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福

姚紹福

姚紹福,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飛彈武器系統總體技術專家。60年代起從事飛航飛彈型號研製工作,在飛航飛彈型號總體技術上貢獻卓著。曾擔任多種反艦飛彈的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主持型號研製和飛行試驗工作。他創造性地解決了這些飛彈武器系統研製中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作為項目的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並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全國先進工作者。

基本信息

簡介

姚紹福 姚紹福

姚紹福(1932.10.13-2001.11.17) 飛航飛彈總體設計專家,湖南桃源人。1951年入湖南大學電機系,1953年入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前身之一)長沙分部,1954 年從華中工學院畢業後,赴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學習,1959年畢業,次年回國。歷任國防部五院三分院研究室主任、七機部飛航飛彈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副主任、航天部三院研究員、副院長、院長、航天工業總公司三院科技委主任、總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飛航飛彈型號系列總設計師。1988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長期從事飛航飛彈研製工作,先後擔任多種型號飛航飛彈武器系統的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參與和主持解決了這些武器系統總體設計領域中的一系列關鍵技術;主持論證中國飛航飛彈發展戰略的研究工作,為發展我國飛航飛彈做出了重大貢獻。參與的“某型飛彈側向及射程控制方案設計”獲1985年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某型空艦飛彈研製”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的“某型反艦飛彈研製”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某型飛彈研製”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C802飛彈總體技術”獲1993年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C802岸艦飛彈武器系統”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著有《2000年中國飛航飛彈武器系統發展戰略》、《飛航飛彈發展動態綜述》等論文和研究報告10多篇。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個人簡歷

1932年10月13日 生於湖南省桃源縣。

1951~1953年 湖南大學電機系學習。

1953~1954年 轉入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前身之一)學習,畢業。

1953~1954年 北京俄語專修學校留蘇預備部學習,畢業。

1954~1959年 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自動化專業學習,畢業。

1960~1965年 國防部五院701所、三分院五支隊,任控制組組長、研究室副主任。

1965~1982年 七機部三院三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三部副主任、三院科技委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1983~1992年 航天工業部三院副院長、院長,研究員。

1993~1999年 航天總公司第三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航天總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96年 飛航飛彈型號系列總設計師。

1997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 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2001年11月17日 在北京逝世。

生平介紹

姚紹福,1932年10月13日出生於湖南省桃源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母為了供他上學,辛勤勞作,省吃儉用,並不奢望他將來能有所成就、光宗耀祖,只盼著能好好讀書,日後不會像他們那樣受苦受累,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在上高小時就寄宿,每天晚上在昏暗的桐油燈下學習,上了國中才用上煤油燈。他一直想:什麼時候農村的孩子能在明亮的電燈下讀書學習,那該多好啊!上政治課時,他曾聽老師講過列寧的一句名言:“共產主義等於蘇維埃加上電氣化。”幼稚的他認為電氣化離人類的最高理想是很近的,於是就下決心為實現電氣化貢獻自己的青春。1951年9月,考入湖南大學電機系,實現了自己的初步願望。

姚紹福歷任多種型號飛彈的總設計師或副總設計師,飛航飛彈型號系列總設計師。歷任中國宇航學會無人飛行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國防科技工業航天專業評審組成員。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還被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等院校聘任為兼職教授。他多次立功受獎。1985年起,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榮獲“某型反艦飛彈研製”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多項成果獲航天部和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8年獲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頒發的榮譽狀;1989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92年獲航空航天部頒發的航天獎;1995年獲航天總公司突出貢獻一等獎。1998年和1999年,因在飛航飛彈型號研製試驗中成績突出,分別榮立航天總公司一等功和國防科工委一等功。中國的飛航飛彈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出了一條從仿製、改進設計再到自行研製和創新發展的成功之路。中國飛航飛彈中的反艦系列飛彈已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姚紹福既是親歷者,又是見證人。幾十年的一線技術工作中,姚紹福撰寫和審查了大量的技術報告,主持審查型號技術指標,組織總體方案論證及審定工作。審批型號各階段的技術狀態,提出飛彈武器系統的研製程式,確定各分系統的研製任務書。審定並簽署飛彈研製過程中各分系統接口和其他重要的技術檔案、各分系統之間主要技術接口參數和分系統研製任務書等。主持解決了研製過程中多項關鍵技術問題和生產、試驗方面的質量問題。組織方案論證,主持靶場飛行試驗、分析故障,決策改進措施。他在多種飛航飛彈武器系統工程研製、試驗到最後圓滿完成定型飛行試驗任務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論著

1 姚紹福(編輯委員會副主任).飛彈與航天叢書:飛航飛彈系列(4冊).北京:宇航出版社,1991

2 易生,姚紹福,劉永才等.2000年中國飛航飛彈武器系統發展戰略.見:國防科工委“2000年的中國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報告文集.1988

3 姚紹福.飛航之路,鵬程萬里.見:科學技術與科技管理論文集.1991

4 姚紹福(編委會副主任).科學的決策與創新.見:海鷹一號系列與051艦上飛彈武器系統文集.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0

5 姚紹福(編委會主任).飛彈、火箭、衛星手冊:反艦飛彈篇

6 姚紹福.淺談飛航飛彈的發展.見:科學技術與管理論文集.1996

7 姚紹福(“適應未來局部戰爭的巡航飛彈發展研究”課題組長).深化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之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1995

