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文革期間,協會被迫解散,粉碎“四人幫”後,於1980年重新恢復天津市作協。同年恢復文學月刊《新港》,由萬力擔任主編。1982年《新港》編輯部改制為《天津文學》雜誌社,先後由柳溪、蔣子龍、張少敏擔任社長和主編。同期創辦了《兒童小說》(後改《少年小說》)、《通俗小說報》兩個文學刊物。1982年1月召開第二次會員大會,改選孫犁擔任主席,副主席有萬力、王林、馮驥才、孫振、阿鳳、楊潤身、林吶、袁靜、鮑昌、蔣子龍、魯藜、柳溪、鮑昌(黨組副書記)、馬獻廷(秘書長)和馬丁先後擔任。
1985年作協與文聯分署辦公後,確定為市屬正局級單位。1988年10月召開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並選出了第三屆主席團,主席為蔣子龍,副主席有馬獻廷、石英、劉航鷹、馮驥才、楊潤身、柳溪。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張少敏。2000年《天津文學》雜誌社改刊為《青年閱讀》雜誌社。
2001年5月,張洪義調任市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
組織機構
天津市作協行政機關設辦公室、創聯部;機關事業單位有文學院、理研室、《少年小說》編輯部;天津市作協機關下屬《青年閱讀》雜誌社。
組織刊物
辦有《青春閱讀》、《通俗小說報》兩個文學刊物。
省級作家協會
我國一直不乏優秀的文學作品,很多作品更是聞名海外。本任務就來盤點為我們培養輸送了大量作家的各省級作家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