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上海寶山太平禪寺](/img/9/f7d/n5GcuM3X2UzN3QjM4gjMzgTOxUTMxMTNwgTMxADMwAzMxAzL4I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改革開放後,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下,為了滿足當地信教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需要,經上海寶山區佛教協會的研究,決定恢復太平寺為信教民眾宗教活動地點。
1998年12月,智慧法師前來太平禪寺,主持寺院的修復工作,和宗教活動,引領信教民眾開展正常的宗教生活。
至此,太平寺續接了往昔的香火,恢復了寺院固有的晨鐘暮鼓,佛教的梵樂和經唄之聲,又在這古鎮的上空響起,預示著太平禪寺的重建與振興拉開了序幕。
太平禪寺的重建工作具體的說是從2000年開始,第一期工程為修建大雄寶殿,是按明清的建築風格來構建的,寺院的整體布局和規劃是由智慧法師擬定,具體的設計工作是由上海設計院負責,並選擇了有資歷的建築工程隊施工。大雄寶殿的建築面積是864平方米,其高18米,總的資金投入是四百萬元,經過了八個月時間的施工,一幢高大莊嚴的太平禪寺的主殿——大雄寶殿正式落成,這是太平寺有史以來的一件大事,大家都歡喜無量。
![大雄寶殿](/img/9/acd/n5GcuM3XzEDNwUDM1QzMzgTOxUTMxMTNwgTMxADMwAzMxAzL0M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其布局,大殿的前面是放生池,全部是用青石砌成,池深在二米左右,在放生池的上方有一座青石拱橋很巧妙的把放生池一分為二,香客與遊人皆步行於橋上,可俯視放生的金魚游來游去,還有那憨態可掬的烏龜。
天王殿的建築面積沒有大雄寶殿那么的大,然其建築風格與大殿一樣,都是仿明清的建築格調,一層重椽,四角向外挑出很遠,上下椽都是一樣。天王殿的中央供奉的是彌勒菩薩,兩邊是四大天王,在彌勒菩薩的背面供奉的是護法韋馱菩薩。漢傳佛教的寺院,天王殿里菩薩所供奉的格局,基本都是一樣的。
建築
殿堂布局
![天王殿](/img/d/2d5/n5GcuM3X0cTMxETOyAzMzgTOxUTMxMTNwgTMxADMwAzMxAzLwM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天王殿兩邊的鐘鼓樓的設計是有特殊之處的,上下二層,上層的屋頂是由四條龍的造型組合而成,龍頭向相,尾巴全部豎向天空,給人無盡的想像其內涵所在。鼓樓上架著一面大大的牛皮鼓,名曰“太平鼓”。鐘樓上吊著一個由五噸青銅加銀鑄造的“太平曉鍾”,每天的早晚,法師們都準時的叩響太平曉鍾,唱誦著鐘聲偈,祈禱世界和平,佛法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無憂無惱,幸福而又太平。
伽藍殿
![寺院山門](/img/0/8da/n5GcuM3X3ETM1QDO2IzMzgTOxUTMxMTNwgTMxADMwAzMxAzLyM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地藏殿
鐘樓下面是地藏殿,太平寺塑的地藏菩薩,所現的是比丘像,具足三千威儀,慈悲滿懷,奉佛法旨,在五濁娑婆,以無邊願力,救度業力剛強眾生。菩薩兩邊分立著十殿閻羅,其形像與表情盡顯誇張,一切聽命於菩薩調遣,於娑婆界隨機隨願救拔眾生出苦輪。有聯贊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示空誓不成佛”。
山門
太平禪寺的山門建在富聯路邊的,距離金剛殿有一百多米,山門建造的很是氣派,用四根整塊花鋼岩雕刻而成,上立“太平禪寺”橫匾,由玉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題寫。金底黑字,顯的富貴而又大氣,沒有一點造作之感,盡顯恢宏氣派。
在大雄寶殿的前矗立著一對高大的經幢,高度在十米左右,共分二十一層,其藝術設計和製作工藝相當的考究,經幢上所刻經文是一部《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給人感覺非常地殊勝。
整體環境
寺院在整體環境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為營造一個清淨怡人的境界,寺院前後共投入了近百萬巨資,進行綠化改造,移植了四棵百年左右的銀杏樹,與寺前河邊原有的一棵古老銀杏相互輝映,形成一幅五福降臨,太平盛世的聖境。另外,還以太湖石壘起的園林中的假山,加予人工溪水,涓涓流動其間,若不身臨其境,是很難感受到他的靜謐與神聖的。寺院內的盆景有一百多盆,品種有幾十個,它們分散而有序的點綴在寺院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