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布查人
南美哥倫比亞和中美部分地區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譯“契布恰人”,亦稱“穆伊斯卡人”。現約30萬人。最早居住在哥倫比亞的昆迪納馬卡和博亞卡。現散居哥倫比亞和中美的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共有10個支系,即:巴爾瓦誇人、科科努科人、帕埃斯人、奇布查人本支、昌吉納人、庫納人、圭米人、塔拉曼卡人、安達基人和瓜圖索人。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奇布查語,屬印第安語系馬克羅-奇布查語族。無文字。現多信天主教。
奇布查人
正文
南美哥倫比亞和中美部分地區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譯“契布恰人”,亦稱“穆伊斯卡人”。現約30萬人。最早居住在哥倫比亞的昆迪納馬卡和博亞卡。現散居哥倫比亞和中美的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共有10個支系,即:巴爾瓦誇人、科科努科人、帕埃斯人、奇布查人本支、昌吉納人、庫納人、圭米人、塔拉曼卡人、安達基人和瓜圖索人。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奇布查語,屬印第安語系馬克羅-奇布查語族。無文字。現多信天主教,湖泊被奉為聖地,崇拜太陽和祖先。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前,已形成早期國家。在奇布查人居住區共有 9個小國,以北方的翁薩國和南方的波哥大國最為強盛。這些國家由於分散和經常發生戰爭,力量日益削弱,1536~1541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其政治和宗教組織被摧毀。文化發展與瑪雅人較接近(如象形文字和人祭等)。原來的政治結構同印加帝國類似,具有嚴密的政治組織和複雜的祭司組織。各國由一名世襲酋長統治,酋長和神職人員由母系後代繼承,土地由父系後代繼承。設有專職獨身祭司職位,最早祭司名為蘇加穆西,實行齋戒,重禮儀。他們原來使用的語言已在18世紀消失。哥倫比亞有許多奇布查遺址,其中的聖阿古斯丁遺址代表其早期階段,納里尼奧和金巴亞遺址代表中期,奇布查和泰羅納遺址代表晚期。在印第安人中,奇布查人最早知道淘金、開採寶石。陶器、石器、木器和首飾製作工藝發達。 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玉米、 馬鈴薯、棉花、金雞納樹等。同鄰族定期舉行的集市貿易中,經常用黃金進行交換。使用黃金已成為上層階級的一種特權和保持威望的重要手段。現代奇布查人一般為佃、僱農,從事棕櫚纖維編織的手工業。以小家庭為單位,保持親屬家庭互助的習俗。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