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作坊
正文
奴隸社會中完全使用奴隸勞動進行手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奴隸作坊同當時與之並存的小手工業作坊不同,後者使用的奴隸數目較少。而且作坊主、師傅與奴隸一起勞動,剝削不是主要的。在奴隸作坊中,勞動完全由奴隸承擔,使用的奴隸一般有二三十人,多的達百人以上,礦山和建築業使用的奴隸更多,如雅典的銀礦有達萬人以上者。中國古代也有奴隸作坊,商朝的“宰”,殷周的“百工”,都是指手工業奴隸。但當時的手工業作坊主要是官營的,產品主要供王室和貴族享用。在商代後期的都城遺址曾發現石器、玉器、骨器、陶器、銅器等作坊遺址。這些作坊已具有相當規模。
在奴隸作坊內,奴隸在監工的逼迫下從事繁重的勞動。奴隸使用的工具簡陋笨重。勞動生產率低下。作坊內一般實行簡單協作,較大作坊也實行分工基礎上的協作。如古希臘雅典的制陶業,就有拌土、燒窯、運料等粗工和制坯、繪飾、燒焙等技工的不同分工。奴隸作坊大多屬於工商業奴隸主,也有屬於王室和貴族的。奴隸在作坊中勞動時間很長,並被剝奪了一切自由,產品全部歸奴隸主占有,奴隸只能得到為維持生存所必需的最少量的消費品。由於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奴隸往往在壯年便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死亡。奴隸為了改變這種處境,就以怠工、逃亡和起義來進行反抗。
除王室經營的手工業作坊具有自給的性質以外,其他手工業作坊的產品的大部分要投入市場。因此,手工業作坊的發展對於城市、商業和航海業的發展從而對於奴隸制經濟的繁榮具有重大作用。公元前5世紀,被認為是古希臘城邦經濟高峰的雅典,就是當時最重要的手工業中心,它在冶金、造船、武器、陶器、皮革、建築等方面最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