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壺寺

太壺寺

太壺寺,位於陝西省涇陽縣城二條街中段,是陝西關中有名的古寺院。這裡本是東晉十六國時前秦時期的一座行宮,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到了隋代,隋文帝的母親信奉佛教,讓文帝改為佛寺,取名太壺寺。唐朝天寶年間改為中興禪寺,與長安東關的青龍寺、小雁塔及涇陽蔣劉村的薦福寺同為當時講經傳教的聖地。相傳唐明皇時楊貴妃常來此朝聖降香。明代時又改為“太壺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太壺寺太壺寺
太壺寺的前身為秦王符堅的行宮(前秦公元351_394年),距今1600多年.北魏時期,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將行宮改為佛寺。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59年),皇帝令張摻采真山石,為本寺雕刻了佛祖釋迦牟尼立式法像,像高3米,它造型生動,雕刻工藝精湛,為中國現保存下來最早,最完整的立式法像,距今1400多年,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隋文帝時(公元581年)對寺院進行了擴建。由於他的母親常來寺院進香,故文帝勒名"太壺寺",由此本寺成為名震全國的皇家寺院。

唐太宗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改名“中興寺”。

宋太宗+太平年間(公元976_984年)改名“惠果寺”。

同治年間(公元1862年)整個寺院毀於回民起義,僅剩大雄寶殿保存完整。

1932年,由主持華洋義賑會的朱慶瀾將軍(同時期保護了法門寺地宮珍寶)在修築涇惠渠的捐款中提取一小部分,交涇陽佛教會修補寺院大殿。

1957年5月31日由省政府列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恢復原名太壺寺。

建築結構

太壺寺太壺寺佛像
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七架梁,抬梁式結構,歇山式屋頂,頂施灰布紋筒、板瓦,檐施溝頭滴水。柱頭斗拱為五踩重昂。轉角斗拱為七踩三層,補間斗拱為五踩重昂一朵。

太壺寺內僅存大殿一處主要建築,為歇山式琉璃瓦屋頂,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紅色柱子,透花格子門,斗拱華麗,不過從它的坐落位置看,是寺內的一座過殿。

涇陽一帶的建築塗層很怪異,先前安吳莊園外牆的塗層是陝北風格的土黃色調,而太壺寺大殿外牆白色的塗層基調,更像是南方民居建築色調。

大殿內簡單地供奉著幾尊佛像,北牆還豎有“題趙光輔畫碑”一石,書法蒼勁,文筆簡潔論述了趙光輔一處壁畫真跡的內容。

大殿後牆邊立著一尊無頭的石刻,石像身上佩著紅緞子,雙手持劍的形態懷疑是那座貴族墓前的武將石像生。石像下方供奉著一個香爐,院內空地上還散布著寺院殘留的石碑以及建築殘塊,大殿後的院落內還有亭兩座,式樣精巧,西亭內豎一唐代石碑,碑文為唐代書法家韓雲卿所書。

東亭內懸一巨鍾,據說此鍾是原涇陽崇文塔內之鐘,清代移至到縣衙內,後來移至寺內保存。

史書記載

太壺寺太壺寺
據史書記載,太壼寺最早是南北朝時期前秦帝王苻堅(357—384)的行宮,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北周時被改作佛寺,名惠果寺。

後來隋文帝時改為中興禪寺,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改稱為太壼寺,其時與西安青龍寺齊名,為當時講經傳教的聖地之一。

據《續陝西通志稿》載:“惠果寺,即縣內大寺,唐日本太子留學於此”。後歷盡金代、元代和明代各朝都有修繕。

清朝同治年間,關中地區回民起事,太壼寺也被拖累,寺院遭焚燒僅剩大殿一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