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夾心餅狀態

上司與上司之間的意見分歧,同事與同事之間的涇渭分明,上司與下屬之間的水火不容,身處職場,想必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體會過這種無奈的“夾板”遭遇,而其中大多數人最大的困擾恐怕就是想不出一個能夠保全雙方人際關係的“萬全之策”。
職場心理狀態
這樣的“夾板”環境可以很好地檢測出一個人的職業自信程度。當反反覆覆的修改仍不能被兩位領導同時認可時,自卑的人會將其視為上級對自身工作能力的一種否定,消極倦怠;而自信的人則會把它看成是一次普通的意見分歧,平和對待。心態不同,結果必然不同。身為職場中的“夾心餅乾”,幾乎每個人都保有對於“集體”尋求歸屬感和安全感的本能心理需求,這就使得一些人在不同的派系之間左右為難,異常苦悶。
職場“夾心餅乾”要儘量避免依賴群體“安全感”,雖然排斥分裂、尋求歸屬感是人類的本能,但是這種心理情結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客觀的思考與判斷,同時使人整日糾纏在工作與感情的夾縫中,更加疲憊不堪。
夾板氣的負面效應
在競爭激烈,狀況橫生的職場中打拚,遭遇“夾板”環境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職場畢竟由“人”構成,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出發點都會形成各類主張迥然相悖的複雜矛盾,絕對沒有“夾板”的理想處境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夾板氣”這三個字其實可以拆成兩部分分開理解。首先是“夾板”,即兩種概念發生衝突的處境;而後是“氣”,即當自身感知到衝突後,由於危機意識的提升而做出的一系列情緒反應。因此,相同的“夾板”不同的“人”,可能會發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有人苦於掙扎壓抑,因為無法施展能力而鬱鬱寡歡;有人無所適從,在選擇面前左右為難,偏離工作;有人乾脆兩面吃了苦頭,終日苦大仇深而憤憤不平。
處理方法

專家建議,這種類型的“夾心餅乾”應當加強與兩位領導的面對面溝通,一方面不要讓信息在混亂的傳遞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主觀推測;另一方面,也切忌員工藉此糾集分析遠超工作範疇之外的領導關係,而應當學會抓住眼前的最主要矛盾,以工作的圓滿完成為最大前提。
針對“夾板氣”的這種個體差異化,這其實對職場中的每一個人都提出了更高的心理要求:應選擇平和看待,讓它成為專注工作,激發潛能的強大力量。因此,不要一味抱怨“夾板氣”的無奈,“夾心餅乾”的最高境界是“夾板”而不“氣”。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03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