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萬物;老子則說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所以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通俗點:就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天還是乾天的事,地還是乾地的事,一切猶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天地最是自然不過的~。

基本信息

簡介

圖
芻狗[chúɡǒu]: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典出通行本《道德經》老子第五章,郭店簡本《老子》無此句。郭店簡本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文義與通行本同。
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來源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天地之間找不到仁了,是因為萬物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形如軀殼。聖人找不到仁,是因為百姓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但天地是無所謂自私的,對待萬事萬物都一樣。
導讀:
聖人對待(宇宙學上的)事情的基本原則是按規律來加以處理,且這種規律也是“天地”的規律。規律與規律在本質上是平等的、相同的。聖人即是發見和認知世界的先驅,也即是人中之一。
老子以風箱來作了比喻:從表面現象來看,風箱在不停地被運作著,然而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風箱中間的“軸”卻總是保持著自身位置上的相對穩定,這個軸心,正是仁心的相互作用力。老子以此比喻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這個“中”都同樣是相對穩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一確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對穩定的狀態,也就是找到了該事物的本質的方面。這種去找到事物的“中”的辦法就叫做“守中”,亦即所謂“中而用之”,這箇中即是心中,也就是守仁。

解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傳說中的河上公(有人以為是漢文帝時人)有註:“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聖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說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王弼註:“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通惠)由己樹,未足任也。”(據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為天道任自然而已,並不加惠於物。而萬物各自有所用,如獸吃草,人吃狗之類。
1:人類世界的組織結構,自有了人開始,就成了一個整體,小時候讀書說要長大適應社會,長大了之後才發現,並不是書中所講的物競天擇那樣,後來漸悟到了人道的美感,此即是為而不爭,相對動物的而言,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區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仁,即如道德經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天地之間找不到仁,是因為萬物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聖人找不到仁,是因為百姓都成了沒有靈魂的草紮成的狗。此即是說,天地與聖人,仁的不復存在。而仁五行屬木,五官屬目,五季屬春,因而可知春季無木,則天地死氣,人無目,則內心黑暗。後一句、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即是說、聽多了仁的說法,不如心中守仁。道德經對於人道的闡釋,即可由仁心初見,而仁者是無戰的,亦是無敵的,所以心中守仁,方才宇宙萬物都有了靈性。
(據陳采燕《國風·中國女子·采燕十九篇》,大眾出版社2012年版)
2: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商務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有對《老子》這句話的解釋,提出了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王弼說,那就是將仁解釋為慈愛;第二種,則作了哲理上的推闡,說: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劉熙《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說不是人,不和人同類。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識,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類,這叫做天人同類說。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
接著,胡適又說:“人性之中,以慈愛為最普遍,故說天地不與人同類,即是說天地無有恩意。”這就把兩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了。最後,胡適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這個觀念,說:“老子這一觀念,打破古代天人同類的謬說,立下後來自然科學的基礎。”
1922年,梁啓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論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錄二“天道觀念之歷史的變遷”中,也認為老子的話表現了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了後來荀子的天論思想。
3:鍾泰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第一編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印書館1929年初版),對此有所駁正。云:“吾統觀《老子》全書,知其說之出於穿鑿,未足據為定論也。”其下就從三方面來闡述:首先,從語言上來看,所謂“仁者,人也”的說法,是求其語源,不是等義。“‘人’字乃抽象名詞,非具體名詞也。故以人為仁之訓則可,而以人易仁則不可。”而且依胡適之說,也只能說“非仁”,不能說“不仁”。何況此句之下又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之語,總不能理解為“聖人不是人”吧?其次,從《老子》全書來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認定老子打破天人同類的謬說,證據是不足的。再次,胡適之誤,是信了王弼關於“芻狗”的誤說。王弼之說,分芻與狗為二物,說天不為獸生草,而獸吃草;天不為人生狗,而人吃狗。這裡含有天以萬物為草芥之意。實則芻狗是一物。《莊子·天運篇》載師金之言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紮成而未祭獻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繡巾覆蓋著,尸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以後,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一燒了事。我們看漢、魏、晉文獻中的記載,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齊俗篇》說芻狗和土龍剛剛做好的時候,用青黃色來文飾,蒙上綺繡,纏著紅線,尸祝穿著純黑色的祭服,大夫戴著禮帽來迎送它們。等到用完之後,土龍不過成了一堆土壤,芻狗不過成了一堆草芥罷了,有誰看重它們呢?許慎在其下註:“芻狗,束芻為狗,以謝過求福。土龍,以請雨。”很顯然,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狗的樣子,土龍就是用泥土做成龍的模樣。芻狗是用來謝過求福的,土龍是用來求雨的。《說山篇》也說“芻狗待之而求福”。《說林篇》又說:“譬若旱歲之土龍,疾疫之芻狗,是時為帝者也。”這就說得更清楚了,芻狗的一個大用處,是瘟疫流行之時,用來祭神求福的。這時,它的位置,儼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後就扔了。芻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極盡榮華,祭祀之後,立即廢棄,車轢火燒,已如上述。而《三國志·魏志·周宣傳》說三夢來展現芻狗祭祀後的三個過程,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周宣善於占卜,有人就故意來考考他,說是夢見芻狗了,周宣說將會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豐膳。後來又說,又夢見芻狗了,周宣說:“你要小心,會墮車折腳。”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說夢見芻狗,周宣說:“特別要注意呀,你家將失火。”家裡真的很快遭到火災。問的人後來說:“其實我三次都沒有夢到芻狗,為什麼這么靈驗呢?”周宣說:“這是神靈讓你說的,和真夢沒什麼不同。”問的人說:“我三次都說夢見芻狗,為什麼結果很不同呢?”周宣說:“芻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畢,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結束,芻狗為車所碾壓,所以會墮車折腳。這之後,就要將殘碎的芻狗拿去燒火了,所以會失火。”(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餘食也。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
這些材料,將芻狗的形狀,所用的材料,用途和使用過程說得很清楚了。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過程。用時顯貴,用後廢棄,天地萬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
另無名氏注曰:挫其銳,解其紛,是謂天地不仁;銳不挫,紛不解,是謂聖人不仁。
現在大量的網路小說中錯誤引用這句話,未理解詞句本身的意思。
既然眾生平等,又何來低賤卑微的“芻狗”?天地沒有仁愛,把萬物當作草紮成的祭品。芻狗非活祭品那樣,在祭祀的時候,當場宰殺,而是祭祀完畢,將其丟棄或焚毀。現在引申為:事物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便如廢品一樣任意丟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真的是眾生平等嗎?
社會上有人富貴騰達,有人低賤卑微;有人聰明絕頂,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殘疾,難道有些人生來就是花朵,而另一群人天生就是那花朵腳下的一塊泥巴,他們的存在是為了襯托花朵的美麗?
天地本就是無愛無憎,無欲無求的,給予萬物繁華並不是因為天地喜愛於它們,使萬物蕭條也並不是因為憎恨於它們。
生命便如芻狗一樣,當祭祀完畢之時,芻狗的使命也隨之結束了。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會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就像萬物的枯榮,天地的運轉,誰也沒有辦法將其破壞,最終還是要選擇不加以干預的“無為”的態度。

