉蕊·羅德姆作為州長夫人卻拒絕改用夫姓也在比較保守的阿肯色州引來許多爭議。主持的教育改革被州民責罵,罵為最惡毒的女人。
在下台後,柯林頓反思了自己政治生涯上的失敗。他與強大的商業利益集團建立起了新的關係,並修補了與州內政府部門的關係。希拉蕊也同意改用柯林頓作為姓氏,在公開場合將自己重新塑造成一名更為傳統的政治人物的妻子,而同時作為律師的她又在許可的範圍內暗暗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勢力。同時,新州長懷特作出了共和黨執政者常用的手法,在決定電力公司是否加價的委員會中加入電力公司的職員,通過一條規定課堂教授進化論的同時,也要給予相同時數的課堂教授創造論(傳統的共和黨人堅持人類是上帝創造出來的)的法例。而且取消柯林頓設立的有益人民的設施,引來州民不滿。
1982年柯林頓宣布出山再次競選州長,終於再度當選州長,並且連續執政10年,直到1992年競選總統。
柯林頓對商業集團的友善使共和黨無可挑剔,但是在他執政期間的多起交易引發了後來的白水門調查,影響了其總統任期後段的聲譽。
上任初期
柯林頓一上任便試圖大刀闊斧的按照自由派理想來改造社會。他增稅,開展各種政府計畫,試圖讓同性戀在軍隊中公開化,又試圖改造美國的醫療健康保險制度,結果引起反彈。軍隊公開同性戀的總統令受到軍方的強烈反對,推行不易,最後以“不問不說”(Don'task,don'ttell)的折衷方案草草收尾。奢侈稅(luxurytax)的開徵原意是要向富人徵稅,結果卻事與願違,導致皮草、遊艇等高價商品銷售下跌,傷害了中產階級銷售員的收入。
後果最嚴重的是改革醫療健保制度的嘗試。醫療健保改革的目標是要讓全民都享有健康保險和醫療服務,立意崇高,但要達到這個目標卻十分困難。
從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實踐結果來看,全民健保計畫連它的可行性都還有爭議,遑論改革的方法。例如,加拿大的全民健保制度強調價格控制,結果是加拿大的醫療界幾乎沒有新藥的研發,最先進的醫療科技在加拿大無法取得,有能力負擔的加拿大人民必須南下美國尋求醫療服務。幾年前台灣也開始了全民健保,短短几年問題已經浮現:民眾無節制的享受醫療服務,醫院鑽付費系統的漏洞圖利自己,導致系統的財務缺口越來越大,整個全民健保制度正在走向破產。
柯林頓委派了同樣在政治上雄心勃勃的他的妻子希拉蕊主導一個委員會負責策劃健保改革。當時民主黨掌握國會參眾兩院和白宮,理論上有機會通過任何民主黨願意通過的法案。但是希拉蕊領導的委員會沒有徵詢外界的意見,包括其它民主黨人士,而只是閉門研議出一套改革方案,結果是,健保改革牽涉盤根錯節千絲萬縷的利害得失,委員會最後提出的健保改革法案連民主黨的議員都不支持,不但整個改革計畫完全失敗,其所引發的社會反彈連帶導致民主黨在1994年的期中選舉慘敗,喪失了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共和黨紐特·金里奇成為眾議院長。
環境保護
柯林頓在總統第二任期注重環境保護,1997年《京都議定書》在日本京都通過。雖然美國國會未核准《京都議定書》,但柯林頓在副總統艾伯特戈爾的支持下,於1998年3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科技泡沫
柯林頓執政期間最大的成就是繁榮的經濟。拜網際網路科技成熟之賜,一個嶄新的科技產業在1996年開始發展起來,並於1998年進入白熱狀態。網際網路革命創造了一個帶有巨大產值的新產業,連帶創造了高薪的工作機會,帶動了經濟的運轉。股票市場的快速膨脹則讓股民享受了幾年的紙上富貴。不過在柯林頓任期的最後一年,科技泡沫已經開始破裂。道瓊斯工業指數在2000年4月達到歷史高峰之後開始長達了兩年的下跌,跌幅高達40%。科技股雲集的納斯達克市場跌幅更超過80%。
人物事件
旅行門事件:為了安插希拉蕊的人馬,柯林頓剛上任便解僱了白宮旅行辦公室主任比利·戴爾以及其它六名職員。當外界質疑聲起,白宮令聯邦調查局調查戴爾,指控他盜竊公款,試圖為解僱提供合理藉口。經過長達兩年的訴訟,陪審團僅討論了兩個小時便判決戴爾無罪。備忘檔案顯示柯林頓夫婦的好萊塢友人哈瑞·湯普森想要包攬白宮的旅行業務。白水案:事件起因於一宗柯林頓夫婦參與的稱為白水的土地開發案。該案涉了包括逃漏稅、利益輸送等違法情事,在初期的調查過程中關係人溫斯·佛斯特又自殺身亡,導致法務部介入調查。白水案的調查最後沒有發現柯林頓夫婦的違法證據,但是卻引出一系列案外案,導致15人被定罪,包括柯林頓夫婦的商業夥伴麥杜格,律師同事韋伯斯特·哈勃,以及柯林頓的副州長吉姆·塔克。
