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雲知道
時光的荏苒,是誰的過,是誰的錯,她想她們都沒錯,只是不期而遇的冥冥中,遇到是非要遇到的人,遇到不應該是錯過。
又到了丹桂飄香的秋,這樣的秋在欣喜的同時不難有了幾分猶豫沒事詩人的情懷嗎?她想不是那是屬於她的懷念,屬於秋天他的懷念。她總是喜歡漫步,喜歡靜靜的一個人的沉思,其實那不是沉思,是在期許,是在期待,是夢想,亦是幻想。
還記的那個穿著簡單T恤的男孩,在那個屬於她的季節來臨,青春的躁動與不安,是她的青澀,是不懂的朦朧,就這樣,一個少女的心,開始了跳動,一個朦朧是少女不會懂太懂,她以為那就是她的愛情。
傻傻的年齡總會做些傻傻的事情,哪樣她會覺得是幸福,是屬於她的幸福,她總會悄悄的跟在他身後,她總會在他要經過的地方,等一次邂逅,等一次偶然,這樣的小情愫,這樣強烈的小情愫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沒有華麗的外表,她沒有水晶鞋,所以她只是在夢中成為了自己的公主,成為了他的灰姑娘。
可惜夢就是夢回到現實里她更加的清晰,清楚著暗戀的情愫。清楚的屬於這樣的悸動,白紙青春下少了的鋒芒畢露,是姑娘該有的內斂,是含蓄,是靜靜的守候,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很多人都在她們念念不忘中遺忘,不會是他走過的一陣子,她思念一輩子,她想那樣的暗戀似乎傻氣了些,期待中愛情的美好,暗戀著,屬於青春季節的那個他,是否在等待的彼岸望眼欲穿,看盡浮沉。
她不在期待,她不在幻想,不是沒了嚮往,只是多了份屬於成熟的心態,之成長的結果,是美好的懷念,他永遠是在夢裡那樣帥死的王子,他會找到屬於他的公主,都說愛一個人就給他祝福,這樣是祝福,是對自己的嘲笑,還只自我大愛的安慰,這樣的不安之心,真沒那必要,她想她會一直孤單,就只有孤單一輩子,貌似這樣的歌詞是聽的多了就沒那動人了。在離不開群居生活的動物里,都說這樣一個人來到世上一遭,然後一個人有離去,從子宮到墳墓。這樣的人生觀貌視悲觀了些,可是想想不覺得抽空生活羽翼,赤裸的肉體,就在這塵世間走著一遭,有的留名千古,那又怎樣,黃泉下又有誰知道呢?
難道我們真是生來的罪人,不遺餘力的接受著上帝的懲罰和恩賜嗎?是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嗎?女人真的是男人的肋骨嗎?她這樣的思考著,打量著屬於這個社會的情與愛。
女人如果真的男人的肋骨,那就注定看是男人身上的肉,男人身上的痛只有他的女人知,女人身上的痛只有男人知,那么平等的關係就只有明顯,就像是《致橡樹》里的我們“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她想著這樣一份成熟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她想著這樣或許是成熟的愛情,其實,深愛上了一個人,還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包容著他的壞,欣賞著他的好,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想的態度就惚恍,恍兮惚兮,惚兮恍兮,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樂於逍遙中。看人世間的情情愛愛,看人世間的風花雪月,是倚欄窗,還是莫憑欄,是簾卷西風,人不黃花瘦。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是一個人的守望,是一份真愛是守望,錯或是錯了,錯亦是沒錯!
如果雲知道,她會給她答案?
再讀《紅豆》有感
白煦過隙,回憶總是帶著憂傷的甜蜜。青春與愛情,纏綿的詩里,開著永不言敗的花。革命與愛情的時代過去了,留下了校園戀愛中清秀俊麗的甜蜜與憂傷。
每段刻骨銘心的感情都值得去紀念、回味、品讀,但不是每一段刻骨銘心的愛都可以擁有走下去的機會,回憶戀愛時從圖書館到宿舍的路,去過頤和園的湖畔,一次簡單的相擁。但是,對不起,我們不能在一起!那些滄海桑田的誓言,逝水流年。其實,愛,不是那么簡單的在一起。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大學裡懵懂的初戀固然很美好,但是,提升自我顯得尤為的重要。在社會這個大熔爐里,愛情並不是生命的全部,“理性”更能描繪出生活的真實。風花雪月只是一時的,逝水流年,才是生活的全部!
從愛情的欣喜,到愛情的痛苦,直至愛情的離別,對於,習慣大團圓結局的讀者來說,不免帶著些許遺憾,但留給人們更多的對於愛情本身的思考卻更多,愛情不是簡簡單單的個體生命的融合,就像泰戈爾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但個體生命的自由在50年的背景下,顯得自私而狹隘,齊虹斷然不是自私的個體生命,齊虹並非是蕭素口中自私愛著自己,瘋狂到占有的愛,而理性的愛著她親愛的玫,他的女詩人,他的女革命家!
