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園介紹
![奧比良莊園](/img/7/1ea/nBnauM3X0QzN1UDN2MTMzQDOzMTM0ADM1IDMwADMwAjM2EzLzE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莊園等級
1855梅多克列級酒莊第一級 (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
莊園歷史
![奧比良莊園](/img/d/203/nBnauM3X4ATN5UDN2MTMzQDOzMTM0ADM1IDMwADMwAjM2EzLzE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奧比良於十四世紀已開始種植釀酒葡萄,但她名副其實地成為釀酒莊園應該是從1525年開始。當年波爾多市附近的利布爾內市(Libourne)市長女兒Jeanne de Bellon嫁給富有的貴族Jean de Pontac。Jeanne長得美麗動人,是市長最心愛的寶貝。當她出嫁時,市長把奧比良莊園送給女兒作嫁妝。Jeanne是紅顏絕色的大家之秀,自然深得丈夫的百般疼愛。Jean de Pontac於1533年為Jeanne買下了莊園旁邊的一處豪宅--Maison Noble de Haut-Brion,連屬地一起納入莊園內。此後不久他又在豪宅旁為妻子建立起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奧比良城堡酒莊。奧比良莊園可稱得上是波爾多莊園中最浪漫、優美和典雅的一座,所以酒標一直沿用此建築物作為商標圖案。
![奧比良莊園](/img/1/d11/nBnauM3XygjN0YDN2MTMzQDOzMTM0ADM1IDMwADMwAjM2EzLz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十七世紀末,Pontac家族的後人Francois由於沒有兒女,去世後奧比良莊落入其妹夫Fumel家族手中。1794年法國大革命中Fumel家族的繼承人被送上了斷頭台,財產被充公。法國大革命結束後,Fumel家族的後人又將奧比良莊買回,但不久即出售給當時拿破崙皇朝的外交部長Talleyrand。1836年該莊園由Egene Larrieu購得。
奧比良莊葡萄酒也是歷史上最早一款“出口”美國的紅酒,身為法國大使的Thomas Jefferson在他的法國公使之行的最後,捎了六箱奧比良莊葡萄酒寄回他的老家佛吉尼亞,可見幾百年前的政要就懂得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享受生活。美國的名人當中傳記作家Samuel Pepys,哲學家John Locke和這位“貪杯”的總統Thomas都在文章中表現過對於這家莊園的溢美之詞。
四個世紀中這家盛產皇室用酒的莊園多次易主,擁有者當中更不乏歷史上功績不凡的人物。其中包括海軍上將,大主教,法國第一統帥共和吉耶納地區執政官,三位波爾多市市長,以及才華橫溢的Charles-Maurice de Talleyrand-Perigord (他買下莊園的時候正值在外交部擔任對外關係部長一職)。這些形形色色的顯赫擁有者們無形中又為奧比良莊的優雅形象鑲上了一道光輝的金邊。
1935年奧比良莊園又發生了有趣的買賣故事。當年非常富有的美國金融家Clarence Dillon因為很喜歡葡萄酒,所以決定去葡萄酒聖地波爾多買一個頂級莊園。Dillon原來是決定去談聖愛美容區(St. Emilion)的白馬莊。但由於當天下大雨霧又大,天氣很寒冷。他覺得不是很舒服,所以想找個地方休息整頓一下。結果走進了離城不遠的奧比良莊園,成了莊園的客人。饑寒交迫之下,喝著奧比良的美酒,吃莊園準備的美餐,Dillon喜歡不已。一談之下得知業主也有出售莊園之意,所以雙方一拍即合,當場成交。從此,Dillon及其後人一直擁有奧比良莊園。
![奧比良莊園](/img/c/76a/nBnauM3XxIjNwcDN2MTMzQDOzMTM0ADM1IDMwADMwAjM2EzLzE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另值得一提的是奧比良莊園的釀酒家族DELMAS。George Delmas 1921年便加入奧比良成為釀酒師。他的兒子Jean-Bernard就在奧比良莊出生並繼承父業成為莊園釀酒師。Delmas家的第三代Jean-Philippe也已成為目前莊園管理隊伍的一員。一家人忠心不二,兢兢業業地在一個莊園做了三代實在少有。Delmas家族也是波爾多公認的最頂尖釀酒師之一。他們在1961年第一個提出打破傳統,採用新科技設備釀酒,引進不鏽鋼發酵桶等,獨闢蹊徑的創造了具有獨特口感的新時代名莊紅酒。在當時所有列級名莊均保留傳統釀造方法,這一舉動是不可思議的。但至今這已是大部分頂級莊園效仿的樣板。1970年陳釀在76年大名鼎鼎的judgement of Paris巴黎品酒會上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
有關奧比良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奧比良在十四世紀其實是一塊很大的地或一個莊園。後來可能是因為遺產的分割,市區的擴張等多種原因,剩下了幾個非常靠近的名莊。他們分別是:修道院奧比良(Ch. La Mission Haut-Brion),拉圖奧比良(Ch. La Tour Haut-Brion)和麗嘉奧比良(Ch. Les Carmes Haut-Brion)。他們近靠在一起,因為地源和氣候,他們的酒有類似的特點,但由於世襲的家族種植和釀酒工藝的差異,他們又擁有著不同的個性。當然這幾個都是波爾多名莊。
莊園概況
![奧比良莊園](/img/9/20d/nBnauM3X2ATOycDN2MTMzQDOzMTM0ADM1IDMwADMwAjM2EzLzE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釀造工藝&品鑑記錄
莊園品牌
![奧比良莊園正牌](/img/c/aa1/nBnauM3XxMzN0cDN2MTMzQDOzMTM0ADM1IDMwADMwAjM2EzLzE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奧比良莊園副牌](/img/7/ada/nBnauM3X2ITNxgDN2MTMzQDOzMTM0ADM1IDMwADMwAjM2EzLzE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釀造工藝:去梗後,葡萄便會破皮,然後就開始發酵。發酵的葡萄汁要每天監督兩次,酒精發酵平均會持續5天左右,而乳酸發酵則會持續大約10天。奧比良的大部分葡萄酒都會在新桶中陳釀18-22個月。
Chateau Haut-Brion(正牌):通常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香氣含蓄”,但在接下來每次搖晃酒杯的同時,總會發現新的香氣,那是種複雜而豐富的香氣。莊園特殊的風土環境,給葡萄酒烙下了自己特殊的香味。在品嘗初期,會發現其香味同樣是含蓄的,不過具有細膩、柔和的單寧。在口腔中,能夠感受到這款酒強勁的酒力,最後的餘味驚人的持久。
Le Clarence De Haut-Brion(副牌):這款副牌酒如同其主牌紅葡萄酒的縮影,可以從中找到其主牌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特色。最好耐心等待5年之後,開瓶享用,是一款了解主牌之前,非常好的選擇。
最佳年份:Chateau Haut Brion(正牌):1990, 1995, 2000, 2003,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