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后街清真寺

天水市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位於天水市秦州區人民西路。因秦州城五城相連,該清真寺在“西關城東北角”,早年稱西關清真寺,寺北原畔鄰城牆北垣,其牆被拆後,始臨北關人民路。1970年後,因寺門改在后街澄源巷,從此通稱后街清真寺。后街清真寺歷史悠久。據《天水縣誌》記載,“創自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其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記》贊曰:“其勢嵯峨,高壓岳陽斯樓也。” 

清真寺簡介

后街清真寺位於天水市秦州區人民西路。因秦州城五城相連,該清真寺在“西關城東北角”,早年稱西關清真寺,寺北原畔鄰城牆北
后街清真寺后街清真寺
垣,其牆被拆後,始臨北關人民路。1970年後,因寺門改在后街澄源巷,從此通稱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歷史悠久。據《天水縣誌》記載,“創自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其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記》贊曰:“其勢嵯峨,高壓岳陽斯樓也。”

清真寺歷史及布局

后街清真寺建築合理,雄偉壯觀。清真寺原為三進門:頭道門位於澄源巷北口,為三間木結構牌樓,斗拱處豎書“清真寺”,門楣橫書“漸入福地”,“誦經法祖”;二門在大寺巷內,為單檐大開間牌坊,上書“常樂界”三字,背書“抵報元功”、“清真古教”,傳為康熙御題;第三道門是坐北向南三大間過廳進入寺院,古柏、大殿、木樓相互掩映,莊嚴肅穆,穆斯林沐浴禮拜,其景融融。惜在“文革”中,遭到嚴重破壞。牌坊、山門、“姆拉樓”被拆、數株古槐、香柏被砍伐。據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天水考察後說,在全國三萬餘座清真寺中,此類宣禮木樓建築僅有兩座,被拆毀,實在可惜。
禮拜大殿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擴建,保存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圖2)。禮拜大殿由前殿五間、後殿三間、前卷棚外廊三部分組成,通長22.3米,進深19.3米,使用面積430平方米,全殿內只有兩根粗大明柱,系具元代減柱遺風的明代宮殿式木結構建築。頂為歇山單檐,琉璃碧瓦;正脊為蓮花纏枝圖案,中起塔亭寶蓋,獸吻吞脊,且似獸非獸,體現出伊斯蘭教的哲學理念。鋪間均為五鋪下抄單下昂、柱頭為四鋪作出平昂,結構嚴謹,外觀宏偉壯觀,殿內古樸典雅,肅穆莊嚴。後殿四面角梁起檐,屋頂暗卷接水,風格異於其它建築。大殿屋頂以青色方磚做柵板,白灰勾縫,據古建築專家講,方磚柵板為典型的明以前建築。大殿正門為五開間四扇門,可折可裝,雕刻精美考究,上眉格為透花“金錢艾葉”圖飾,構圖文雅、刀法嫻熟,保存完好。
寺內現存石碑五通,但最珍貴、歷史價值最高者是“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和“清嘉慶二十四年”督憲禁止永不在寺裝糧碑。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鐫立於“明嘉靖癸卯歲”(1543年),距今已有460多年歷史。該石碑為漢白玉琢刻而成,通高1.82米(碑額高0.58米,碑身高1.24米),寬0.65米、厚0.15米。石碑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清晰。石碑正面漢語《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記》、用歐體楷書寫就,共19行;背面為阿拉伯文碑記,共34行。漢語碑文是一篇可與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相媲美之散文,前半部分記述了后街清真寺的始建年代和歷史沿革,後半部分對修建歷時9年的“姆拉樓”作了描述和讚美。阿語碑文通篇對清真寺的功能、修建清真寺的功德、進寺禮拜的好處等記述的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是甘肅境內最早的阿拉伯文碑刻,其碑記是非常重要的回族文獻,它們除了在語言學、文字學方面的研究價值外,對研究元明清三代西北伊斯蘭教傳播和發展史、回族源流史、中阿文化交流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后街清真寺還珍藏一顆重約千斤的硃砂紅色隕石,視形狀俗稱“牛心石”,現置於大殿對面的照壁前,甚為珍貴。寺內還藏有豐富的阿、漢文匾額、楹聯、題字和經卷。1986年穆斯林民眾捐資興建了有阿拉伯式圓頂的東樓二層十八間,建築面積450平方米,二樓為教長室、學生宿舍和教室,一樓為水房子和殯儀室。1993年又建起二層南樓,上下十二間,250平方米。樓上為婦女禮拜殿、寺管會辦公室,樓下為廚房。2001年北外環路拓寬,原寺門被拆,在原方位新修了磚雕大門,簡樸大方。后街清真寺占地面積1730.93平方米,建築格局完整,寺內文物建立檔案,由寺管會妥善保護。

清真寺榮譽

2003年7月5日,后街清真寺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升格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后街清真寺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