作者簡介

老子:

圖
(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曾作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有人認為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萊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
老子著作:
老子在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注,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書。
圖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有著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觀點。此外,《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又名《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1973年,馬王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給幾千年來的老學研究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光明。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尤其乙本在兩篇後分別有“德”“道”二字明確分出篇名。這使得自魏晉以來被誤名為《道德經》,及顛倒《德篇》與《道篇》編排次序的事實真相大白。在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老子《老子*德道經》,多以《德篇》為上篇,《道經》為下篇,不分章,與今天流傳的《道德經》上下二卷(《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八十一章)次序不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銀雀山竹簡和馬王堆帛書《老子、德道經》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版本,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可見《老子、德道經》以“德”、“道”分上下是戰國以來的舊傳,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敦煌寫本、銀雀山竹簡本和馬王漢堆帛書保持了這個真面貌,是研究老子的最好材料。不僅如此,先秦韓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可見魏晉以前的《老子》實為《德道經》“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而且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老子》從古至今有很多種翻譯,就光原本也有很多的版本,所以研究起來比較艱難。
關於《老子》的各種註解的評介,可參考《老子〈道德經〉資料整理方案之一——我希言子為某類特定初學者撰寫集釋性、資料性的摸門讀本》。特別推薦馮海濤先生之《道德經智慧日用貫通》一書,經文可靠,註解精當,譯文嚴謹,解讀靈動,日用原創。
老子文化: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另有一個特異的宗派……是以思辨作為它的特性。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繫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
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國際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一生研究中國,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著有多卷本《中國科技史》專著。他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李約瑟越研究中國,越認識老子、道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越來越按照老子說的去做,他晚年乾脆自稱是“名譽道家”、“十宿道人”。李約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個世紀國際上知名的漢學家,而他的最大貢獻是他發現了道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從而為上個世紀後半葉世界“老子熱”的形成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在現時的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繼興起了“老子熱”,《老子》一書在這些國家被一版再版。2007年,在已有多種英文譯本的情況下,一種新的《道德經》譯本的出著作權在美國又為8個出版商所爭奪,最後哈潑公司以13萬美元的高價買下出著作權。 上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河南投資2588萬元造紫銅貼金老子像重達60噸,老子聖像高28米,重60噸,為紫銅鍛造貼金,總投資2588萬元。
2011年3月18日,老子聖像在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揭幕。老子聖像高28米,重60噸,為紫銅鍛造貼金,總投資2588萬元。函谷關是老子著述《道德經》之處,也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目前已建成為一個融軍事文化和老子文化為一體的人文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