心動是感情的開始,感性的愛,理性的保護相愛,齊虹就是這樣被光環外表下掩蓋了內心裡的厚重。齊虹熱烈的語氣說到“誰能不看見你!你像太陽一樣發著光,誰能不不看見你!”從琴房的那一天的注視,他們就這樣開始了第一次的散步,看到迎春花染黃了柔軟的嫩枝,看亭亭的荷葉鋪滿了池塘。從貝多芬聊到蕭邦,談著蘇東坡和李商隱,聊到濟慈和白朗寧,他們一起幻想著十年的時間會在他們身上留下怎樣的痕跡。有著共同的話題,兩顆心相互吸引不就是從一眼萬年的心動到無話不談嗎?
有的人是有的人的劫數,而有的人是有的人的救贖,江玫難道不是齊虹情感和思想的救贖嗎?50年代的主流意識下的集體話語下,齊虹不免孤獨,四年大學同學的齊虹,在蕭素眼裡,卻是讓人憎恨的自私的個體生命。而在江玫母親的眼裡,齊虹儘管很好,“但作為人,他似乎少些什麼,究竟少了什麼,母親也說不出。”時代共鳴下的集體話語,使得作為“特殊身份”的齊虹被排除在了主流之外。在物理和音樂的世界裡,齊虹被帶進科學的、美的世界,沒有空虛,沒有絮亂,更沒有醜惡!齊虹很清楚時代的大環境,在這樣的大煉爐里,他說對江玫說“我恨人類,只除了你!”因為他明白,江玫是他的救贖,是他情感的寄託,可以從音樂的開始,聊到生死的對象。所以齊虹對江玫說“你甜蜜的愛,就是珍寶,我不屑把處境和帝王對調”。
愛,不是占有,而是看著愛人幸福。齊虹很清楚,在參雜太多政治和社會因素下他們的愛情危機重重,他甚至嫉妒蕭素,常常怨恨蕭素,是蕭素把江玫生活打亂。原本生活在那粉紅色的夾竹桃一樣與世隔絕的江玫,被紛擾進入了積極的學生運動中,直到忘我的地步。齊虹害怕這樣的江玫,因為齊虹害怕在紛亂中失去他的摯愛。當齊虹聽說江玫遊行去了的那一刻,他把帶來的一盒糖扔到大門外的台階上,一張煞紅煞白的臉,抄起門房的一個茶杯摔在玻璃窗上。是怎樣的怒火在齊虹心中灼燒,他那一點男人的尊嚴。奮不顧身的想用自己認為最佳的方式保護心愛女人,卻是無能為力。愛一個人總會在她需要的時候出現,當齊虹聽說江玫暈倒,就連忙趕來,扶起暈倒的江玫。並再次勸說江玫說,乾民主運動的都沒什麼好下場。就像江玫說的一樣,是他們的道路不一樣。所以,放手讓所愛的人追求她的追求是齊虹唯一的做到的。
齊虹要走了,帶著最後的那么一種眷戀,他想要同他親愛的玫,一同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他傻心眼的小姑娘,根本不懂得生活,他的傻姑娘還應該長大,那就不會天真了。但他那傻心眼的姑娘說,“人總還是傻點好”。他遏制不住的渴望和激怒,他絕不能忍受看到他愛的人去過那種“人民”的生活。但他愛的人就是執著於那種“人民”的生活。齊虹說“我原來預備搶你走的。你知道么?你看,我預備了車,飛機票也買好了。不過,我看了出來,那樣做,你會狠我一輩子的”。他把飛機票撕成幾半,混飛在空中不見。
再見了,他親愛的玫!他的女詩人,他的女革命家,!原諒他只能用只要的一種方式愛你。齊虹也只能用這樣的一種方式愛他所愛,愛不是占有,而是祝福,是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奮不顧身。在他人所謂的自私的富二代身上,齊虹並不是一個自私的個人生命,他身上凝結的太多屬於他的深思熟慮,和他厚重的愛!他深知愛一人就是要無條件的付出,和放手的讓愛人追求所愛。這些他都做到了,因為江玫的不後悔!