福斯特自殺事件:白水案爆發之後,檢查單位展開調查,關係人溫斯·佛斯特自殺身亡。由於時機敏感,佛斯特之死是自殺還是他殺留下爭議。
賬單門事件:檢察官於1994年索取希拉蕊在玫瑰法律事務所的任職時的律師賬單紀錄,諸多檔案獨獨這批檔案不翼而飛。希拉蕊宣稱不知情,但兩年後這批檔案卻出現在白宮希拉蕊辦公室旁邊的一個小房間內。經調查,檔上有希拉蕊的指紋和白宮法律顧問佛斯特書寫的備忘文字。
期貨門事件:希拉蕊被爆料在1980年曾經進行活牛期貨交易,在幾個月內把1000元的投資額炒到10萬元。投資專家相信若無他人特意送錢,專家都不可能有這種交易成績。
檔案門事件:柯林頓政府調閱了900多位共和黨高層人士的聯邦調查局檔案。事件曝光後白宮宣稱這是不小心的一個錯誤。根據當時的柯林頓謀士、但後來與柯林頓決裂的迪克·莫里斯爆料,是在他把令人擔憂的民調結果告訴希拉蕊之後,希拉蕊展開了對敵對黨人士的扒糞工作。
高爾夫門事件:白宮幕僚戴維·瓦金斯私自調用總統直升機去打高爾夫球。事件曝光後瓦金斯被迫辭職。[2]
哈勃門事件:掌握許多內幕的希拉蕊前法律同事韋伯斯特·哈勃,似乎不正常的總能得到貴人相助。在被定罪的哈勃被迫從法務部辭職、等待入獄的五個月空檔,印度尼西亞力寶集團竟然雇用他為法律顧問,付給了他25萬美元的酬勞。
印度尼西亞門事件:一對家境中等的印度尼西亞夫婦竟然能夠捐獻452000美元政治獻金給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該對夫婦與力寶集團有關係。共和黨人懷疑其中有利益交換。
葆拉·瓊斯事件:前飯店女雇員葆拉·瓊斯指控柯林頓在擔任州長的時候把她叫到僻室並對她暴露下體。瓊斯指控所引發的調查導致了後來的莫尼卡萊溫斯基事件。
珍尼佛·弗勞爾斯事件:珍尼佛公布和柯林頓有長達11年的戀情;柯林頓則堅稱他們兩人“沒有11年的戀情”。數年後,柯林頓承認他和佛勞爾斯有10年(而非11年)的戀情。此事為柯林頓油嘴滑舌的代表作之一。
凱薩林·威莉事件:競選志工凱薩林·威莉指控柯林頓對她性騷擾。
娃妮塔·布羅垂克事件:知情人士指控柯林頓在擔任阿肯色州檢察長期間強暴了娃妮塔;當事人不願意再出面,但是也沒有否認這個說法。
閣員濫用公款事件:能源部長海若·歐莉蕊被揭發用公款雇用形象設計師為她個人服務、頻繁在外國旅行、而且每次旅行都鋪張浪費。
閣員包養情人事件:住屋部長亨利·辛西奈羅包養情人、付錢想要封口、又對聯邦調查局探員撒謊,最後被迫下台。
閣員利益衝突事件:農業部長麥可·埃斯比涉嫌接受泰森食品公司的招待觀賞超級盃足球大賽。農業部負責管理泰森食品所在的食品業,埃斯比被迫下台。
林肯套房事件:1994年,民主黨期中選舉慘敗之後,共和黨聲勢大振,柯林頓擔心他將在1996年連任失敗,於是加大力度籌措競選經費,國家公器明碼實價的出售。只要捐獻10萬美元政治獻金,就可以在白宮的林肯睡房住一晚;與柯林頓喝咖啡也有價錢。
莫尼卡·萊溫斯基事件:1998年,柯林頓同白宮女實習生莫尼卡·萊溫斯基的性醜聞被曝光,受到法務部門調查。共和黨並在國會提出了彈劾議案,但定罪未獲通過。這就是著名的“拉鏈門”案件,一般認為此案的政治意義大於其法律意義。
特赦門事件:柯林頓在任滿離職前數小時特赦了140人,許多引發爭議,包括他的弟弟(毒品罪),馬科·瑞奇(逃漏稅),以及數名付了20萬美元給希拉蕊兄長休·羅丹的毒販和詐欺犯。一名特別檢察官被指派來調查特赦門事件。
人物影響
柯林頓是美國歷史上得到最多公眾肯定的總統之一。 柯林頓是自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以來首位連任成功的民主黨總統,柯林頓的當選也結束了共和黨連續12年執政的歷史。
1992年的選舉也使得民主黨自卡特總統以來首次全面控制聯邦政府的各個機構部門,包括國會兩院和白宮。儘管柯林頓在任內發生了涉及他的一系列醜聞,包括白水門案件和拉鏈門案件,但柯林頓任內卻有一定政績,尤其是他在任內創造了美國8年的長期經濟繁榮,並使美國高科技行業的飛速發展,奠定今日美國高科技大國的地位。柯林頓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柯林頓是歷史上得到最多公眾肯定的總統之一。他的政績得到多少公眾肯定,有客觀的評估數據。
