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1785~1853)

姚瑩(1785~1853)

姚瑩(1785~1853) ,近代文學家。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因以十幸名齋,又自號幸翁。安徽桐城人。從祖姚鼐,為桐城派古文主要創始人。

姚瑩(1785~1853)

正文

近代文學家。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因以十幸名齋,又自號幸翁。安徽桐城人。從祖姚鼐,為桐城派古文主要創始人。姚瑩於嘉慶十二年(1807)中舉,次年為進士。此後曾游幕廣東,在福建江蘇任州縣地方官。鴉片戰爭爆發時,他正在台灣道任上,與鎮將達洪阿協力同心保衛國土。清王朝英國屈辱議和後,以知州分發四川。鹹豐初年,奉旨赴廣西贊理軍務,先後任廣西、湖南按察使。
姚瑩崇尚程朱理學。但他“耽性理,兼懷濟世”(《論心罪檄文》),做官清廉自守,注意時務,有政聲,也有一些有關實際政事的著述,陸以湉說他“負經濟之學,尤長於論兵”(《冷廬雜識》卷三)。
在文學上,姚瑩承襲家學,曾親聆姚鼐教誨,名列所謂“姚門四弟子”,為桐城派古文家。他論文繼承桐城派的“義法”說,“才、學、識三者先立其本,然後講求于格、律、聲、色、神、理、氣、味八者以為其用”,使文章“關世道而不害人心”(《復陸次山論文書》)。他的文章除闡釋性理者外,包括論辨、序跋、贈序、書信、記傳、雜文等,“舉聲音笑貌、性情心術、經濟學問、志趣識見乃至家聲境遇,靡不悉載以出”(方東樹《石甫文鈔題辭》)。又“善持論,指陳時事利病,慷慨深切”(姚浚昌語)。如《通論》、《再復座師趙笛樓先生書》等,於論政議事之中,滲透著自身的遭遇感慨和切憤深憂,激昂豪宕,文筆駿利而富於感情。他的文章也時有瑣碎、粗糙之病,缺乏剪裁與錘鍊。
姚瑩讚許漢樂府民歌“皆人情天籟,無假修飾,最有興觀群怨之旨”(《謠變序》),以“風之過簫”(《後湘詩集自敘》)自喻己詩。他的詩大都是寫自身感受,或吟詠性情和山水風物,或抒發宦途摧挫之感,憂時憫民之懷。詩風以盛唐為宗,兼有漢魏古詩的影響。
著有《中復堂全集》,同治六年安福縣署刊本。其中詩文著作包括《東溟文集》、《東溟文後集》、《後湘詩集》等。

配圖

姚瑩(1785~1853)姚瑩(1785~1853)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