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概況
據史書記載,“姜氏受姓於姜水,著於營丘,大於齊之桓景,而後繁衍於濱海諸郡”。昌邑一派則於宋末靖康年間(1127-1128)由寧海彤嶺(金朝寧海州彤嶺,現山東省乳山市徐家鎮峒嶺村)遷來,始祖為喜公,傳六世後無考,又有喜公後裔文慶公,於元代自黃縣遷來,定為一世祖。經六百餘年繁衍,現已成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輩出,遠者史書有載,此不再贅,近者於明正統年間(1436-1449)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間(1522-1566)八世祖民望公均為御醫。六世祖鏜公官為南直隸鳳陽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更顯赫一朝,十一世士禎公,後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廣東巡撫,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蘇州織造三十二年,長期兼視兩淮鹽漕御史,後進階戶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為官,曾出資興築濰河堤防,至今受益。
祠堂文化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規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昌邑姜姓闔族議定,在城裡購地一段,建先祠一處。由衷四、雲衢二公率先捐資,共集錢五百二十緡。先建正廳五間,東西廂各三間,並於廳西新營北屋五間,南偏九間,大門一間及四周牆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數畝,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費。民國八年至十一年(1919-1921),續濤公率縣內二十六村並族人六十三人,共集資一萬餘千錢(每千錢當銀元一元),對祠堂進行重修。姜泊莊其璐公一人捐資五千元,占全部捐資的一半,至今為人稱頌。新中國成立後,將祠堂收歸國有,不再祭祀。改門換窗,作政府機關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祠堂正廳前牆前移,門窗全換,東西兩廂及南耳房門窗或改或另開,部分牆體斷裂,西院北屋已塌,院內草木榛榛,涼風淒淒,鼠竄狼嚎,悲涼至極。有誤入《聊齋》鬼處狐域之感。儘管僅存斷壁殘垣,此處總還是縣內僅存的一所古建築。族人龍啟君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積極向政府申請保護,並得到批准,撥款十萬元,由縣文物管理所負責進行維修,恢復原貌。
祠堂地理位置優越,原先門前開闊空曠,前有墨水池,後有傅公(傅振邦)祠,西北為鳳鳴書院,西南有城隍大殿,東有姜家大灣,灣北崖有士楨公、續濤公故居。祠堂建築與周圍古建融為一體,非常合乎易數之理。“文革”間幸免於難得以保存,能與之無關。祠堂大門外原有台階四步,另有欄門兩扇。門上懸“慎餘堂”匾。門前兩米處有旗桿台,台上樹旗桿一幢,這是族人在朝為官的標誌。院內原有照壁一通,雕砌精巧,描繪生動。另有建祠碑三通,其一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刻的嘉慶二十二年(1817)建祠碑,一為道光八年鐫刻的新建祠碑,一為民國十一年(1922)重修先祠碑。正廳內北牆上懸掛“尊宗敬祖”匾,匾下供焯祖神像,像兩側懸掛各支派家堂老影,影下擺香案,設供桌,置神位。每逢祭日,各支族長率領族人前來上香燒紙祭奠,瞻拜者絡繹不絕。紙菸繚繞,香火不斷,一派封建傳統的望族景象。祠堂兩廂內懸掛煦公畫象和《煦祖行樂圖》,圖卷內恭繪煦公春遊樂、夏乘涼、秋賞月、冬狩獵的各段情景。一側懸有焯公所撰《群生自造化說》,以警示後人勤儉自勉,與人為善,勿恃強作惡,得意妄為,切記善惡必報,自造化之理。另一側有書櫥一幢,內藏姜氏檔案及族譜木版等。耳房為倉庫,一側內藏有祭具,另一側內藏有清掃工具。西院為看守及族間會議接待之用。
敦親睦族,續譜收族,理所當然。姜氏族譜初修於明代六世祖鏜公,不幸毀於明末壬午(1642)之亂。清康熙十七年(1678),揚波公等從殘譜及斷碑中將譜收集齊備,並進行續修。是為一修,但無力刊刻,只存手稿。康熙二十四年(1685),士(木英)、舜齡、揚波等公攜譜稿赴廣州訪士楨公,求其修訂刊行。士楨公為譜作序,並撰宗訓若干則附於譜後。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士楨公已故,其侄焯公又攜譜稿到蘇州,與煦公共商刊刻之事。煦公感慨不已,對先祖遺願未酬,深表自責,對資費表示“余獨任也”。至此,族譜首刊,是為一刻,印四十本發行於族間。至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時焯公任徐州知州,又率眾進行續修,並請六十七代衍聖公孔毓圻、吏部尚書孫鵬翮、戶部尚書田從典、工部尚書陳元龍、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 等當代名宦作序,是為二修。康熙六十一年重新刊刻,裝訂成元、亨、利、貞四冊,內分六卷,欽“致遠堂藏版”,是為二刻。二刻版式規整,體制完備,印刷精良,裝訂講究,再有名宦作序,更加壯觀,可與孔孟之譜媲美,為以後再次續修刊刻奠定了基礎。此次刻版一直保存於“慎餘堂”即姜氏祠堂內。直到同治八年(1869)五刻時,還用“二刻原版”印刷,可惜該譜版毀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乾隆三十三年(1768),十六世鎘公率眾續修,共一函五冊六卷,是為三修。三修新增譜例二十則,計新舊二十六則。譜例中排出九字“曰、於、是、乃、其、言、亦、在、斯”,為全縣姜氏族人的行輩用字。自十七世“曰”字輩起,至二十五世“斯”字輩止。嘉慶二十二年(1817),四修族譜時,河東、河西開始分修。河東譜由十四世鏷公及其堂兄鐸、從兄松華、堂弟欽、族侄衷四、族孫永錫、維瑞、純明,族曾孫曰堅、曰召主修,族內集資尚缺部分由衷四公補之,使之很快刊出。河西譜由十六世維遠公、 公、祥魁公主修。第五次續修於同治八年(1869),河東譜由十八世鴻文公編修,裝訂成四函十六冊,函分“元、亨、利、貞”,卷自一至十六,至今紙白如初。河西譜一函六卷,由十五世宗源公、十七世克昌公、振炳公、十九世錄善公、是朱公主修。本次修譜規模較大,不僅將本支收入,還將縣內部分姜姓小村之戶也一併收入,昭穆於譜後,達到了敬宗敦族之效。第六次續修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河東譜由二十二世言訓公編修。此次編修,入譜的不僅有本縣族人,還有鄰縣(萊州海滄、平度五甲埠、高密武蘭等)姜姓,總計大小村莊三十八個。裝訂成六函:“天、地、人、福、祿、壽”,計二十四卷。譜序又添十字,至三十五世,即“慎、修、有、余、慶、紀、之、可、永、傳”。河西譜由十七世鳳瑞公、十九世以鐸公、世仁公、是寅公、百川公主修。河西譜包括長鬍同等九村,一函六卷,開本形式與河東譜相同。
建築特點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具有多種用處。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裡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直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正因為這樣,祠堂建築一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了。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篤牌匾”。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桿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一般來說,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