8 姚紹福,畢士冠等.飛航飛彈動態研究綜述.見:1996世界航天發展動態與研究報告彙編,1997

9 姚紹福(修訂委員會主任).世界飛彈大全.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

主要貢獻

姚紹福致力于飛航飛彈總體和控制系統技術研究,他能看準方向,是中國飛航飛彈事業不可多得的帶頭人。70年代初期,當他還在擔任總體部空艦飛彈研究室主任時,即認為我國既應有超音速的、重量體積較大的空艦飛彈,又應該有較小型的固體發動機的空艦飛彈。一次,海軍航空兵機關的領導同志來三院參觀,提出希望有一種六七百公斤重的小型飛彈,用以代替魚雷掛在飛機上。他組織了這種小彈的方案論證,並組織進行了以突破長時間工作的主發動機為重要技術關鍵的預研攻關。1972年和1978年他兩次出國對類似飛彈進行技術考察,撰寫了詳細的考察報告,並結合我國實際,提出了可供借鑑的多項設計思想,如採用扇面發射、長噴管發動機、半穿甲戰鬥部及亞音速掠海飛行等,這些技術均在該型號飛彈上得到了成功的套用。由於方向看得準,路子走得對,故型號研製工作穩步向前發展。70年代後期該型號上馬,80年代中期即以六發全部直接命中的優異成績通過了設計定型試驗,創造了我國飛航飛彈研製史上的最好記錄。1988年該型號飛彈研製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在有功人員中排名第一。

姚紹福善於抓住型號研製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指導型號研製隊伍前進。1983年他繼任某空艦飛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開始全面主持該彈的研製攻關和飛行試驗工作。1984年首次定型試驗失利後,他組織領導了故障分析與查找工作,針對引信一級保險機構在公路運輸中失效的故障,決策採用軟聯接技術,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針對助推器分離對二級彈體干擾的問題,他提出將助推器保險機構由串聯式改為並聯式等等,為飛彈的定型成功奠定了基礎。該型號現已定型裝備部隊,幾項關鍵性能被國外同行專家稱讚優於法國“飛魚”飛彈。1986年,在這一飛彈定型以後,面對該型飛彈射程較小的問題,三院領導研究決定自籌資金研製新型反艦飛彈(定名為C802)。姚紹福任技術總負責人,他領導了該型飛彈的研製工作,並組織領導了該飛彈岸艦武器系統配套設備的設計與研製工作,該系統採用了頻率捷變、邊搜尋邊跟蹤體制雷達、無線電數傳通訊系統與微機型指揮儀等多種先進技術。該型飛彈在原型的基礎上換裝小型渦噴發動機,使射程達到原型的三倍。他主持進行了由於加裝渦噴發動機帶來的全彈氣動不對稱、重調全彈控制系統參數以及串聯助推器在分離前發動機點火安全排氣等多項技術關鍵的攻關。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完成了研製,以三發全部直接命中目標的成績完成了鑑定性飛行試驗。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研製,即完成了整個武器系統的研製任務,把我國飛航式反艦飛彈提高到了80年代中期的國際水平。該飛彈的性能與美國“捕鯨叉”飛彈相當。

1988年國防科工委任命姚紹福為又一新型號反艦飛彈總設計師,全面主持研製工作。為增加艦載飛彈的數量,他決策將原型飛彈彈翼和穩定尾翼改為摺疊式,在國內反艦飛彈上首次成功地套用了摺疊技術,同時決策採用自動化測試技術。1990年,在該型飛彈鑑定性飛行試驗失利之後,他作為總設計師,主持和組織了飛彈飛行試驗的故障分析和模擬試驗工作。提出了提高彈上設備抗震能力,改善飛彈發射時的振動衝擊環境,加強設計、研製、生產和試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的綜合措施,並狠抓了組織落實和任務落實,使得該型飛彈鑑定飛行試驗取得了三發都直接命中的優異成績。該型飛彈被海軍列為水面艦艇通用型主戰武器裝備。1988年開始擔任國家重點型號某空艦飛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決策採用某型飛機空中彈射投放的方案;主持解決了機彈氣動干擾、飛彈下滑轉平飛及提高飛彈可靠性以適應機載發射環境等多項關鍵技術。該型飛彈最後以五發四中的好成績圓滿完成了設計定型飛行試驗。他因貢獻突出,榮獲航天工業總公司突出貢獻一等獎。

國慶50周年閱兵式海軍方隊中有一新型反艦飛彈,體積小、重量輕。與以往型號相比,此型飛彈航程更遠、超低空掠海飛行、隱蔽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命中精度高、發射扇面角更大,具有超視距攻擊的能力,在當前世界各型飛航式飛彈中處於較高水平。1994年,姚紹福任這一新型飛彈武器系統的總設計師,他全面負責了該型飛彈的研製、設計、試驗、生產等技術工作,組織方案論證、預研攻關,主持靶場飛行試驗、分析故障、決策改進措施。他經常深入生產一線現場辦公,解決技術難關。參加了全部幾個階段的飛行試驗,並對試驗中暴露出的問題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攻關。該型飛彈以六發五中的優異成績圓滿完成了定型飛行試驗任務。姚紹福作為這一新型飛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為型號研製、試驗到最後圓滿完成定型飛行試驗任務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