革命與愛情,江玫的身上成長的足跡清晰可見。女性主義意識的張揚,倔強的江玫還是感性的含淚,不後悔的結束了一段青澀初戀里的理性的自己。在這段青澀的感情里江玫是幸福的,江玫是憂愁的,但江玫也是理性的。腸斷心碎淚痕乾,愛情與革命的抉擇,無不是感性與理性的角逐,理性戰勝了感性,所以江玫的選擇無疑是留下。
幸福往往來的讓人措手不及,從江玫與齊虹的第一次散步,他們就有了他們甜蜜的憂愁,就像齊虹說的一樣,“人和人之間是有很多相同的也有很多不相同的東西。”他和江玫就是這樣,他們有很多相同但他們卻又很多不同。他們可以在音樂的世界裡心靈相通,他們可以在文學是世界裡找到一份分享的樂趣,但是他們畢竟是兩個世界的個體。江玫是那么清楚,銀行家的兒子,家裡富麗堂皇的大廳,溫文爾雅的齊虹和她這個因“腸胃炎”喪父家庭的孩子是多么的不搭。江玫那要強的自尊是不接受“糖衣炮彈”的襲擊。對於,齊虹往西樓送來的各式各樣禮物里,江玫只是偶爾接受一些水果和糖,僅此而已。在江玫母親貧血症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給予江玫也並沒有向齊虹伸手。因為他明白,齊虹和她不是同一片天的人。
江玫很清楚兩顆心相吸,火花的碰撞里還是抵不住不同的步伐,是齊虹走遠了,還是江玫走遠了?是他們原本的世界不同。在齊虹自由是世界裡,齊虹對自由的定義是“想要為自己而活”,可在江玫的心裡“人不也能只為自己,一個人怎么活?”。齊虹的深愛讓人感動,齊虹可以大聲高喊道“我很人類,只除了你”!江玫讀不懂齊虹內心裡為什麼要聯想到恨,那是一種詫異,一種思想上的驚訝。當母親躺著病床時,江玫看到的卻不是一個母親躺著床上,她還看到了千百萬個母親的行銷鎖骨心神破碎的被壓倒在地。這種生活和感情齊虹永遠都不會懂得。
齊虹或許永遠都不會懂,屬於江玫的生活和感情,齊虹真的不懂嗎?只是齊虹太懂的江玫的感情,所以理性的離別是最好的詮釋。離別步步緊逼的日子裡,江玫還是惦記那個在西樓下徘徊的齊虹,想知道急成什麼樣子的他,想窺視他發脾氣的樣子……但是他們的愛情好似那粉碎的花盆一樣,像被風吹落的花朵一樣,永遠都不能重新完整,也不能重新開上枝頭。他們的愛情像是碎玻璃一樣割著人,但是這一道傷疤不可避免。齊虹走了,江玫哭了,但堅定的撐過了一分鐘,不在動搖,沒有後悔,這樣感性的愛人,理性的放手愛人。在愛的空間裡給足愛人所要的氧氣。
江玫是理性的放手愛人,她是那么明了物質和地位的差距,她是多么清楚思想情操的不同。不同世界的人注定是不能在一起,在愛的世界裡他們像是十字路上走過的沖沖路人,遇見了,相交了,然後,再也不見了!
相愛的人不一定會走進彼此的生命,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留給對方屬於未來的自由,留個對方一個不忘記的回憶。齊虹是做到了,因為深愛江玫的他,留給了屬於江玫的一片自由的天空。而江玫也留給了屬於齊虹更為廣闊的天空,一片屬於美國的藍天。
愛情是屬於青春的美好,但是青春這段明媚的憂傷里,愛情卻不是生命的全部,離開了愛情,生活一樣繼續,生活一樣美好的繼續。江玫的不後悔,無疑不在述說她的美好前途和她當下幸福的生活。作為黨委會的幹部江玫無不是母親的驕傲,也是自己的驕傲,她忠於自己的理想,忠於自己的一顆革命心。她把紅豆和盒子放在一旁,她流過淚的眼睛早已充滿笑意。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兩顆思念的紅豆留個屬於那段青春的懵懂也青春的智慧,唯有淺淺的微笑,回饋生活離殤和生活的美好。
有多少屬於青春的愛情里的無疾而終,有多少屬於大學愛情里青澀的憂愁與甜蜜,從辛夷塢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何員外的《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以及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每個故事都在告誡著一種青春的理智,似乎每個主角都得到了屬於一次生命的煥然一新,一次告別,一次重生。
不管是《致青春》的鄭微、陳孝正,還是《挪威的森林》里的渡邊君,似乎都生命的旅途里遇見了屬於他們成熟的鑰匙。就想《致青春》里那段對青春的對白一樣,“青春是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場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場傷痛,來不及了。” 愛情是一條河,誰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在陳涉流淌的歲月里我們都懵懂,我們卻也智慧,每個不同是人生軌跡里要遇到是是非非,要經歷的形形色色,我們也會更加堅定,更加勇敢。生命中很多人注定無法預見。很多人,一旦錯過了,就是陌路,很多人,遇見了,那是在回憶里。
收藏屬於路過的一份感情,理性的成長,感情的相愛,銘記屬於青春中的一份懵懂,留給屬於對方的一片天藍,珍藏一份不完美的完美。總有那么一個人,在你記憶里留下點傷痛,留下點甜蜜。暫存一份屬於“紅豆的愛”,一份相思,一份回憶,留下屬於我們青春感傷里成長的智慧。
時代推著我們向前,物質化的今天,愛情離不開的房子、車子、票子,大學裡那些相對純淨里的故事依舊打動人心,讓人嚮往。不關是革命的時代,還是物資的今天,愛情這個永遠唱不完的歌,一直都縈繞在少男少女的內心中。而每一段青春里,我們都銘記著屬於愛情故事裡成長的自己,理性的自己。
愛情不是占有,不是一己私慾,該放手的時候我們放手,是爭取的時候我們奮不顧身。送給每一個成長的年輕人,一段明媚的憂傷,一段成長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