1999年,美國公共有線電視台C-SPAN對將近六十位歷史學者進行訪問,請他們在包括領導能力、經濟成就、與國會的關係、道德號召力等十個項目內為歷任美國總統評分,並計算綜合排名。柯林頓的綜合排名為21,在42位總統當中恰恰是中等,落後他的前任老布希(排名第20)。這個評鑑結果與其後的另外幾次評鑑活動大約是一致的;在包含柯林頓的六次總統評鑑排名活動中,柯林頓的平均排名為20.67。
黃金八年柯林頓總統執政時期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昌盛,在柯林頓總統執政時期美國沒有受到戰爭的困擾,也沒有經濟的不景氣,在柯林頓總統主政白宮時期,華爾街三大股指屢次創新高,柯林頓總統是美國最成功的總統之一,他八年的執政被譽為黃金八年。
最受歡迎前總統2012年6月,美國CNN/ORC(民意研究公司)公布的一份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民眾支持率雖比當政時稍有提高,但依然很低,僅有43%,被認為是目前在世的最不受歡迎的美國前總統。與小布希僅有43%的支持率形成對比的是,前總統柯林頓獲得了66%的支持率。
稱自己有權競選法國總統2012年9月25日,柯林頓出席“柯林頓全球行動”會議(ClintonGlobalInitiative)時語出驚人,聲稱自己有資格參選法國總統。柯林頓在美國阿肯色州出生,阿肯色州是美國在1803年向法國購買的土地,因此理論上他有資格參加法國總統大選。柯林頓說:“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在曾是法蘭西帝國屬地的地方出生,在法國住滿六個月,並且會說法語,就能參選總統。”
美國《外交政策》對柯林頓的言論進行反駁。《法國民法典》曾規定,前法國海外領地的居民有權立即申請加入法國國籍,而不必像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那樣等上至少5年,但該條款已於2006年被法國議會廢除。
家庭成員
生父:小威廉·傑斐遜·布萊斯繼父:羅傑·柯林頓
兄弟:小羅傑、利昂·里特澤塔勒(同父異母)
姐妹:莎倫·佩迪瓊(同父異母)
妻子:希拉蕊·柯林頓
女兒:切爾西·維多利亞·柯林頓
女婿:馬克·梅茲文斯基
外孫女:夏洛特·柯林頓·梅茲文斯基
外孫:艾丹·柯林頓·梅茲文斯基
美國總統
任次 | 任職時間 | 總統姓名 | 所屬黨派 | 備註 |
1 | 1789~1797年 | 喬治·華盛頓 | ||
2 | 1797~1800年 | 約翰·亞當斯 | 聯邦黨 | |
3 | 1801~1808年 | 托瑪斯·傑弗遜 | 民主共和黨 | 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
4 | 1809~1816年 | 詹姆斯·麥迪遜 | 民主共和黨 | 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
5 | 1817~1824年 | 詹姆斯·門羅 | 民主共和黨 | 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
6 | 1825~1828年 | 約翰·昆西·亞當斯 | 民主共和黨 | 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
7 | 1829~1836年 | 安德魯·傑克遜 | 美國民主黨 | |
8 | 1837~1840年 | 馬丁·范布倫 | 美國民主黨 | |
9 | 1841年 | 威廉·哈里森 | 輝格黨 | 1841年4月病死,由副總統泰勒繼任。 |
10 | 1841~1844年 | 約翰·泰勒 | 輝格黨 | |
11 | 1845~1848年 | 詹姆斯·波爾克 | 美國民主黨 | |
12 | 1849~1850年 | 扎卡里·泰勒 | 輝格黨 | 1850年7月病死,由副總統菲爾莫爾繼任。 |
13 | 1850~1852年 | 米勒德·菲爾莫爾 | 輝格黨 | |
14 | 1853~1856年 | 富蘭克林·皮爾斯 | 美國民主黨 | |
15 | 1857~1860年 | 詹姆斯·布坎南 | 美國民主黨 | |
16 | 1861~1865年 | 亞伯拉罕·林肯 | 美國共和黨 | 1865年4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詹森繼任。 |
