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桐城文派,即桐城派,又稱: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廣、綿延時間久,文學史所罕見。桐城,春秋為桐子國,唐至德初建縣制。古縣名始於宋,崛起於明,鼎盛於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稱天下。“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清朝乾隆年間世人對桐城文章的讚譽。桐城文派,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錢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論和創作實踐上,初步體現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徵,是桐城文派前驅。主要代表人
桐城文派,有1200餘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種著作、數以億字的資料---這些數字就是崛起於200餘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200餘年間創造出來的文明成果。“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方 苞(1668~1749)。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派三祖”。“姚門四傑”梅曾亮、管同、方東樹、姚瑩。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 鼐,姚 瑩,曾國藩,吳汝綸,馬其昶。桐城派文論體系和古文運動的形成,始於方苞,經劉大魁、姚鼐而發展成為一個聲勢顯赫的文學流派。
方苞,44歲因受鄉先輩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案牽連而入獄。繼承歸有光“唐宋派”古文傳統,提出“義法”主張。“義”指中心即正統的基本觀點;“法”指表達中心或基本觀點的形式技巧,包括結構、條理、修辭等。“義”與“法”之間為一經一緯,相輔相成,即內容與形式必須統一。倡語言“雅潔“,淘雜質,造清真雅謹樸質文體。對唐宋以來古文運動創作經驗總結,在文學批評史上有積極意義。“義法”論創立,為桐城文派發展奠定了基礎。劉大魁、沈彤、沈庭芳等弟子,尤劉大魁有建樹,為桐城文派承前啟後的中堅人物。
劉大魁,擅文辭。青年遊學京城,拜方苞門下,著作頗豐。補充發展了方苞“義法”論,重於古文藝術。其指出文字“無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重視藝術體現。提出“神氣”“音節”“字句”理論。“氣”指語言氣勢,“神”是“氣之精處”,是最本質獨特的風格、性格特徵的藝術體現,總結了我國詩歌韻律學說中的理論,用到散文領域。“積字成句,積句成章,積章成篇,合而讀之,音節見矣;歌而詠之,神氣出矣。”是桐城古文秘訣。
劉大魁弟子,以姚鼐傑出。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弟子稱惜抱先生。乾隆三十八年入四庫全書館任任篆修官。發展了方苞的“義法”論,提出了義理、孝據、詞章三者合一的主張,使桐城派文論具有更完整的體系和周密的理論性。提出了富有創見性的陰陽剛柔說,是古代散文審美理論、風格特徵的重大命題。用陰陽剛柔這個哲學概念解釋文章風格來源、散文風格特點,是創舉。選輯《古文辭類篆》。
姚鼐後,有“姚門四傑”梅曾亮、管同、方東樹、姚瑩,曾國藩及“曾門四弟子”張裕釗、吳汝綸、薛福成、黎庶昌以及林紓、姚永朴、姚永概等卓立文壇。“五四”新文化運動,白話文生,桐城派亡。林紓仍鼓吹“尊孔讀經”,斥為“桐城謬種”。梁啓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所說,“不能以其末流之墮落,歸咎於作始”。
特點
桐城文派:論點鮮明,邏輯性強,辭句精練;寫景傳神,抓住特徵,細節盎然,寄世感嘆;傳狀之文,刻畫生動辭;紀敘扼要,流暢時晰。平易清新,是整體流派特點。散文名篇有:方苞《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登泰山記》。辭賦大師潘承祥先生評價道:“桐城古文運動,是唐宋古文運動的繼續、發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