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鳥種:紅喉【姬】鶲 Red-breastedFlycatcher鳥種描述:
描述:體型小(13厘米)的褐色鶲。尾色暗,基部外側明顯白色。繁殖期雄鳥胸紅沾灰,但冬季難見。雌鳥及非繁殖期雄鳥暗灰褐,喉近白,眼圈狹窄白色。尾及尾上覆羽黑色區別於北灰鶲。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黑色。 叫聲:遇警時發出粗糙的 trrrt聲、靜靜的tic聲及粗啞的tzit聲。分布範圍:
繁殖於古北界;冬季遷徙至中國、菲律賓、東南亞及婆羅洲。 分布狀況:遷徙經中國東半部。常見越冬於廣西、廣東及海南島。 習性:棲於林緣及河流兩岸的較小樹上。有險情時沖至隱蔽處。尾展開顯露基部的白色並發出粗啞的咯咯聲。
白眉姬鶲
中文名:白眉姬鶲
學名:Ficedulazanthopygia
別名:花頭黃、黃鶲、三色鶲、鴨蛋黃
英文名:Yellow-rumpedFlycatcher
物種分類:鳥綱、雀形目、鶲科、姬鶲屬
外形描述:雄鳥:體小(12厘米)的藍色鶲。下體白色。頭頂閃輝彩虹色,背海藍,頭側、胸側斑塊及翼為特徵性暗深藍色(光線不足時看似黑色);尾基部有白色小斑,有時具狹窄的白色眉紋。雌鳥胸部圖紋同雄鳥,但下體皮黃,上體近灰,頭沾褐色,尾基部無白色,尾上覆羽有時沾灰或沾藍;有時有白色翼斑,三級飛羽邊緣白色。亞成鳥褐色,具銹色點斑及黑色鱗狀斑紋。
虹膜-深褐;嘴-深灰;腳-灰色。
叫聲:低噥的trrrt聲。"呸"聲能吸引此鳥。鳴聲細弱而不連貫,高音間雜著顫音及吱吱鳴叫。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緬甸北部、中國西南;越冬於泰國北部。
分布狀況:亞種aestigma不常見,夏季於西藏南部至四川的丘陵及高山森林,高可至海拔3000米。冬候鳥於雲南南部。
其他信息: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