17 | 1865~1868年 | 安德魯·詹森 | 美國共和黨 | |
18 | 1869~1876年 | 尤里塞斯·格蘭特 | 美國共和黨 | |
19 | 1877~1880年 | 拉瑟福德·海斯 | 美國共和黨 | |
20 | 1881年 | 詹姆斯·加菲爾德 | 美國共和黨 | 1881年9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阿瑟繼任。 |
21 | 1881~1884年 | 切斯特·阿瑟 | 美國共和黨 | |
22 | 1885~1888年 | 格羅弗·克利夫蘭 | 美國民主黨 | |
23 | 1889~1892年 | 班傑明·哈里森 | 美國共和黨 | 是1841年任總統的威廉·哈里森的孫子。 |
24 | 1893~1896年 | 格羅弗·克利夫蘭 | 美國民主黨 | |
25 | 1897~1901年 | 威廉·麥金萊 | 美國共和黨 | 1901年9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羅斯福繼任。 |
26 | 1901~1908年 | 西奧多·羅斯福 | 美國共和黨 | |
27 | 1909~1912年 | 威廉·塔夫脫 | 美國共和黨 | |
28 | 1913~1920年 | 伍德羅·威爾遜 | 美國民主黨 | |
29 | 1921~1923年 | 沃倫·哈定 | 美國共和黨 | 1923年8月病死,由副總統柯立芝繼任。 |
30 | 1923~1928年 | 卡爾文·柯立芝 | 美國共和黨 | |
31 | 1929~1932年 | 赫伯特·胡佛 | 美國共和黨 | |
32 | 1933~1945年 | 富蘭克林·羅斯福 | 美國民主黨 | 1945年4月病死,由副總統杜魯門繼任。 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遠親。 |
33 | 1945~1952年 | 哈利·S·杜魯門 | 美國民主黨 | |
34 | 1953~1961年 | 德懷特·艾森豪 | 美國共和黨 | |
35 | 1961~1963年 | 約翰·甘迺迪 | 美國民主黨 | 1963年11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詹森繼任。 |
36 | 1963~1968年 | 林登·詹森 | 美國民主黨 | |
37 | 1969~1974年 | 理察·尼克森 | 美國共和黨 | 1974年8月因水門事件辭職。 |
38 | 1974~1976年 | 傑拉爾德·福特 | 美國共和黨 | 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後,福特繼任為總統。 |
39 | 1977~1980年 | 吉米·卡特 | 美國民主黨 | |
40 | 1981~1988年 | 羅納德·里根 | 美國共和黨 | |
41 | 1989~1992年 | 喬治·布希 | 美國共和黨 | |
42 | 1993~2000年 | 比爾·柯林頓 | 美國民主黨 | |
43 | 2001~2008年 | 喬治·沃克·布希 | 美國共和黨 | 是第41屆總統喬治·布希之子。 |
44 | 2009~2016年 | 歐巴馬 | 美國民主黨 | 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
政治人物分類導航
政治人物一般認為是指從事或積極投入政治的人,其動機可能是私人利益、政黨或國民利益。 | |||
國家元首 | 歷史人物 | 軍事人物 | 第一夫人 |
政治家 | 共產黨人物 | 國民黨黨員 | 全球美女政客 |
名人分類導航模組
名人出名的方式很多,一些名人是通過社會事件出名的,可以是好人,可以是壞人,可以是英雄,可以是丑角,只是因為他/她的行為吸引了公眾眼球而已。然而成為名人也未必是好事,有句俗語“人怕出名豬怕壯”。而惡名滾滾也是為眾人所排斥的。一個人的名氣,還是要能夠體現積極的社會價值、並且與他的實力相稱比較好。 | |||
中國名人 | 歷史名人 | 建國大業人物原型 | 高官子女 |
古代名人 | 當代名人 | 世界名人 | 官二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